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休閑之都,詩歌之城、商業之星

字數:7967   加入書籤

A+A-


    2018年十一長假,到了青海之後,我的前半生完成了最大的一個願望就是包括港澳的中國34個省(含直轄市及特區)我都涉足了!
    旅行是我此生最大的愛好。但遺憾的是我前半生去過的地方,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工作原因去的,真正純粹旅遊的相對很少。
    去每一座城市或景點,都希望有一位朋友把酒相待,當然潛意識中也希望發生一場不期而遇的豔遇。
    在此之前我的這部小說寫作的線索和維度主要是以事件、人物、和時間為軸,從本章開始,我將加大城市的維度。
    我去的城市重複度最高的應該是兩個即成都和西安,那麽我就先從成都這個城市開始寫起一一
    1992年春末,我接到一位小兄弟劉輝電話,約我去成都及青城山遊玩。當時我所在藍城衛利行事件暫告一個段落,身心俱疲,緊張和恐懼反而使人保持一種本能的應對和戰鬥的狀態,一旦放鬆下來才感到後怕和無力。雖然我之前因為詩歌和新聞曾經曆過幾次被查和“放逐”,但平生還是第一次麵臨這麽重大和高級別甚至生死攸關的社會事件。短暫出現了從未有過的迷茫和虛空。記得知哪位名人曾講過,宗教就是在人無能為力時產生的。
    劉輝之約無疑讓我動心也切合我意,一是正值我想休息和尋求外力之時,尤其青城山和道教更是讓我神往已久……
    成都我之前沒去過,但早就知道蓉城盛產美女和美食;成都,紅塵滾滾,古語就有少不入川之說。可見成都世俗生活的誘惑和魅力。正是成都這種吃喝玩樂的古風遺韻,使其成為現代中國的休閑之都和最宜居的城市。號稱“第四城”。所以在成都這幾天,我也很好的踐行了我上麵所說的在詩歌和豔遇之間的穿梭與流連…..
    首先尋求豔遇未果。在成都賓館對麵胡同深處的一家蒼蠅館,回鍋肉聞名遐邇。一口下去讓我簡直驚掉下巴,那種又香又辣的味道從此成了我的最愛,堪與俺最喜歡的東北家鄉招牌菜溜肉段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此隻要吃川菜或到四川出差都必點。吃飯的過程中我的視線不斷被吸引到對麵桌上一位妖冶少婦的身姿上,隻見她一個人優雅地夾著菜添進櫻桃小口緩慢地咀嚼著,一張白得發光的俏臉隻是偶爾抬起(據說成都因為常年下雨少見陽光,所以以女孩子都特別白)。隻有一次與我的目光相遇、莞爾一笑就收回視線,又專注地喝湯了。過了20分鍾,她買單起身走出飯店。我乘機快步地跟上去“撩騷”道:“你好,美女,打擾一下。我是第一次來成都,能冒昧問下哪個夜場最好耍呀?”我還不失時機地拽了一句剛學的川普,以顯幽默。
    “當然是剛開的JJ迪廳啦”,小娘子脆聲回答。
    “謝謝、謝謝。”我順勢發出試探:
    “可以邀請你一起嗎?”
    她做出一個慵懶而得體的表情:“對不起,我要去姐妹家打麻將。”然後衝我擺擺手,向對麵一個高檔的小區款款走去,漸漸消失在柔和夜色中……
    之後到了霓虹閃爍的JJ迪廳,一進門就被震耳欲聾的音樂籠罩了,門口一位司儀小姐膚白人美、活力青春,又讓我眼前一亮。兩次中場我都出來搭訕,小丫頭都含笑應對就是不留聯係方式,已然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的架勢……
    這次成都之行最重要最開心的是見到了投筆從商之前結識和神交已久的第三代詩歌戰友們。
    上世紀80年代。在詩歌界曾有一句很流行的比喻,就是四川尤其成都號稱在全國詩人最多,隨便在一個胡同口喊一聲,就會閃現一串詩人;或一個花盆從樓上掉下,都會砸到一個詩人。
    如被我在《第三代詩歌概論》中推舉為先鋒詩歌流派“非非主義”第一詩人的楊黎,以《冷風景》和《怪客》彪炳詩界。其實楊黎在1989年春,我還在小城花河做記者時就專程來看過我,第一次見麵我就覺得這哥們跟武俠小說大師古龍頗為神似。關於這次相會楊黎曾在他主筆的第三代人的寫作與生活的《燦爛》一書有簡單回顧。所以我們已經算老朋友了。因為楊黎後來也在北京呆了一段時間,那時我們經常見麵喝酒聊天。後來他又發起了橡皮詩社和廢話運動,是第三代詩人中幾乎唯一一位仍然與90後、00後打成一片,一直引領潮流和話題的老不死的老頑童!
    那次還去拜訪了非非理論家藍馬和他的太太詩人劉濤。同時去楊黎家還見到了他當時的太太第三代優秀女詩人小安護士。但未能如願拜會莽漢詩人李亞偉和萬夏等人,他倆當時都因為“敏感事件”身陷囹圄……後來我發現第三代詩人中在那個特殊年代經過牢獄之災的詩友,還有張小波和野夫等,反而後來錢賺得更多。可能是對人性和現實的陰暗麵和功利性看得更透更深,更能破釜沉舟和舉重若輕吧。或許正應了周恩來年輕時曾經說過的類似一句話:成大事的男人必須都坐一次牢。
    之後見到亞偉和萬夏時,他們都已經投身二渠道出版業。1995年亞偉來大連叁加書展,由同行的楊黎引見,一副很牛逼的樣子。
    而之後的萬夏己做的風生水起,據傳靠《黑鏡頭》等書身家千萬。2001年他投資讓楊黎做《燦爛》,采訪我之後,帶我去辦公室見了萬夏,他仍然長發飄飄令我頗感親切,雖然我己於十年前初入商海第一天就揮刀剪去了一頭長發,但那始終是我的隱痛和心結。記得在“1986中國現代詩群體大展”25周年紀念時發給《中國詩歌流派網》的賀電中我曾寫過類似的一句話:願以現在的一切一切去換取八十年代那一頭自由的長發!
    2013.8.23 在微信上我就對老友玩笑承諾退休後要重蓄長發、打太極、最後煉丹成仙……
    終於在2023年末退休隱居藍城後在妻女的勉強認可下留起長發,實現夙願,再圓青春夢!
    最後見的是當年大學生詩派的發起人和領袖,與我同時號稱第三代雙槍將(詩歌和評論)的尚仲敏。那時他還在電力學校做教師,雜亂宿舍中的他一副散淡而落魄的書生模樣。
    仲敏,號稱中國口語詩大手,80年代就寫過驚豔一時的《卡爾.馬克思》、《橋牌名將鄧.小.平》。經商多年,一直再寫,而且越來越爐火純青,點石成金。
    第二天下午二點多到達青城山下,30年前的山門還沒有當下的諸多酒店和飯店及林蔭大路和木棧道,顯得有些荒蕪。買票進門,我倆沿著森鬱寂謐的的山路快步向上攀登,那時遊客也沒有現在這麽熙攘,沿途是叫賣各種工藝品、水果和小吃的攤位和店鋪,偶爾有坐滑竿的遊人擦身而過。走了一陣到了那泓上山必經的月泉湖,抽支煙等渡船繼續登船前行。那個年代尚沒修索道,接著步行爬山,半坡拐彎處還在一座草棚中每人喝了一碗菜粥,也借此消消汗。到達上清宮,門前的一座石灰色的照壁上寫著一個大大的蒼勁的赭紅色“道”字。讓我人不由想起諸多道字洐生詞: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大道無為,道古仙風……
    抵達最後一站老君閣,門口坐著一位似睡似醒的老嫗懷裏抱著一隻黑白相間的大貓,眼中射出一道幽光。那時還沒有建成現在這座紅色嵯峨的老君塔,峰頂是一片綠油油的茶田,一位清瘦白髯的老道坐在一方木色的茶桌前悠悠地品茶。我向師父討了杯茶,和劉輝各抽了一支萬寶路香煙,望著霧氣繚繞的起伏的群山恍若仙境,心中閃現平生從未出現過的清靜一一“萬派隨它去 群山向我來”……
    之前青城山還是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上看過,尤其那個反派邪教人物青城派掌門餘滄海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未想到此次神奇的青城山之旅竟讓我邂逅了當時的青城山武術總教練,青城派第36任掌門劉綏濱先生,並有幸於2015拜他為師。自此與師父重續前緣,時常論道並堅持習練青城太極,身心俱益。特別是師父在他修煉之所中堂牆上懸掛的那幅對聯:“酒色財氣適度即養生;貪嗔癡愛無相則菩提。”,更是化解了我商界30年在精神和物質、理想與現實、入世與出世之間的分裂焦慮和囚徒困境。找到了生命、哲學與宗教的平衡與超越。
    2008年第二次見仲敏,他已經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從事通訊設備相關的業務,剃著泛青的寸頭己經有些發福。到他的辦公室,他正在與一幫美女打麻將,然後請我吃了著名的成都火鍋,飯後還去唱了卡拉ok。因為當時在商界唱卡拉ok是必備的接待環節。
    此次到成都再度上青城山並在上青宮簡潔的客堂住了三天,喝茶、吃素、打坐、冥想,體驗“貧道”的修行。每天晚上看師父們關山門後吹笛出行,一派仙風道骨。山高林幽,身心清淨愉悅,仿佛找到了精神的寄托甚至人生的歸宿……
    2014年再次去參加四川連鎖商業協會的“西部商業地產論壇”。會後去考察寬窄巷,因為去之前就知道當年第三代中最優秀的女士人翟永明在此寬窄開了“白夜”酒吧。所以特意去暗訪一下,沒想到不期而遇一場詩歌活動,意外驚喜地見到了楊黎、何小竹、劉濤等詩友……
    1992年至2018年期間,我多次去成都。但都是因為與商業地產相關的工作:考察或講演。
    特節取當時的微信佐證:
    2014.12 應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會長老冉之邀、第三次來成都參加“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並參加“商業地產與金融資本對接”主題對話……
    2015.12 晚飛成都竟然提前半小時到,酒店check in後直奔成都太古裏,職業習慣使然、走馬觀花拍了一組照片,最後落點“方所”書店,並邀一位前不久北漂多年回歸成都的小夥伴一聚,聽聽他逃離北京重返故裏的感受……
    2016.3 今天接受成都電視台釆訪時不僅談了商業不動產行業的現狀、特點和走勢,更重點談了現場體驗場景消費,實體店與電商打通的三種方式(分離、一體化與互補增量),未來如果拆掉圍牆對社區商業的改變和影響,非銷售型商業不動產去庫存的難點和創新(輕資產、跨界融合與業態組合與原創),銷售型商業不動產的投資困境,商業不動產短期過剩與長期平衡等熱點與痛點話題......
    2016.12
    成都的霧霾與北京有一拚哈,隻是帶麻辣味,且成都人民敢於抗爭,不像北京人民已經麻木[得意]
    在亞太學院西南師生會執行會長楊總的陪同下考察成都大悅城,室外退台式設計與成都萬象城神似,最大的亮點是一下一上,地入車庫入口從隧道裏直接分岔進入,樓頂室外做了“雲頂廣場”,相對室內是穹廬式立體綠化......
    再次應四川連鎖商業協會會長老冉之約為“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行業發展年會”站台並與著名主持人、跨界創業家李靜、紅旗連鎖曹董事長及成都商業地產界知名人士一起對話交流“新零售、新商業、新模式”話題......
    再一次接受成都電視台美女主持人希西釆訪,采訪問題很專業也很新銳。
    2017.2
    今天到成都及青城山給師父拜年[抱拳][抱拳][抱拳]
    今天陪師父劉綏濱參加在杜甫草堂舉辦的一場詩會末世需要杜甫所謂盛世更需要杜甫!
    《杜甫的草堂》
    杜甫的草堂
    北風怒卷
    陰雨如泣
    老杜抱病在床
    長咳不止
    一生的落魄
    成了最大的的榮譽
    曾經悲詠的廣廈萬間
    現今紛紛空置甚至爛尾
    寒士們
    要麽登堂入室
    要麽富甲一方
    要麽移居海外
    山河不變
    盛唐仿佛再現
    貴妃正當紅受寵
    隻有詩歌淪為鄙帚
    北風怒卷
    陰雨如泣
    老杜燃爐置酒
    等待放逐的李白
    來此痛飲長歌
    遠處
    城裏
    燈火輝煌
    午夜
    關外的鍾聲
    悄然響起
    下午逛薛濤吟詩樓和望江樓及川大校園。並寫《薛濤從良》一詩
    《薛濤從良》
    八歲作詩
    天賦很高
    後父早逝
    16歲淪為樂籍
    彼時的大唐有兩大流俗
    一是青樓公開娼盛
    二是當官都要會寫詩
    憑才貌雙全
    結識諸多當時大人物
    其中就有詩人杜枚 白居易 元稹等
    甚至被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上書皇上
    提名擔任校書郎
    雖因男權規則被否
    卻也獲得更大聲名和機會
    被韋皋聘為帥府公關經理
    周旋於達官顯貴中
    贏得財務自由
    最後厭倦聲色犬馬
    退出官伎生活
    成為獨立女性
    在成都百花譚旁買下一處豪宅
    與杜甫草堂僅一箭之隔
    2017.12今年再次為老友、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冉會長的“中國西部商業地產行業年會(第十一屆”站台並參與巔峰對話“新零售的冷思考:價值鏈重構與消費者為王”。今年年會無論主題“共享、迭代、融合重新定義商業新未來”,還是老冉的致辭都是曆屆最好的。
    2018.4 出席中國樓宇經濟成都峰會和大咖巔峰對話。
    2018.5 業內朋友請吃成都耙耙菜、十二種青菜(土豆 茄子 海帶 蓮藕 寬粉 豆芽 冬瓜 幹豆腐 木耳 萵苣 蘑菇 西蘭花 )隨機做的一道大素菜,清爽健康,完勝俺大東北爛燉哈[呲牙]
    2018.6在業內朋友引薦下考察號稱成都新第一(商業)街“匯錦街”,據說人氣已超過寬窄巷和錦裏等老牌商業街。然後坐下吃火鍋串串......
    2019.4 成都玉林路,趙雷唱紅的小酒館現場體驗……
    2019.6今天,應主辦方之邀出席“2019中國樓宇經濟全球合作大會暨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