第650章 利潤過百億
字數:4028 加入書籤
不要看麒麟置業的營收數據,表麵上似乎差九州工業一籌,可要是論淨資產,九州工業還真不一定能比得上麒麟置業!
麒麟置業與其他眾多地產公司相比,可謂獨樹一幟。
在港城的華人地產商中,絕大多數都專注於住宅項目,建成之後便迅速出售,如此一來,資金回籠自然更為迅速。
麒麟置業卻與眾不同,其自建項目中有八成皆是以商場和寫字樓為主,所處位置都是在城市的核心地段,建成後全部都是自持運營。
置地集團在沒有被陳飛收購之前,就號稱港城地產之王。
可如今,置地集團不過是麒麟置業的一部分資產。
如今的麒麟置業,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地產之王!
陳飛眼見著霍建林等人,在聽聞置地集團的資產數據後的那副震驚表情,心中卻沒有感到絲毫詫異。
就在幾天前,當他自己初次拿到這些數據時,又何嚐不是同樣的震驚呢?
麒麟置業的資產規模,實在是太過龐大,就連他自己平日裏要是不看數據,不知道規模究竟有多大。
在看到這個數據報告之後,陳飛對比後世港城那些發展到巔峰地產巨頭,才發現已經遠遠超越他們。
麒麟置業現在就是什麽都不幹,靠著現在持有的物業、土地資產,一直到後世他重生前,都會是港城最大的地產商,還是遠遠超越那種。
港城就那麽大點,優質的位置本就少。
隨著麒麟置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其他地產商所能夠獲得的資源就會越來越少。
陳飛並沒有特意去查看其他地產公司的具體信息,但他心裏很清楚,麒麟置業占據了大量的地產債資源。
肯定對其他地產商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像新鴻基、長實………這些地產巨頭,如果不能及時向外擴張,它們未來的發展,很可能會遠不如前世那樣輝煌。
雷頌文匯報完工作後,袁添凡緊接著匯報道:“四海金融在 1985 年全年的營收達到860 億港元,利潤更是高420.12 億港元。
而這些利潤的主要來源便是廣場協議外匯投資。”
飛娛控股總裁王大偉也開始匯報:“飛娛控股在 1985 年的營收為 230 億港元,利潤則有 86.65 億港元。
其中拆分的飛娛報業,已經成功上市,其歸母淨利潤20.3 億港元……”
惠康零售總裁趙俊生匯報相關數據,公司全年的營收為 360.63 億港元,利潤為 20.69 億港元。
等陳飛聽完飛娛影視、四海能源、環球電信和九州芯片這四家公司的匯報後,時間已經一個多小時。
陳飛宣布會議暫時中止,給大家留出一點時間稍作休憩。
趁著這短暫的間隙,陳飛從李晶晶手中接過那份統計報告,仔細地翻閱起來。
報告上的數據清晰地顯示著,在1985年這一整年裏,他旗下的各個企業成績。
總營收達到3816.54億港元,與去年相比,增長1800多億港元!
其中,總部位於港城的公司表現尤為突出,總共為集團貢獻了高達3216.54億港元的營收。
而那些分布在海外的企業,如西海岸投資、迪士尼以及百思買等,同樣表現不俗。
它們合計為家族辦公室帶來611.9億港元營收。
各企業的總利潤1371.98億港元!
若換算成美元,這一數字大約相當於176億美元的利潤。
當然,這些利潤中,外匯和股市投資盈利這一項,占據了絕大部分,其數額就已經接近 100 億美元!
尤其是外匯投資方麵,目前已經套現的利潤就高達 60 億美元!
等全部套現完成,其最終獲得的利潤突破100億美元。
各公司的現金流,總計達到 800 多億港元。
排除扣非盈利後,各公司的實際產出利潤大約為 76 億美元左右。
按照陳飛一貫的做法,他將這些企業利潤進行合理分配。
其中,40會被保留在公司內部,用於進一步的發展和運營;而另外 60則會被上繳給家族基金。
也就是說,旗下的各個公司,再加上股市和外匯投資所獲得的收益,在 85 年全年總計為家族辦公室上繳了稅後高達 823 億多港元的資金!
這使得陳飛家族辦公室的現金流,又得到了顯著的增加。
這些資金他也沒有完全空置,全部投入了後世一些著名的企業,做長期投資。
有賺就有虧,這是商業世界中永恒不變的規律。
陳飛旗下的眾多企業中,不是所有企業都在賺錢,其中也有幾家公司正麵臨著虧損。
首先是芯片公司,盡管它在陳飛的企業版圖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目前仍然處於虧損狀態。
該公司的業務主要依賴於內部兄弟公司的采購,而且正處於全力擴張的階段,這意味著在短期內,它可能難以實現盈利。
其次是汽車公司,同樣也處於虧損的局麵。
這家澳洲汽車公司,陳飛去年收購後,主要在做內部梳理。
陳飛沒有打算在澳洲本土生產,成本太高。
陳飛對這家汽車公司的規劃,是準備和大陸進行合資,明年將會和大陸展開合資商談。
另外,環球電信和四海能源這兩家公司,去年的投資規模都相當巨大。
環球電信去年一整年都在建設移動蜂窩信號塔,吞噬了公司大部分利潤,要在明年手機業務上市後,或許才有可能實現盈利。
四海能源在全球範圍內四處收購能源公司,當前正處於能源價格下跌的時期,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盈利,恐怕難度不小。
麵對這三塊業務的虧損狀況,陳飛並沒有急於求成。
在商業領域,成功往往需要時間和耐心。
這3塊業務,成長潛力巨大,屬於他們的輝煌時代,還需要一段時。
陳飛已經做好了長期虧損的心理準備,並且願意繼續擴大這些業務的規模,以期待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回報。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明年各企業規劃會議!”隨著陳飛的話語,會議室裏的氣氛變得嚴肅起來。
喜歡港城之開局怒賺十億請大家收藏:()港城之開局怒賺十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