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鮫人泣珠·南海迷霧中的認知圍獵

字數:2618   加入書籤

A+A-


    《水龍吟·觀世相》
    鮫珠幻海迷航,偃師木膽偷魂去。
    蘭亭繭縛,紅樓絲亂,楚歌透甲。
    墨鎖千城,香囚萬馬,算盡機關。
    看皮囊戲法,心淵鏖戰,誰不是,局中客?
    慧劍斬絲破繭,濯滄浪、洗明雙目。
    槐安夢醒,濠梁魚樂,南山菊綻。
    法眼照破閻浮,方知萬象皆虛設。
    守靈台、任他風濤險惡,我自從容閱。
    碧波深處鮫綃舞,珠淚暗藏攝魂蠱。
    商賈競逐琉璃色,誰見海底白骨枯?
    梵鍾一響驚迷夢,方悟靈台即淨土。
    千年劫數今猶在,不修心鏡終成虜。
    南海有墟,名曰歸淵。此處終年雲霧如紗,潮聲似梵,傳聞乃鮫人一族棲居之地。鮫人非人非魚,人身魚尾,發如海藻,膚若皎月,雙目能映星鬥之光。其族善織“龍綃”,入水不濡;泣淚成珠,落地如金石相擊。珠名“鮫人淚”,白日觀之如霧裏看花,夜色下則流光四溢,照得十丈海域亮如白晝。唐時嶺南商賈間流傳一句暗語:“寧觸龍王逆鱗,不奪鮫人珠淚”,蓋因這璀璨之物,實是披著華美外衣的“心智枷鎖”。
    《酉陽雜俎》詳載元和七年一樁奇案:泉州巨富鄭元禮率十二艘寶船下南洋,途遇風暴偏離航道。忽見雲破月出,海麵浮起千盞琉璃燈,燈影中有鮫人踏浪而歌。其聲初如幼鹿哀鳴,引得水手們憑欄垂淚;繼而轉作金戈鐵馬之音,眾人血脈僨張;終化為纏綿情語,甲板上百餘壯漢竟如提線木偶,接踵躍入海中。鄭氏死死抱住桅杆,眼見那些入水者並不下沉,反而被無形之力托舉前行,恍若朝聖——直至觸及鮫人三尺之內,突然骨肉消融,化作縷縷青煙沒入珠光。待旭日東升,海麵唯餘空船隨波蕩漾,船板縫隙間嵌滿珍珠,顆顆映出人麵殘影。
    此般詭譎,恰應了《陰符經》“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之玄機。鮫人泣珠之術,暗合五行生克之道:以水之柔形惑目,以火之光華攝魂,以木之曲調亂耳,以金之銳響破膽,以土之厚重囚心。五感皆被劫持之際,便是心智城門洞開之時。更精妙處在於其術並非強攻,而是誘人自獻城池——正如山林獵戶設蜜餞陷阱,虎豹明知蹊蹺,仍難抵香甜,終是利爪陷於桎梏。
    北宋《太平廣記》補錄一幸存者口述:嶺南疍民周阿七墮海後,本已隨流漂向鮫群,忽聞天際傳來梵鍾轟鳴。刹那間珠光黯淡,但見海底景象大異——所謂珊瑚宮闕,原是沉船殘骸堆疊;鮫人絕色麵容,竟是腐屍覆著魚鱗;那些追逐寶珠的同行者,早成森森白骨,腕上還套著生前的翡翠扳指。周阿七拚死遊回破船,從底艙尋得半壇烈酒潑灑周身,借酒氣辛辣刺痛五感,方逃過一劫。此事揭示“注意力虹吸”的本質:當所有感官被單一焦點占據,認知便如坍縮的星體,再容不下半點真相。
    今人觀此掌故,或覺荒誕。然若細察世間萬象,何處不見“鮫人珠影”?昔有楚人賣櫝還珠,今有豪商以鎏金馬車運送劣質絲綢;昔有鮫歌惑航,今有短視頻以十五秒疾速切換畫麵,令人手指僵直欲罷不能。某當紅玉石主播深諳此道:直播間內鋪陳敦煌飛天藻井,沉香繚繞間,緬甸翡翠被放置在轉輪之上。每當寶物旋至背光處,便有箜篌弦動,燈光驟亮如佛前長明,觀者未及細察玉紋,已聽得拍賣錘三響,八千件贗品頃刻售罄。此正是“珠玉在前,白骨在後”的現代戲法——那些熬夜蹲守的看客,與南海逐珠的商賈何異?
    然破局之道,未必繁複。《淮南子》載漁夫陳三應對鮫人之法:先以黑紗蒙眼,再以蠟丸封耳,最後將船槳綁上銅鈴。每當珠光透紗而入,便奮力搖槳,讓鈴聲撕裂魅惑之音。此法看似笨拙,卻暗合“收視返聽”的修真至理——切斷外界侵擾,方顯本心澄明。宋人林逋更進一層:他隱居孤山二十年,並非不知山下繁華,而是以“梅妻鶴子”構築精神結界。每有商人攜珍寶求見,他隻立在竹籬前吟誦:“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客聞此句,如冷水澆頭,頓時從利欲熏心中醒轉。原來最高明的防禦,從不在見招拆招,而在培育不被侵染的心田。
    《雲笈七簽》有則異聞:唐開元年間,青城山道士夜觀星象,見南海方向妖氣衝天。遂以鬆煙墨混入丹砂,繪“洞淵鎮神符”於宣紙,令弟子快馬送抵泉州港。接符者將符咒貼於船首,再遇鮫人時,但見珠光化作團團鬼火,歌聲淪為夜梟哀啼。此術揭示另一重玄機——外力誘惑的強度,永遠與內心執念的深度成正比。那些葬身海底的商人,哪個不是懷揣“一本萬利”的妄念?正如抱樸子所言:“人能淡默恬愉,不染不移,養其心以無欲,頤其神以粹素,則妖惑豈能惑之?”
    暮色四合時立於南海之濱,隱約還能聽見風中傳來的嗚咽。那是千百年來未散的執念,是沉船中不甘的亡魂,更是對後世永恒的警示:當我們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我們;當我們追逐珠光時,珠光正在吞噬我們。那些被劫掠的注意力,本可化作觀星測海的慧眼,卻成了禁錮魂魄的鎖鏈。今人若學得漁夫蒙眼、道士畫符的功夫,任他算法如潮、誘惑似海,我自端坐靈台,照見五蘊皆空——如此,方是破了這千年未絕的“鮫人局”。畢竟《楞嚴經》早有偈語:“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心若不動,風奈我何?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