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章:秦皇島不是島,北戴河卻是海

字數:15711   加入書籤

A+A-


    漂居帝都廿年,秦皇島或北戴河是要經常去的。一是被稱為中國“夏都”和政zhi的晴雨表。”。在這裏曾經產生許多重大的決策和重大事件,引人聯想……二是悶熱京城的後花園和避暑聖地,可借機享受“皇家”待遇……
    2002年夏首赴戴河是應一位故鄉老友傅震之邀,那時他在秦皇島開了全市最豪華的桑拿和全河北最大的海鮮飯店並承包了附近九龍潭景區運營。
    八十年代中期,當年我在《花河日報》做記者,他做為第一代吃螃蟹者,在當地開辦了第一家琴行和吉他學校,第一家音樂茶座,第一家歌伴餐酒樓和第一家KTV,一直引領風騷。與其我結下了亦文亦商的深厚友誼。後因江湖恩怨,得罪黑道大哥,遠走他鄉……
    此次去光顧他的產業,也是向我證明和展示他的東山再起。我還帶了第四十五章寫到的小晁同學一起前往九龍潭,因為當年在老家時我們就一起“愛江山更愛美人”,不諱風流。
    一年後我又陪第九章女主柳靜再次去秦皇島遊玩,事先未告知他。到他那家宏大的海鮮大酒樓時我還向柳靜炫耀這是我一好哥們的。但向服務員一打聽說老板己跑路了。於是我打他手機不通,就又撥給他弟弟了解情況。他簡單地介紹說因為同行惡性競爭,被本土ng安局一位副局長誣陷涉黃,現正在內蒙暫避一一看來搞餐飲尤其是娛樂,雖然暴利,但模跨黑白兩道,風險也極高啊!
    2016年他搖身一變,終於跳出餐飲娛樂業的魔咒,在深圳和珠海兩地華麗轉身投資最熱門的大健康產業並在科創板上市一一做為老友也預祝他成功!
    但我至今難忘的血腥記憶就是當年在他的小羅曼斯音樂茶座發生的一起暴力傳奇一一“有位叫大柏的江湖梟雄,由於長相和風範都像極了《喋血雙雄》中的小馬歌,因此被稱為小城周潤發。出身文藝世家、上的也是省城藝校,但從小尚武鬥狠,練得一手好拳擊。在花河市一路打出了名氣和場麵。而且還娶了當地公安局局長的漂亮千金,更是英雄美人,一時風頭無兩!但此兄卻風. 流. 成. 性,身邊也常常靚女如雲。某天晚上,他因為駐唱女歌手與另一位本埠法院院長的吳公子爭風吃醋,倆人大打出手。對方先打了他一個大耳光,他則一記重重的擺拳將對手的頭直擊到店內的柱廊上,隻聽“嘭”的一聲就倒在地上,鮮血四濺……
    事後吳公子雖經搶救但仍半癱在床、葬送了大好的下半生。當地最有權勢的兩個家庭經過談判,但因大柏畢竟是女婿和外戚且聲名狼籍,嶽父大人並未盡全力,吳公子的老爸又是法院院長,最後結果是大柏方賠了30萬元(這在八十年代中葉的東北可是天文數字),被判入獄10年。
    1990年我背井離鄉、棄筆從商多年後聽說大柏經自己和家人努力被予減刑提前出獄,但就在前一晚被人雇凶在鐵窗內讓一名死囚犯用農民最常用的鐮刀從背後將頭割掉……”
    2013.7.12. 今天再次下午逃離北京,去北戴河老友曆銘的第N套不動產渡一個沒有社交和商務色彩的周末,下下軍棋,吃吃海鮮,談談詩歌和形而上問題…體會體會黨和國家領導們當年渡假的感覺……
    2小時動車到北戴河,蘇桑接自開車來接,在他私宅的書櫃找到我們大學時代最喜愛的幾位外國詩人的詩選和我倆1985聯手策劃非法印製的5位詩友習作合集《北方沒有上帝》一一這個周末是一個大學時代的周末詩歌的周末友誼常青的周末……
    我與曆銘相識1980年上大學的第一天,他考上吉大,我就讀於吉財,他來看望與我同寢的同鄉王哲。兩校僅一路相隔,猶如斯大林大街這條大河兩岸的一艘巨輪和一隻小舟。之後驚喜地發現都喜歡詩,他發起了“北極星”詩社/刊,成為當時正風起雲湧“校園詩歌”的風頭人物。而我則在小院高牆內孤軍奮戰。但我們因此結緣,明貶暗褒,互懟互抬,相愛相殺,成為半生的損友和玩伴。
    他畢業後如願進京分配至重要衙門國家計委儲備局官至團委書記,可謂春風得意。但一直筆耕不輟。不但與我及東北的大學詩友們先後出版詩歌合集《北方沒有上帝》和《東北1963 》,還與人大女詩友楊榴紅出版雙人集《白沙島》。更獨自相繼出版了《田野之死》、《有鳥飛過》、《悲憫》、《開闊地》等多部個人詩集。我為《有鳥飛過》寫的序。他屢次勸我出版一部個人詩選但都被我婉拒,因為我對詩歌和文字持虛無的態度,尤其進入互聯網時代以後。但戲謔委托他在我死後為我編選出版一本遺著並寫墓誌銘,他一諾無辭並說一定要好好鍛練身體,爭取活過我!
    1989年後連我都未想到他竟然放棄大好前程,赴東瀛留學。四年後歸國投身證券行業至今,腳踩投行和詩歌兩條船,做得如魚得水,風生水起。並一直潛身在全國各地投資房產,成為隱形不動產贏家。而我這個躋身地產金融專家之列的人卻癡心不改地炒股票,幾起幾落,血本無歸。我倆反向而行的專業經曆一直成為他自傲的資本和不斷調侃我的話題……
    相交20年,在海子臥軌自殺的紀念日,為了配合《詩探索》為我出的特輯,他提議我倆在經常一起下軍棋的北京香山伴島咖啡廳做了一期《最後一個年代一一關於詩與生命的對話》,刊出後在詩友間流傳一時,成為佳話。
    我與曆銘雖因詩結緣,但詩的風格迥異,他始終延襲著八十年代校園詩的抒情風格堅持美學和理想主義及樂觀人生的寫作。而我則秉持著大學時代深入骨髓的波德萊爾的醜學和艾略特的神秘主義和悲觀哲學及薩特的存在與虛無,加入中國第三代陣營並創立體驗詩。所以我倆四十多年的友情很少觸及詩的本質和內核,更多是生活和生命的交集和疊加,應該說他是我半生私交最深的老友,彼此了解的秘密最多,按照家鄉的土話叫“狗打連環”,胡朋兔友(因為我倆屬兔)。
    在他去日本前,我總形象地開玩笑叫他“二溜子”,通常指黑龍江過去農村那類遊手好閑,尖嘴滑舌,但卻活得很滋潤的家夥,並模仿快板書說唱一段:“打竹板那個板朝上,全國實行搞對象,瞎子瘸子幹著急,小分頭那個有希望有希望!”。每次都逗得身邊的朋友哄堂大笑,都說維妙維肖,太TM逼真了!
    回國後我又經常嘲諷他為“翻譯官”。與他小眼睛在鏡片後精光四射,環顧左右而言它,一副鮮紅的如女性的厚嘴唇,到處撩騷瞎咧咧,ZCS分不清,見麵三分笑,點頭哈腰,口是心非,八麵玲瓏的形象和表情十分貼切而生動。其實他是一個智商和情商都極高的人,無論在職場和詩壇都上下其手,左右逢源;以官方和主流為主兼顧民間和江湖,如魚得水,縱橫捭闔。表麵謙恭柔順,嬉笑怒罵,但其實心高氣傲,語帶機鋒;裝彪買傻但頭腦清醒;敏感且堅韌,功利而清高,膽怯卻狂妄。與我的所謂強勢相反,他更擅長弱勝……
    2022年新冠期間,他在我們母校共同所在的城市長春搞了一場“歸來仍是少年”的詩歌主題朗誦會,我當時己馬放南山,但仍前往助陣。2024是我倆退休之年,他又要在長春弄一次“讓美好的事情重來一遍”的最後聚會,因我己生徹底退隱江湖之念,所以他屢次相邀都被我謝絕。他一氣之下把我微信拉黑並說不想看我每天神經病的發言,我也把他對等拉黑,懶得見他的整景和腔調,心想這樣不錯,眼不見不煩,各自安好。甚至老死不相往來更是一種境界,就隻保留瘟. 疫.時代前的美好記憶吧……
    2013.7.14.
    《北戴河的海》
    (一)
    雖然是海
    卻以河命名
    而且水質混濁
    絲毫沒有海的蔚藍
    這裏有座秦皇島
    贏政在此入海求仙 企求長生不老
    這是一部久遠的神話世界
    隱藏著諸多妖魔鬼怪
    每年夏季都有一場水下宮殿內鬥重複上演
    這裏沒有美人魚
    沒有安徒生童話
    (二)
    海是陸地的尿遺
    海是山巒的陷阱
    秦始皇的海長生不老
    陳天華的海怒潮洶湧
    海明威的海孤獨殘酷
    張雨生的海痛苦絕望
    海子的海春暖花開
    普希金的海是腦海
    大連的海是初海
    北戴河的海曾經的宦海
    北京的後海人工的贗海
    遠方的海
    平民的海浩瀚無岸
    自由的海遠在天邊
    2020年8月盛夏,上世紀八十年代故鄉的老兄弟,體驗詩同人,傳統文化功底深厚的老友宋詞夫婦從珠海一路自駕來到秦皇島/戴河休假半月,我特意帶上一箱茅台從帝都趕去,每日飲酒誦詩、打坐禪修,尋遊悟道、談古論今,他還占卦我本名朱淩波八字命局中虛水多旺,少喜神土和陽火,特為我起別號靈坡居士,故從那日起微信正式啟用並以此為筆名寫作本書。
    登褐石山與秦皇魏武毛宗一同觀滄海;拜法雲寺為家人及眾生祈福並在寺裏請了一對戒指:降魔金剛鈴與降魔金剛杵,並稱降魔雙煞!去始皇求仙處觀摩;夜觀北戴河地勢天象。還去兩個明星樓盤和新文旅目的地“蔚藍海岸”與“阿那亞”巡遊。不由詩興大發,寫下一批現代詩和古體詩一一
    《南戴河警句》
     一)
    以河命名的海
    還有南北之分
    可見
    格局之小
    水之混濁
    (二)
    南戴河的蟬嗚
    響亮而刺耳
    驚擾了天下
    和無數人的安靜與好夢
    每一次的聒躁
    都加速自己的死期
    (三)
    四位八十年代的老友
    身份各異
    齊聚南戴河
    聽海
    飲茶
    喝酒
    吟詩
    並發出詛咒與預言
    願天下平安惡人早亡
    一語將成讖
    見證此曆史
    (四)
    連夕陽都是被紗窗囚禁的
    鳥也歸巢了
    河海泛起細碎的金光
    秋風乍起
    焚香以禱
    2020.8.4. 阿那亞名字來自梵語阿蘭若,原意為“人間寂靜處,找回本我的地方”。
    阿那亞旅遊度假地產項目規劃占地麵積3303.3畝,建築麵積70萬平方米。建設並運營了包括孤獨圖書館、藝術中心、沙丘美術館、阿那亞劇場群落在內的等特色文化坐標。成為帝都演藝界及鐵杆粉絲們逃離霧霾和酷熱的“烏托邦”第二居所和網紅打卡地及旅遊目的地。
    《隔岸觀海:阿那亞》
    阿那亞的海是經過策劃和包裝的
    細如麵粉的沙灘
    廣告價值凸顯
    這些真實的海市蜃樓
    就建立於沙子之上
    成為著名的景觀
    等待某一天崩塌
    或被海潮淹沒
    所有的遊客
    隻陶醉於即時的美
    讓每一張留影定格
    誰會關心轉瞬即逝的現實
    月光照在波光瀲灩的海麵上
    反射出天堂的光芒
    沒人知道海?世界的秘密
    2020.8.5.
    夏蟬齊悲鳴
    小樓鎖東風
    憂天不為國
    夜雨正三更
    2020.8.6
    花紅日正午
    海浪逐心暑
    品茶如飲酒
    笑看天光荼
    2020.8.8.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2020.8.9. 夕陽西下、蟬鳴漸強漸弱、河/海泛起細碎的金光,即興弄幾個小菜,彈灰相慶老友歡聚北戴河......
    《末日蟬鳴》(外一首)
    蟬鳴如春秋戰陣
    更似午夜潮聲
    午後斜陽入窗
    飛鳥雖倦
    枝頭的歌唱一如初夏
    清風翻頁
    空腹祈禱
    身居異鄉他國
    都無改鬢發飄揚的黑色記憶
    隻待滿山新雨
    重複盛開那來世的花朵
    《一語成讖》
    聽海
    飲茶
    喝酒
    吟詩
    並發出詛咒與預言
    願天下平安妖人早亡
    一語將成讖
    見證此曆史
    2020.8.10.
    厭倦了做人
    祈求成仙
    恐懼了陸地
    渴望入海
    東臨褐石
    一片汪洋都不見
    2020.8.12.
    《海酹》
    海
    從天空 湧來
    從彼岸 湧來
    一浪高過一浪
    撲向陸地
    一寸一寸
    淹沒沙灘
    淹沒此岸
    並衝上來一隻
    落水狗
    2020.8.14.
    (一)
    東臨碣石觀滄海
    曹公揮鞭指亭台
    古有秦皇求仙道
    而今寡君做夢白
    江山不老人己老
    空餘壯誌萬事哀
    (二)
    九帝騰雲觀滄海
    二子乘風碣石山
    解脫嶺前塵心解
    仙台頂上自成仙
    2020.8.17.
    一杯濁酒濃
    萬丈紅塵空
    半生結緣盡
    從此兩袖風
    2020.8.25.
    2020.8.11. 這幾天因為陪珠海的老友宋詞夫婦在北戴河渡假,微信上被業內好友遠洋地產北京事業部的曉岩總發現行蹤,邀我去他主持操盤的明星樓盤蔚藍海岸參觀,今天下午在他的親自陪同下進入了深入細致的考察。被他們的規劃和運營的理念和模式所震撼:將自然、文化、時尚、科技與生活達成了多維的融合,把北京一線城市精華與三線城市資源做到完美的對接,打破了三線資源城市以生活地產和康養(老)地產為主體的窠臼,創造了網紅與精英為主流的新型小鎮生活方式,既滿足了北京小資、文青和知識分子後花園式的居住+休閑的現代潮流,也極大地提升了三線城市的格調和形象一一堪稱中國地產界和全國同行學習的高地和標杆!
    附:《複活島上的千歲神仙》(受2020年夏去“秦皇求仙處”啟發創作)
    我叫華子,與莊子、鬼穀子、墨子等諸子同時代,但比他們這些聖賢晚一輩。今年己二千多歲。他們都永恒地活在了曆史和精神中了。而我可能是他們之中唯一還以肉身存活於這個世上的“子“了,因為我已得道成仙,修成長生不老之正果。
    我現在生活於複活島上,位於南太平洋東部的一座孤島,麵積約118平方公裏,是人類最與世隔絕的島嶼。島上最早的祖先來到該島時是無意中被風吹來的漁民。當這些波利尼西亞人剛移居到複活島的時候,這裏的確是個小天堂。
    荷蘭航海家羅赫芬於1722年4月5複活節發現並強行登上該島遂命名為複活島。
    島國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2℃,全年下雨,大雨並不能改變島上人民的生活方式,但是漁業和農業卻受到月亮和風的影響。島上盛產紅提、三文魚、葡萄酒、銅器、木雕、皮革製品和有名的黑陶器。
    島上最大的傳統節日莫過於一年一度的“鳥人節”。每年春天,全體島民齊聚奧龍戈火山頂,選舉自己的首領“鳥人”,祭拜自己的神明。“鳥人”出自島上流傳的一個神話:古時候,造物主瑪科·瑪科向島上的祭司傳授宗教儀式和祭神物品海鳥蛋,並指定海上兩個礁嶼為取鳥蛋的地方。
    每年8、9月份海鷗飛來之時,島民們就會集中在奧龍戈海邊。每個部落推選一名選手順崖下海,遊到2公裏外的大礁石上尋找鳥蛋。第一個得到鳥蛋的選手立即遊回島上,將蛋交給自己的酋長,這個酋長便成為當年的“鳥人”。整個一年裏,他都被島民供奉為神明……
    其實我才是最早到達這個島的非土著人。那是贏政滅六國建立大秦帝國後的公元前221年,距今2231年了。我是楚國人,與屈原算遠房親戚。秦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永保江山一直獨裁下去,開始求常生不老之藥。那個年代像我們這樣的貧苦之家和有罪臣之嫌的孩子,要想出人頭地最佳的捷徑就是做閹臣宦官。但贏政稱皇後被方士徐福忽悠,那時的中華大陸子民對遙遠神秘的海洋充滿了向往。遂派他帶500對童男童女,從秦皇島出發,赴海外尋仙訪道,給了我一個新的可能和機會,父母也認為這是逃離大秦魔爪的唯一方式。雖然前途莫測,生死難料。所以我就成了500童男中的其中一位。
    那天贏政親臨北戴河舉辦了聲勢浩大的出行儀式,旌旗招展,潑酒焚香,祭天拜神,舉國之力。我們1000個童男童女及1000名家長(每家隻能派一名家長出席)齊聚海邊,海鷗也成群結隊,上下紛飛,鳴叫不絕。遠處的海麵霧氣彌漫卻被視作仙氣繚繞,一派莫測高深……
    始皇王冠加頂,錦衣華帶,麵呈威儀,卻向天屈膝,三叩九拜,盡顯虔誠與無奈。各地出席的官員和侍衛及守衛隊,在加上圍觀的百姓足足有上萬人,鴉雀無聲……
    近一個小時的大典結束後,在鑼鼓喧天和鞭炮齊鳴中,我們的船隊浩浩蕩蕩啟程,帶足了三年的食物和藥品,向大海深處駛去一一留下始皇的殷殷期盼和父母們惴惴不安,猶如永別的心情……
    我們的大船在茫茫大海和彌天大霧中航行了七天,先到達東灜(如今的日本)九州島,徐福帶著絕大多數人都下船登陸就地自立為王,日本某些地方史料甚至認為他就是首任天皇。僅指派他的副手趙奇帶著10個童男10個童女,我也有幸被選中。繼續航行和尋訪。
    大概走了30天的時間,我們到達這座小島,島上的土著居民為波利尼亞人。他們稱這座島為“拉帕努依”(Rapa Nui),這個名稱直譯過來就是“地球的肚臍”。也被叫做“世界的中心”。和中國人古時把中國稱為世界的中心有一比。不過前者是以海洋為背景和參照,而中國古代對世界的認識是天圓地方,中國就在這塊方形土地的中心。
    2000年前,在這座美麗而孤獨的島嶼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隻能養活2000人,還處於生產力非常低的石器時代。最惡劣荒涼的時候森林已經消失,所有的陸地鳥類和半數以上的海鳥種類全都滅絕了。所以波利尼西亞人也有吃人的惡名,不僅出於宗教或迷信的原因,卻有非常實際的用途:為了補充蛋白質。
    我們來了之後,教當地人養雞養羊養豬,並教他們農耕文明,種糧種菜,學做中餐,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在大約1680年人口膨脹到了大約2萬人。
    尤其憑著大秦的先進技術、管理能力特別是修仙成道的形而上功夫,更被當地女王奉為上賓和國師,一年後趙奇和女王結婚,我們都成了皇親國戚。
    置身於湛藍的大海中央,每當想起遙遠的故國和雙親還生活在大秦的暴政統治下,就心如刀絞。尤其連坐製度和誅九族的殘酷刑罰,使我們漂泊海外才更感自由的寶貴一一所以我把這座島嶼稱為我的烏托邦!
    這一千多年我幾乎沒有見過日出,除了僅有幾次為王族和我的同伴出殯。因為我都是12點之後才入睡,但也基本是以打坐的方式。因為夜晚最適合我練功包括采陰補陽。打太極,披發仗劍施法,潑酒噴火,祈禱念咒,采萬物之氣,通天地之靈……
    我喜歡的是黃昏時候到海邊,看太陽象一輪火球慢慢被藏藍的海水吞沒。就如我心中的烈焰被悠悠的時間熄滅。置身於海洋的中心世界的中心,沒有船隻,沒有彼岸,沒有邊界,海天一色,浩瀚無垠。大海深不見底,即使我有神仙之體,依然無法探測它的陌生和未知……
    故土和異鄉已徹底被超越,記憶和夢幻模糊混沌,失去了東南西北的方向感,生死一息,想象力完全喪失,隻剩意念在支撐著我的存在……
    這座島嶼還被稱做風島,每年200天都在7級大風中,所以島民習慣於宅在家裏。後來利用這一天氣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風電,為島上帶來光明和動力。家家用電不花錢,晝夜通明,成為遠近聞名的光明島和遠航船艦的活燈塔。
    但隨著荷蘭,秘魯、法國和英國航海家和殖民者相繼登陸和掠奪,而且他們還帶來傷寒、天花及瘟疫,對島民的生存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和傷害。最危險的時候,島民僅剩了100多人。
    為了和島民一同阻攔和抗擊外部入侵者,我和同伴們開始教島民中華武術,使用火藥。借鑒中國修大堤和長城的經驗和技能,沿海岸線圍島建大堤和炮台。同時運用中醫給島民治病和預防。使複活島修生養息,漸漸恢複了元氣,又開始人丁興旺,繁華起來……
    這是一座神奇的島嶼,以其石雕像而馳名於世。島上約有1000座以上的巨大石雕像。據說石像不是島上人雕刻的,而是比地球上更文明的外星人用超現代的工具製作的,他們因為飛船失事被困在複活島上,豎起這些石像向同類求救,救援飛船來了,他們便匆忙地離開了小島……
    複活島還有一個最神奇的謎團就是一種“會說話的木板”,是迄今唯一一個發現有古代文字的波利尼西亞島嶼,這些文字的意義仍是不解之謎。當地人稱做“科哈烏·朗戈朗戈”。
    “朗戈朗戈”是一種深褐色的渾圓木板,上麵刻滿了一行行圖案和文字符號。有長翅兩頭人;有鉤喙、大眼、頭兩側長角的兩足動物;有螺紋、小船、蜥蜴、蛙、魚、龜等幻想之物和真實之物。
    所以在這座神奇的島嶼上,我在中華大陸上研習的太極功夫與黃老之術,與海洋氣候和島上的符咒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竟使我得道成仙,可以長生不老了……
    島上有一位叫烏爾.韋伊克的老人,一看到這些木簡的照片,老人就開始很快地吟唱。這些符號的“詩歌翻譯”如下:
    我女兒的獨木舟從未被敵人部落戰敗
    我女兒的獨木舟從未被霍尼蒂卜的詭計摧毀
    所有的戰鬥中她都凱旋
    沒有什麽能迫使我女兒喝下黑曜岩杯裏的毒汁
    強大的海洋把我們天隔一方
    我如何自慰
    喔我的女兒
    我的女兒
    無盡的水路伸展到天邊
    我的女兒
    喔我的女兒
    我要遊過這深不可測的海水找到你
    我的女兒
    喔我的女兒……
    這與我給女兒在新冠期間逃離上海時寫的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
    逃出封閉城
    飛離黑暗國
    汝是海精靈
    彼岸唱歡歌
    (二)
    注定飄洋過海
    遠離謊言與黑暗的大陸
    放棄航行
    選擇飛翔
    向著自由的高地
    和純淨的湖泊
    從此岸到彼岸
    從故鄉到歸宿
    隻因為海
    如今我的女兒在日本學習和生活,還結識了與我同批出洋去日本的童男童女隊友的後嗣……
    我最後一次見到中國人是明代鄭和下西洋,他帶領船隊登臨本島,是我主要負責接待並擔任翻譯。這位三寶太監方麵闊鼻,一身正氣。不像俺們大秦的趙高陰氣十足,凶險殘忍。
    通過他我了解到贏政在徐福第二次(公元前210年)出海的當年就病死於途中,可謂求仙未果,反折其壽,罪有應得!而大秦之後經曆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和元朝。但中國一直是皇帝當政的家天下和封建磚製國家。
    此次他帶給我們很多中國的瓷器、絲綢和字畫及白酒,讓我們這些漂洋海外千年的中華兒女找到故鄉的感覺和寄托。我則把我修仙得道、長生不老的秘術傳授給了他。但條件是他不能轉授給皇帝,隻能轉授給終南山的道士……
    而英國航海家卻帶來了君主立憲的民煮製度和福利政策,使現代文明與東方文化尤其是先秦文化(戰國與春秋時期)融匯貫通,發揚光大。
    1864年法國天主教司鐸耶烏勞德(Eugene Eyraud)來到此島,是島上第一個定居的外國人;至1868年,居民全部信奉基督教。
    到了近代,英國,日本,澳洲、新西蘭、冰島和台灣等成立了島國聯盟並發布海洋文明宣言。第一屆由英國發起,首屆就在複活島召開。之後輪流在各個島國召開,截止目前己開了99屆。
    開幕那天,晴空萬裏,波平如鏡。來自世界各個島國的代表團和一些陸地國家的觀摩團,讚歎地吃著本埠海鮮,喝著葡萄酒,載歌載舞,一片歡樂與祥和……從此複活島聲名遠播,旅遊業開始興旺並發展成為主業。每年有幾十萬人蜂湧而至,都想親眼目睹這座古老島嶼的神奇與神秘,我做為一名千歲老翁和得道高人也受到旅客們的追崇和敬仰……
    所以在最後升天之前,我的遺願就是有一天sea徹底淹沒lan?d,讓人類世界從神話變成童話。因為千年的經曆使我越來越相信,人類的未來和歸宿也許不是月球和外太空,反而是腳下和眼前的海洋。所以諾亞方舟也不是宇宙飛船而是另一艘泰坦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