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進退時機

字數:3286   加入書籤

A+A-


    ——功成身退的黃金分割點
    範蠡與文種不同結局的對比研究)
    一、五湖煙雨中的轉身
    周敬王二十四年,姑蘇城破的捷報傳來時,範蠡正站在太湖的漁船上補網。越國大夫的錦袍早被他換成粗麻短褐,腰間玉帶也換作草繩。船頭煮著蓴菜羹的陶罐突突冒泡,他突然撒手扔了漁網,對船夫大笑:"網眼太大,該換張新的了!"
    三日前,他給勾踐的辭官信裏寫道:"臣聞飛鳥盡,良弓藏。今吳已滅,請辭歸江湖。"信使追到渡口時,隻見艙底留著一袋珍珠,珍珠下壓著半卷《孫子兵法》。勾踐撫摸著珍珠長歎:"少伯範蠡字)知我,竟比我更知時勢。"
    這番退場堪稱中國曆史上最瀟灑的謝幕。後世隻道範蠡急流勇退,卻不知他早在三年前便開始布局:派心腹在齊國購置鹽田,安排家眷分批遷往陶地,甚至將練兵之法"無意間"泄露給楚國商旅。就像現代企業高管離職前,看似正常工作,實則早已注冊好新公司,轉移核心團隊。
    二、黃金枷鎖的陷阱
    與範蠡的飄逸形成殘酷對比的,是文種枯坐丞相府的最後一夜。燭火搖曳中,他反複摩挲著勾踐賜來的屬鏤劍,劍身映出他鬢角的白霜。七日前,他還在修訂《滅吳九術》的最後一章,今日這柄劍卻宣告九術已成絕唱。
    "王上為何如此?"當侍從哭問,文種突然想起伐吳前夕範蠡的警告:"九術終章該由君王書寫。"可他偏要補上第十術——"強兵固本"。此刻才恍悟,這多出的一術恰成了催命符。就像現代職業經理人完成並購後,繼續推進架構改革,反被董事會視為威脅。
    勾踐的詔書字字誅心:"子教寡人伐吳九術,今用其三已破吳。其餘六術,請為寡人試於先王。"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在嘉靖殺胡宗憲時重現——"卿平倭七策甚妙,剩下三策不妨教教海龍王。"
    三、黃金分割的玄機
    範蠡的三次遷徙暗合現代博弈論的納什均衡:
    1. 齊地製鹽:利用滅吳積累的政治資本
    2. 陶地經商:切斷與舊權力體係的物理聯係
    3. 宋國授徒:構建獨立於諸侯的知識產權體係
    在齊國時,他故意讓家仆與官商衝突,借機暴露行蹤;遷居陶地後,又安排門客在各國散布"陶朱公已死"的謠言。這種"階梯式消失術",比現代富豪的離岸信托更高明——既保全財富,又消解政治風險。
    某跨國集團創始人深諳此道,上市前將總部遷往新加坡,親信安插進歐洲分公司,自己則化身"戰略顧問"。當監管風暴來襲時,他正在南極考察站"閉關寫書",集團聲明中早已查無此人。
    四、現代退場啟示錄
    1. 巔峰折舊法:學範蠡在軍功宴上醉酒失態,現代高管可在慶功會"說錯話",自損形象以降低威脅值。
    2. 人設剝離術:文種至死穿著越國官服,而範蠡早將"謀臣"標簽換成"商聖"。如今卸任ceo不妨改行當作家、學者,重塑公眾認知。
    3. 遺產切割術:範蠡把兵法拆解傳授不同弟子,確保無人能全盤複製。某科技公司創始人離職前,將核心專利分散授權給三家子公司。
    姑蘇城外的漁村流傳著奇怪風俗:新船下水時要撒三把米,祭範少伯的"三聚三散"。米粒入水的漣漪,恰似權力場中那些及時收手的智慧。某次互聯網大會的夜宴上,醉酒的投資人突然高歌:"不求九術平天下,但學三遷保餘生。"滿座皆靜,唯有退休的創始人在角落裏微笑舉杯。
    五、退場藝術的致命細節
    範蠡臨終前做的最妙安排,是讓三個兒子分葬三地。長子墓在陶山腳,次子墳臨淄水畔,幼子塚藏於嵩山密林。盜墓賊挖開卻發現都是衣冠塚,真正的遺骸混在十八處疑塚中。這種"信息煙霧彈",在當代演變成企業家對遺囑的百般加密——某富豪將財產分割方案刻成微雕,分藏於七大洲的藝術館中。
    文種墓前的警示更直白:南宋時有人在杭州挖出屬鏤劍仿品,劍身刻"兔死犬烹"四字。現代某公司總部大堂掛著前ceo的巨幅照片,電子屏滾動播放他辭職宣言:"企業不是某個人的舞台。"但鮮有人知,這幅相框後藏著股權代持協議。
    六、不退之退的當代演繹
    臨安城的老說書人有個絕活:講到範蠡泛舟五湖時,突然熄滅所有燈籠,隻留一盞走馬燈映出皮影船。觀眾在黑暗中聽見櫓聲漸遠,仿佛親曆那個離去的夜晚。
    這種"漸隱術"被現代公關團隊玩得出神入化。某地產大亨退休前兩年,故意讓緋聞纏身,等輿論疲勞時突然宣布出家。記者追到寺院,隻見牆頭貼著"閉關謝客"的告示,卻不知後山小徑每日有奔馳接送"香客"。
    更精妙的是某科技公司高管的退場:他宣布"投身元宇宙研究",實則將手中股權轉為對賭協議。當公司陷入數據醜聞時,人們發現他早在協議中注明"若發生合規問題,股權自動清零"。這招"金蟬脫殼",讓他在風暴中全身而退。
    七、黃金分割點的血色浪漫
    範蠡與西施的傳說藏著最隱秘的退場智慧。野史載他攜美人隱遁,實則早將西施安置在楚國別院,自己另娶農婦生子。當勾踐追查時,他放出"西施沉江"的假消息,轉頭卻讓家仆在齊國散布"朱公夫人貌若天仙"。真真假假間,誰也抓不住他的軟肋。
    現代某明星離婚案中,經紀人故意泄露"淨身出戶"的假協議,真協議卻約定三年內不曝光新戀情。當狗仔隊蹲守空別墅時,當事人早已在海外注冊新公司。
    太湖的晨霧裏,老漁夫仍在傳唱範蠡的漁歌:"網眼漏得三寸寬,大魚小魚都平安。"這詞聽著像捕魚秘訣,實為進退之道——給別人留生路,就是給自己留退路。就像現代商業競爭中,滅盡對手往往引來反壟斷調查,留些"漏網之魚"反而安全。
    紹興文種廟的香火從未斷過,求官者最愛拜他。廟祝卻總提醒:"燒三炷香足矣,多燒反惹火焚身。"這話倒應了文種結局——他若隻獻三術,或許能安享晚年。就像現代職場,功勞全攬者常成替罪羊,留些"未竟事業"反得善終。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