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紅丸迷案——泰昌帝暴斃疑雲
字數:2469 加入書籤
《鷓鴣天·長生劫》
丹爐煙冷九重寒,紅丸一粒動江山。
移宮案卷墨初幹,梃擊餘波血又燃。
君臣疾,鬼神丸,乾坤顛倒似戲班。
可憐泰昌三十日,留得史筆說奇冤。
泰昌元年的秋風裹著丹砂味漫進乾清宮,朱常洛躺在龍榻上,蠟黃的麵孔映著案頭那枚猩紅藥丸。這位登基僅月餘的天子,恍惚憶起月前鄭貴妃進獻的八名美姬,那些溫香軟玉此刻竟似催命符咒。禦醫崔文升跪奉湯藥時,袖中滑落的《修真秘要》被燭火舔舐,扉頁"九轉還魂"四字在青煙中扭曲如蛇。
司禮監值房內,王安正用朱筆勾畫《移宮案》奏章。這位三朝老宦忽然停筆,嗅到風裏飄來的硫磺氣——那是鴻臚寺丞李可灼在丹房煉製的"仙丹"。他想起光宗初登基時,曾密囑自己:"鄭氏進女樂,其心叵測。"而今夜紫禁城的梆子聲,竟與四十年前"梃擊案"那晚的更漏如出一轍。
李可灼捧丹入宮時,月色正吞沒北鬥。紅丸盛在錯金玉函中,映得他須發皆赤:"此乃蓬萊方士所授,陛下服之必愈!"首輔方從哲欲阻不及,眼見泰昌帝仰頸吞丹,喉間發出"咕咚"悶響,恍若巨石墜入深潭。四更時分,宮牆外忽聞鴉群驚飛,太醫們撞見天子七竅滲血,龍床上《洪武寶訓》竟無風自燃。
慈慶宮的青磚縫裏鑽出新苔,楊漣率群臣叩闕時,鄭貴妃正對鏡簪花。銅鏡映出她鬢邊新添的白發,忽而扭曲成萬曆帝臨終的麵容。"好孩兒,"她輕撫鏡麵,仿佛撫摸昔年福王的臉,"這大明江山,終究要還我兒孫..."話音未落,鏡中顯出一枚帶血紅丸,驚得金簪落地,碎成三截。
刑部大牢的水牢滴答作響,崔文升的囚衣爬滿虱子。這位曾為鄭貴妃診脈的太醫,此刻被鐵鏈吊在"梃擊案"要犯張差受刑的同一木架上。東林黨人左光鬥提燈逼問:"紅丸成分究竟為何?"崔文升慘笑:"何須成分?天子體虛,便是砒霜!"暗處記錄供詞的筆吏忽然暴斃,手中《問刑條例》浸滿腦漿。
李可灼流放途中,夜宿武當山腳。破廟神像後轉出個道士,拂塵輕掃間露出當年蓬萊方士的麵容:"居士可記得丹爐邊的《參同契》?"流犯瞳孔驟縮——那書頁空白處,分明有福王府的暗記。未及呼喊,道士袖中銀針已封其喉,屍身墜崖時懷中的紅丸滾落,被野狐銜去。
生存法則解
紅丸案藏三重替罪玄機:其一,鄭貴妃集團借丹藥除新君;其二,東林黨趁機清洗齊楚浙黨;其三,天啟帝借勢鏟除萬曆舊臣。正如《明史》所載:"群小橫擊,善類蒙殃。"
泰昌帝三失:
1. 貪功冒進:月內連頒新政觸犯利益集團
2. 縱欲失察:納鄭氏美姬致沉屙難返
3. 輕信方術:以帝王之尊試江湖丹藥
觀此當悟:
新政當施"蠶食計":如張居正"一條鞭法"分步推行
美色需設"屏風擋":學唐太宗貶鄭女以絕後患
養生宜循"岐黃道":依《黃帝內經》固本培元
破局要訣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論紅丸案:"非藥殺君,乃勢殺君。"破局當效法三策:
1. 隔山打牛:如嘉靖帝借大禮議清洗舊臣
2. 以毒攻毒:似萬曆帝用礦監稅使製衡文官
3. 金蟬脫殼:學正德帝建豹房轉移矛盾
最耐尋味者,當屬方從哲致仕後著《避庵遺稿》,其中暗記:"紅丸本續命丹,奈何君體已朽。"這位首輔臨終前將手稿沉入太湖,三百年後漁人網得殘篇,方知當年太醫院脈案早載"聖體髓枯,藥石罔效"。恰應了《韓非子》所言:"醫善吮人之傷,非骨肉之親也,利所加也。"
白雲觀丹房深處,當年煉紅丸的八卦爐已生銅綠。乾隆年間,紀昀查檢道藏時,發現《雲笈七簽》夾頁繪有紅丸製法,旁批小楷:"朱砂五錢,砒霜三分,以處子經血和之。"這位總纂官悚然合卷,忽聞窗外鴉啼似笑,自此《四庫全書》道藏部永封此卷。
正如談遷在《國榷》中悲歎:"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紅丸案後四十年,崇禎帝縊死煤山,那截龍袍衣帶,竟與泰昌帝咽紅丸時攥皺的床帷同色。而李可灼流放路上的野狐,傳說至今仍在武當山麓徘徊,守著能起死回生的猩紅丹藥,等待下一位心急的帝王。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