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諸葛出山三分計——隆中對裏的戰略投資

字數:1944   加入書籤

A+A-


    茅廬三顧真情現,未出南陽定江山。
    不是先主誠意厚,哪得鼎足分坤乾
    一、臥龍崗上的風投人
    建安十二年的隆冬,劉備第三次叩響草廬柴門時,指尖已生滿凍瘡。簷下掛著的鋤頭沾著新雪,他注意到田壟溝壑深淺如一——躬耕僅是表象,壟間走勢暗合九宮八卦。諸葛亮高臥未起,卻在屏風後聽出來客的腳步聲:前兩次的躊躇,此次的篤定。
    待《隆中對》展開,劉備才知這青年早將天下視作棋局。荊州不是城池,而是跳板;益州不圖偏安,而作糧倉。更絕的是"待天下有變"五字,竟將時間也煉作了棋子。
    諸葛亮的戰略投資眼光,在於將雪中送炭化為"造雪"之術。他看透劉備缺的不是兵甲糧草,而是清晰的價值錨點。隆中對如同創業計劃書,既解困局,更繪藍圖。
    二、赤壁借東風的債
    長江霧夜,諸葛亮登壇時的七星劍,劍穗係著半片竹簡——那是周瑜索要十萬支箭的軍令狀。他敢借東風,實因早算定曹操鐵索連船的傲慢,更看破東吳主戰派的怯懦。
    這手法暗合《孫子兵法》"以迂為直"之策。魯肅來討荊州時的窘態,早在他草船借箭時便已注定。真正的雪中送炭,是讓對方在困境中不得不接受你的條件,如同渴極之人見鴆酒亦飲。
    赤壁之戰的借風借箭,實為高階資源置換。諸葛亮以"解東吳之危"為炭,換取"取荊州之實"。看似雪中送炭,實為暗植桃李,待春結實。
    三、出師表裏的沉沒成本
    成都武侯祠的晨鍾裏,劉禪展讀《出師表》時打了個哈欠。他不懂"五月渡瀘"的凶險,隻覺相父文辭囉嗦。卻不知諸葛亮六出祁山,實為將蜀漢國運與自身綁定——北伐不止為克複中原,更為讓阿鬥無路可退。
    這讓人想起範仲淹"先憂後樂"的陽謀:諸葛亮將自己化作蜀漢的活抵押,使群臣不得不隨他押注。五丈原的秋風吹滅七星燈時,他留給薑維的不僅是兵書,更是一套無法解套的期權合約。
    《出師表》是史上最悲壯的雪中送炭——以畢生心血為炭,燃盡方休。但這種全情投入恰是雙刃劍,當炭火成灰,受助者終將直麵刺骨嚴寒。
    四、木牛流馬的杠杆術
    劍閣棧道上,木牛流馬的齒輪咬碎山霧。諸葛亮撫著機關獸的脊背,想起隆中草廬裏的桑樹。當年他讓童子故意漏摘桑葚,引得劉備感歎"民生多艱",順勢提出"重農抑商"之策。
    這種以小博大的智慧,在平定南蠻時更顯精妙:他七擒孟獲看似耗時費力,實為將平叛成本轉化為邊疆長治。如同商賈囤積滯銷貨,待市缺時反成奇貨。
    木牛流馬不僅是運輸工具,更是資源杠杆的具象化。諸葛亮的雪炭之術,精於將劣勢轉化為優勢,如同太極推手,借力打力。
    五、矽穀裏的隆中對
    某科技巨頭總部掛著《隆中對》拓片,ceo辦公室叫"臥龍軒"。十年前他們瀕臨破產,卻拒絕被收購,轉而將核心算法開源。三年後,眾開發者自發構建的生態圈,反哺出新的壟斷模式。
    杭州某電商更得真傳:在遭遇物流圍剿時,他們免費開放倉儲數據,吸引小商戶入駐。待對手醒悟,這平台已成數字絲綢之路的中樞。
    現代商戰中的隆中對,是跳出零和博弈的降維打擊。諸葛亮若生於今世,或會創建"戰略開放平台":以技術為炭,暖他人之手,最終聚火成爐。但需謹記——雪中送炭莫成引火燒身,三分熱度要留七分清醒。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