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何妨!

字數:6324   加入書籤

A+A-


    “什麽!”隨著一聲驚呼響起,滿朝文武百官的目光瞬間聚焦到了站在第一排的陳知禮身上。他們臉上紛紛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因為誰也沒有料到,這位向來以刻板公正著稱的雪國大將軍竟然會在此刻開口發言,而且所說之話竟是表示讚同。
    要知道,早在三代雪王在位期間,陳知禮就已經憑借其卓越的戰功和赫赫威名成為了雪國武官中的翹楚人物。論及功績,他所立下的汗馬功勞可謂數不勝數;談及威名,更是令敵人聞風喪膽、望而生畏。
    不僅如此,他自身實力亦是極為強大,已然達到了八階武者的境界。雖然未能名列天下前十強者之列,但在雪國內部,眾多武者依然對他尊崇有加,視其為楷模。
    此刻,陳知禮突然站出發表意見,著實讓所有人感到意外。尤其是正跪在大殿之上的魏大人,心中更是如翻江倒海一般思緒萬千。他暗自思忖道:“陳知禮此舉到底意欲何為?莫非是想要借機削弱我們雪國文官集團的勢力,進而實現他自立為王的野心?”
    一想到這種可能性,魏大人頓時驚得渾身一顫,額頭上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然而,當他靜下心來深入思索後,卻又覺得事情似乎並非如此簡單。
    畢竟,如果陳知禮真有反叛之心,那麽早在五年前三代雪王駕崩之際,便是他最佳的起事時機,又何須拖延至今呢?種種疑問縈繞在魏大人心頭,讓他一時之間難以理清頭緒。
    隻見陳知禮雙手抱胸,眼神淩厲地掃視著在場的眾多官員。他眉頭微皺,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絲不屑與不耐煩。當他感受到百官們投來的疑惑和質疑的目光時,更是毫不掩飾自己內心的煩躁情緒,猛地將身子一轉,直麵眾人高聲喊道:“我說我同意,你們難道還有什麽意見不成?”
    這突如其來的一聲怒吼,讓原本嘈雜的朝堂瞬間安靜了下來。百官們一個個麵麵相覷,不知所措。而站在陳知禮身後的那些武官們則迅速交換了一下眼色,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
    緊接著,他們毫不猶豫地一同屈膝跪地,齊聲高呼道:“我等亦讚同!”聲音震耳欲聾,響徹整個大殿。
    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文官們。眼看著武官們如此輕易地便表示支持,他們心中不禁焦急萬分。這些文官深知,自己可不像武官那樣受陳知禮管轄。
    若是真讓那個名叫澹台明月的女子直接坐上丞相之位,日後他們在朝堂之上恐怕再難有抬頭之日了。
    就在此時,一位年事已高、滿臉皺紋的老臣顫巍巍地從殿中走出,跪伏在地。他抬起頭,用略帶哭腔的聲音向王座上的君王進言道:“王上,澹台小姐的能力微臣自是有所耳聞且深感欽佩。但她畢竟年紀尚輕,經驗不足,就這樣直接出任丞相一職,實在有些過於草率和不妥啊!”說話間,幾滴渾濁的淚水順著他那滿是溝壑的臉頰滑落而下。
    實際上,這位老臣對於澹台明月真正所具備的本事毫不知情。然而,在如此至關重要的時刻,他深知必須絞盡腦汁地為王上尋覓一條退路,好讓王上能夠體麵地下台。
    畢竟,如果不小心惹得龍顏大怒,那麽他們這幫文官恐怕將會陷入絕境,再無絲毫轉圜的空間。
    此刻,魏無忌穩坐於王位之上,目光掃視著整個大殿。當他瞧見那些武官們齊刷刷地跪在地上時,心中不由得暗自感歎:這大將軍的威風當真了得,其所講之話居然比自己這位堂堂王上頒布的聖旨還要令武官們心悅誠服。
    緊接著,他將視線轉向那位滿臉淚痕、神情激動的老臣,麵色凝重地沉聲道:“哦?蔣大人,既然你信誓旦旦地提及知曉此女的能耐,那就不妨詳細說來與本王聽聽吧。”
    被喚作蔣大人的老臣聽到王上這番問話後,心裏猛地一緊,連嘴角也不受控製地抽搐了兩下。他心中叫苦不迭,暗忖道:我哪裏曉得這個從未打過交道的女子究竟身懷何種絕技啊!自己原本隻是一心想要為王上創造一個緩和局麵的契機罷了,怎料王上不僅沒有順勢而下,反倒追問起他來了。
    可是眼下騎虎難下,他縱然萬般無奈,卻也不敢閉口不言,因為若不答話,那可是犯下欺君大罪呀!
    “老臣想必她定是民間有名的文人,故而王上才宣其進京。”蔣大人顫顫巍巍地說著,這番話連他自己都不信。
    卻是見魏無忌在王位上點了點頭,看向澹台明月滿臉微笑的模樣,不禁握緊了拳頭,本王在這裏舌戰群儒,你這個當事人站在旁邊看熱鬧,這合適麽!
    罷了,本王親自拜的丞相,本王忍了!
    “嗯,蔣大人說得不錯,還有麽?“魏無忌也是沒有揭穿他的謊言,順口接上了話。
    蔣大人聞言,看來是自己說對了!又信心滿滿地說道:“澹台小姐還造福了一方百姓,惹得起感恩戴德,實在是有文人風骨。”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大部分新晉的賢才們都有著這般功績,否則憑什麽入朝為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魏無忌與澹台明月對視一眼後,彼此都從對方臉看到了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盡管他們心裏十分清楚那位老臣所說的話純屬無稽之談,但兩人卻像是事先商量好了一般,同時露出了笑容。
    如果澹台明月的方案能夠得以順利實施,其影響可遠不止讓某一個地方的老百姓受益這麽簡單。
    此時,隻聽得魏無忌用他那充滿威嚴的嗓音說道:“嗯,蔣大人,您剛才所言真是精彩絕倫啊!說得本王心中無比歡喜,若不賜予您一些東西,實在是說不過去呀。”
    這番話語響徹在宏偉壯麗的大殿之中,在場的眾多官員聽聞此言之後,先是一愣,隨即便麵麵相覷起來。因為此時此刻,大家正在嚴肅認真地商討著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怎料畫風會如此突兀地發生轉變,一下子就成了要賞賜臣子的場景呢?
    就在眾人心生疑惑之際,魏無忌穩穩當當地端坐在高高在上的王座之上,再次開口喊道:“蔣大人。”
    那位被點名的蔣大人趕忙上前一步,恭敬地應道:“臣在。”
    緊接著,魏無忌一臉平靜地繼續說道:“本王考慮到您年事已高,為國操勞多年也是辛苦了。所以呢,準許您辭官歸家,安心頤養天年吧。”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頓時一片嘩然,人人皆麵露驚色。這哪裏算得上是什麽賞賜啊!明擺著就是要將這位蔣大人罷黜官職!
    聽聞此言,蔣大人麵色慘白如紙,渾身顫抖不已,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重重地磕向地麵,發出清脆而響亮的聲響:“王上啊!微臣對國家忠心耿耿,尚有精力可為國盡忠效力呀!”
    然而,麵對蔣大人如此懇切的哀求,端坐在龍椅之上的魏無忌卻是連眼皮都未曾抬起一下,仿若未聞一般,隻是一臉冷漠地朝著身旁站立著的千麵輕輕揮了揮手。
    就在這時,隻見那千麵微微仰頭,嘴巴撮起,在這莊嚴肅穆的朝堂之上竟然吹出了一聲尖銳刺耳的口哨。哨音未落,原本靜靜佇立在百官身側的王家守衛之中突然有兩人邁步而出,他們如同兩隻凶猛的惡狼一般,迅速衝到蔣大人身前,一人抓住一隻胳膊,用力拖拽著這位可憐的老臣便朝殿外走去。
    被強行拖行之際,蔣大人依然不肯罷休,口中仍然大聲呼喊著:“王上啊!千萬不要被那些無知小兒所蒙蔽欺騙呀!”他的聲音淒厲而絕望,回蕩在整個朝堂之上,令人不禁心生憐憫之情。或許是覺得蔣大人的叫喊太過吵鬧煩人,千麵見狀再次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於是乎,又有兩名王家守衛快步走了出來,二話不說,直接抬起蔣大人的雙腿,與先前那兩人一起合力將其硬生生地抬出了大殿之外。
    眼看著蔣大人就這樣被毫不留情地驅逐出了朝堂,朝堂上頓時陷入一片死寂之中。就在眾人皆噤若寒蟬之時,突然間,一名諫官從百官隊列之中挺身而出。
    見他步履堅定地走到殿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拱手抱拳高聲進諫道:“王上,此舉恐怕有所不妥啊!王上今日之行為,想必史官定會如實記錄下來。待到後世之人翻閱史冊之時,又將會如何評價您呢?”說罷,這名諫官一邊叩頭不止,一邊還偷偷瞥了一眼位於禦座不遠處的史官。
    然而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那位史官自始至終都是低垂著頭顱,對於諫官的話語以及目光絲毫沒有做出任何回應。此時此刻,史官的內心早已是叫苦不迭、暗罵連連:“好你個不知死活的諫官,自己要進諫就盡管去進好了,何苦非要把我也拉扯進來?我可不比剛才那個蔣大人,若是稍有不慎觸怒了聖上,我隻怕小命難保啊!”
    “嗯,不錯,身為諫官敢直言不諱。”魏無忌的表情讓百官們看不出喜怒。
    那位直言的諫官也是抬起頭來,毫不畏懼地和魏無忌四目相對,他不擔心王上懲處他,哪怕是賜死他都認了!但此時雪國正值危難之際,王上絕不能受小人蒙騙!
    魏無忌並沒有像之前那般直接讓人將其拖出去,反而開口問道:“劉大人,不怕本王將你拖出去?”
    那被呼為劉大人的諫官搖了搖頭,隨後伏地:“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此番我既敢站出來,便不畏生死,隻願王上能回心轉意。”
    唉!一聲沉重而悠長的歎息聲,仿佛承載著無盡的憂慮和煩惱,從那高高在上的王位上傳出,回蕩在整個朝堂之中。坐在王位上的魏無忌,眉頭緊鎖,麵色凝重,心中糾結萬分。
    其實,以魏無忌的權勢和地位,要將眼前這位劉大人拖出去嚴懲並非難事,但他卻遲遲下不了這個決心。隻因這劉大人著實是個忠肝義膽、一心為國為民的賢臣。想當年,正是魏無忌親自將他請入朝中為官。
    這五年來,劉大人擔任諫官一職,盡職盡責,屢次向魏無忌進獻忠言良策,為國家的治理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麵對這樣一個既有能力又忠心耿耿的臣子,魏無忌實在不忍心讓他心寒失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魏無忌盡量用平和的語氣說道:“劉大人,不必再跪伏在地了,快快起身吧,且看看本王的這些王家守衛們。”
    聽到王上發話,諫官劉大人緩緩地站起身來。他站直身子後,目光先是掃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然後才轉向站在兩旁威風凜凜的王家守衛們。然而,他一時之間並未領會到王上此舉的深意,眼中滿是疑惑之色,隻能不解地望向魏無忌,等待著進一步的指示。
    緊接著,王上那威嚴的聲音子再次響徹整個朝堂:“今日澹台明月的丞相之位,必定立下,否則本王不介意在朝堂之上動用武力!”
    隨著王上這擲地有聲的話語落下,站在百官兩側的王家守衛們紛紛響應,他們動作整齊劃一,迅速地拔出腰間那閃爍著寒光的長劍。刹那間,森冷的利刃展露無遺,冰冷的鋒芒仿佛要將空氣都割裂開來。
    這些守衛們個個身強體壯、訓練有素,手中的長劍更是鋒利無比。當它們被抽出劍鞘時,發出的清脆聲響在安靜的朝堂內回蕩不息,令那些平日裏隻擅長舞文弄墨的文官們不由得心中一驚。許多文官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劉大人聽言搖了搖頭,堅定的眼神看向端坐於王位上的少年:“王上不怕背負萬世罵名麽!”
    “劉大人聽我一言,明年年初你便知本王為何立澹台明月為相!那時你定不會失望,她已經解決了天下諫言之事,並且本王已和大將軍商議過,此計絕能救我雪國於水火之中。再給本王一點時間。”
    魏無忌沒有直接回應他,而是解釋安撫著劉大人的情緒。
    文武百官們聽到此言,皆是看向雪國大將軍陳知禮,隻見陳知禮緩緩點了點頭。
    文官們雖不知道為何諫言之事要找大將軍商議,但看王上並非一意孤行,陳知禮之所以讚同也是二人早就商量好的,眾人也是鬆了口氣。
    隨後眾人的目光看向澹台明月露出了些許狐疑之色,滿朝文物都解決不了的“天下諫言”,被這樣一個小妮子解決了?正當眾人疑惑之時,王位上的魏無忌再次開口了、
    “至於後世是千古罵名,還是賢君之稱,現在還未成定論。”
    “況且就算是千古罵名又如何!她,能救北地的百姓;她,能救雪國!”
    “千古罵名本王背了又何妨!”
    喜歡寒霜旗請大家收藏:()寒霜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