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戲文正視聽
字數:2555 加入書籤
粉墨登場演舊事,弦索聲中辨偽真。
滿場看客皆作證,曲終人散理自明。
臨清州運河碼頭,暮色裹著漕船號子漫上“雲霞染坊”。東家程雲生抖著新賬冊冷笑:“三年前分紅白紙黑字——三成!” 染匠崔七指縫的靛藍染汁滴在“三”字上,洇出個猙獰的鬼臉:“東家!分明是六成!” 簷下晾曬的茜紗突然被風卷落,正蓋住牆角戲箱——箱內《還魂記》戲本裏,夾著程雲生親繪的分紅圖譜。
三日後廟會,程家戲台鑼鼓喧天。演到《包公斷案》鍘美案時,扮包拯的程雲生卻見崔七領著染匠們抬棺闖台。棺蓋掀開,滿箱靛布浸水展開,布紋竟浮出“六成”血字!台下一片死寂,唯聞染缸裏藍靛發酵的咕嘟聲。
錦緞織春秋
崔七記得真切:三年前寒露,程雲生為留他改良茜草染,蘸著胭脂米酒在茜紗寫“六成分紅”。那夜程雲生醉醺醺按指印:“離了崔七,雲霞盡灰!”
此刻程雲生將賬冊摔進染缸:“真賬入色不化!” 藍液翻湧間,崔七突然抽刀割裂戲台幔帳。絳紅帳幔斷口處,金線繡的流雲紋裏竟藏著“六成”楷書!“《繡襦記》戲衣早繡分紅數,” 崔七抖開戲衣內襯,“東家那夜吐的酒漬還在!”
程雲生抓過戲衣,袖口胭脂酒漬遇靛汽蒸騰,忽浮出指印輪廓。《揚州畫舫錄》載“酒汙遇靛顯形”,在此成鐵證。
鼓點定乾坤
程家賬房抱出描金戲箱:“真契約在此!” 箱內《牡丹亭》戲本扉頁,朱砂批注“崔七分三成”。崔七不語,取銅磬敲出淒厲長音。聲浪震得戲本紙頁翻飛,某頁夾的幹木芙蓉忽落——正是立契日簪在程雲生鬢邊的秋花!
“諸君看花萼!” 崔七掰開花托,內壁黴斑拚成“六”字。“此乃程家秘傳的‘花契術’!” 老班主驚呼。程雲生劈手奪花,花莖斷裂處露出新切痕——他重製假花時露了破綻。《長物誌》雲“花魂不朽”,此刻芙蓉成照妖鏡。
臉譜裂心肝
公堂對質時,程雲生推出新證:畫臉譜的棉紙契約,關公麵譜下書“分三成”。崔七取燒酒噴向臉譜,朱砂赤麵忽化血淚,墨線遊走成“六”字!
“酒裏摻了茜草汁,” 崔七指酒漬,“遇真朱砂則顯‘六’,偽作銀朱則化灰!” 程雲生的假契約被酒霧沾濕,“三”字果然漫漶。知府驚堂木拍裂驚堂木:“此乃《墨法集要》的朱砂鑒偽術!”
戲服藏雷音
崔七當庭拆解包公戲袍。袍襟夾層抽出的桑皮紙,密密麻麻記載曆年分紅。程雲生揪住紙角欲撕,紙紋突浮靛藍“偽”字——崔七早用明礬水寫就隱形文!
“東家請看水痕。” 崔七潑茶在桑皮紙。茶漬漫過“六成”字樣,紙背浮出程家染缸獨有的青苔紋——此紋唯積年茜草染液能沁成。程雲生踉蹌倒退,恍惚見滿堂衙役都成了台下看客,鼓點如錘敲在他脊骨上。
餘燼寫蒼黃
程家敗落那夜,崔七在染坊廢墟搭草台。演到包公擲簽時,戲台突然起火。烈焰中程雲生瘋搶戲箱,箱底靛布遇火顯字:“分紅六成永不悔”。火舌舔過程雲生衣擺,靛藍“偽”字在火光裏幽然浮現。
十年後崔七的戲班名動江南。某日演《一捧雪》,莫懷古道具杯竟滲出胭脂酒!滿場嘩然中,崔七掀髯大笑:“此乃程東家舊物!” 杯底明礬寫的“六成”遇酒顯形,看客席裏的程雲生吐血昏厥——那酒杯正是他當年醉寫契約的器皿。
戲台立豐碑
崔七臨終命弟子熔戲箱鑄鍾。鍾身刻《竇娥冤》全文,每遇冤案則自鳴。某日程家後人爭產,銅鍾忽震落苔衣,鍾口現出分紅圖譜。程孫以斧劈鍾,裂縫裏簌簌掉出胭脂米——米心針孔刺著“天地為證”。
清明雨落,米粒在青石縫發芽。秋收時稻穗垂成戲台珠簾,風過處簌簌如念白:“戲文唱罷,真假自分...” 最後一粒米墜入運河,隨波漂向當年焚毀的染坊舊址。《清稗類鈔》雲“戲場小天地”,那米粒沉浮間,倒似個永不閉幕的舞台。
生存法則
1. 戲衣藏契術:契約繡於戲服內襯,染料特性遇汽顯形)為防偽鎖
2. 花萼封真言:關鍵數字刻於鮮花內壁,生物特征黴斑形態)成密碼
3. 臉譜鑒朱砂:契約繪作臉譜,真偽朱砂遇試劑顯色迥異
4. 火浣顯舊文:文書以明礬書寫,遇火則顯
本章約3220字)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