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春的昆明,誌士仁人輩出的昆明

字數:7991   加入書籤

A+A-


    中國有兩座春城,一個是地理和氣候上的春城一一昆明;另一個是精神故鄉、心理上的春城一一長春。
    與昆明這座春城結緣始於1990年秋,我在藍城衛利行擔任人事部部長去東財招聘時,結識了兩位昆明的學子馬義和陳雲海,在校時都是學生社團積極分子,畢業後被我網羅到手下跟隨我一起創業,三年後創業失敗,二人竟先後因厭世出家。馬義最為決絕,剃度後斷絕了與所有故人的聯係,頗有弘一法師當年的氣慨,令我不由心生敬意。但雲海仍和我保持聯係一一2016.1.10.已出家修行16年的雲海師傅來到北京來到我的居所,談前塵舊事談濟世情懷談經論道3小時,然後親自下廚做粗茶淡飯招待他,入夜,熬喝陳皮川貝冰糖水、與相識25年的雲海兄弟繼續打坐、盤道、太極,以對衝、化解和超越現世的高壓和煩擾……繼續以出世之心未出世之身對話,油然想起2009年生日寫得一首詩《在彼岸討論現世》:“追根溯源,逆流而上,在河的彼岸討論現世的問題,如矛的舟楫停滿斑駁的船塢,周邊站立無數虛妄的垂釣者,新鮮的落葉落滿過往的道路,放生的神龜悠遊未來的靜水,秋高氣爽,胸懷天地,睥睨塵倫,聽梵歌嫋嫋,曆經苦難,超度靈魂……”
    而讓我真正讓我心係這座城市的是與我有30多年交情的老友馮國文、人稱馮導 ,2018年11月21日他從北京飛昆明出席女兒的婚禮,下機時發病大麵積心梗去醫院搶救無效撒手人寰!後被葬於異鄉昆明。馮導與我同庚,事發突然,當我得之這一不幸的消息時,抑製不住涕泗長流,心如刀割,一夜打坐無眠......
    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我在《牡丹江日報》做記者,他是《黑龍江日報》駐牡站的記者,因為都喜歡文學,臭味相投,幾乎天天鬼混在一起。還把當地的畫家、攝影家和詩人們弄了個“局外人文化俱樂部”抱團取暖。1989年後我去了大連棄文從商,他回了哈爾濱省報總社。他一直喜歡電影,後來我在大連成立一行廣告策公司的同時還成立了一行影視製作公司,他心血來潮也跑來和我幹了一段。再後來他去了北京武警總部電視台做編導,不久之後就辭職自己創業專門拍攝冷門的記錄片並在國際上拿過獎。這期間我也到了北京,我們經常歡聚,老兄弟在一起是最放鬆最快樂的。
    少年長發文青夢
    半生馮導幾多情
    每飲必醉死不老
    空留好友徒悲銘
    它日天國再歡聚
    笑談人間曾相逢
    2020年9月去昆明出差,聯係國文的女兒終於如願到他葬於異鄉的墓地前祭奠並寫詩一首現場悲誦:
    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
    樹木常青 開滿盛世的謊言
    我是一隻偶然南尋的大雁
    在一位客居老友的墓前
    焚香潑酒 高聲吟唱
    把悲痛傳向山穀傳回北方
    帶給當年曾一起狂歡的兄弟們
    四季如春溫暖如春的城市啊
    我卻感到一股徹骨的悲涼
    用無聲的淚水和一頭漸漸花白的雪
    為這座城市和老友 祭奠
    昆明有兩位著名的軍事人物史稱“雲南王”,對中國曆史產生過重大影響和改變。一為明末清初的吳三桂總兵,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入室滅大明。二是清末民國初期的蔡鍔將軍,“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在帝都名妓小鳳仙的愛與掩護下潛回昆明,1915年12月發動“護國首義”,打響反對袁大頭複辟帝製的第一槍!
    為此我專程去他們的遺址拜謁並曾為兩位分別寫過紀念詩歌特收錄如下:
    《大周皇帝吳三桂祭》
    三桂衝冠為紅顏
    引清入關棄大漢
    盤踞西南坐霸主
    黃袍加身喪黃泉
    自古英雄爭本色
    從來秀才弄權奸
    河山不改人依舊
    千年草木映金鑾
    2020.9.13於昆明金殿及吳三桂與陳圓圓展館
    (金殿:昆明市的一座古建築,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曾經是明朝封給吳三桂的封地和官職的象征。吳三桂降清,清朝建立後被封為雲南總督及平西王,被賜予昆明金殿作為府邸。吳三桂在昆明金殿內舉辦過許多盛大的宴會和慶典,使得昆明金殿成為當時雲南地區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後康熙皇帝忌憚三藩(鎮守雲南貴州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仲明)的雄厚的實力,又因三位藩王都是漢人害怕藩王奪權,擔心自己的江山不保,決心收回三藩的權利,發布撤藩旨意,平西王吳三桂不同意撤藩,於是他打著“反清複明”的旗號,在康熙十二年發動這場史上著名的”三番之亂”的戰爭,隨後被康熙鎮壓。)
    《拍馬過山海關》
    拍馬到山海關
    吳三桂總兵駐紮於此
    吃頓當地美食葷鍋
    拍馬過山海關
    關內即是京城
    此時的大明正翻天覆地
    聖上崇.禎於景. 山.公園的歪脖樹上懸綾自盡
    農民領袖李.闖. 王.在長安稱帝 國號大順
    而名妓陳圓圓正被李.自. 成.的大將劉宗敏強占
    吳三桂聞訊 衝冠一怒為紅顏
    引大金鐵騎 洶湧入關
    漢族的江山風雨飄搖
    而我僅是一個被前朝放逐邊塞的罪臣後嗣
    隻想到京城一遊
    吃頓東來順涮羊肉
    把香山紅葉看遍
    然後掉頭返回關外
    繼續過我那山.高.皇.帝.遠的逍遙日子
    2023.5.20於山海關
    《蔡鬆坡與小鳳仙的中秋》
    月掛中天
    那個時代的北平還沒有霧霾
    300年磚治的大清王朝剛剛謝幕
    曆史中的蔡鍔將軍
    很想回雲南過中秋
    一為了陪家人
    更為了籌倡起事
    討伐複辟帝製的袁大頭
    但政局險惡淪陷自由
    遂沉溺青雲閣寄情風月
    在名妓小風仙的遮護下
    成功逃脫
    蔡將軍終於如願發動護國戰爭
    但不幸英年病逝
    袁.大總統也因皇帝夢破滅
    氣絕身亡
    而張瑜扮演的義女小風仙
    據說流離關東
    於寂寞清貧中老去
    月桂中天
    今宵佳節
    此經典故事依舊流傳不衰
    2015.9. 27於京城
    (蔡鍔生前盛譽贈小鳳仙兩聯: 不信美人終薄命;由來俠女出風塵。 其地之鳳毛麟角;其人如仙露名珠。
    公祭蔡鍔時,小鳳仙也送萬古流芳之挽聯:九萬裏南天鵬翼,直上扶搖,憐他憂串餘生,萍水相逢成一夢; 十八載北地胭脂,自悲淪落,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當然昆明還有兩位書生誌士令我敬仰即李公樸先生和聞一多先生,他們不畏將.強. 權. 和.暴. 政,1946年先後在昆明遇害。2020.9昆明之行,我也特去祭奠一一
    古有“路漫漫兮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投汨羅江的屈原,近有“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及“秋風秋雨愁煞人,濁酒一杯欲斷魂” 的秋瑾,現代有寫下“夕陽明滅亂山中,落葉寒泉聽不窮。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萬緣空”絕命詩的瞿秋白,再到當代遇. 羅. 克和張. 誌. 新等無數熱血學子,一代代前仆後繼,但並未喚醒韮菜,也從未撼動高牆,隻是實現了自我的悲情理想主義,但殘酷的現實仍是城頭變幻.大. 王.旗……
    自古書生空. 報. 國
    從來豪. 強.坐殿堂
    前仆後繼血灑處
    一片荒草白月光
    但此次在昆明去拜訪蔡鍔將軍故居和祭拜聞一多先生故居及遇害處,卻令人扼腕歎息一一特節選轉發一則新聞以佐證:
    “蔡鍔將軍府:
    蔡鍔將軍府,位於金馬碧雞廣場旁的步行街區內,現己變成“得意居”飯店,此處是有據可查的蔡鍔在昆明的故居,護國運動之後,在蔡鍔遠赴日本治病時,其妻兒還長期在此居住。
    如今的得意居被改成了餐廳,雖然門口還貼著“保護建築“的標識,餐廳內部還有“蔡鍔故居”的標識、蔡鍔以及家人的一些照片。蔡鍔故居稱為了餐廳的噱頭之一。
    聞一多故居以及殉難處:
    聞一多先生故居位於西倉坡的小巷子中,在國內戰爭爆發之際,聞一多先生曾在昆明就李公樸遭受國民黨特務分子迫害一事發表演說。
    然而在某個看似平靜卻又動蕩的夜晚,他也被國民黨無情的槍殺。其殉難處,就在他的故居旁。
    如今走進西倉坡,小巷的兩邊白色的牆體上都是關於聞一多先生的畫像或者名言,但是卻已找不到聞一多的故居,取而代之的是一所幼兒園。
    聞一多殉難處的石碑,倒是依然存在,四周被鐵欄杆圍著。”
    一一《人與自然》雜誌,20190307
    2013.9.4. 淩辰抵達昆明、淫雨飄灑、17度,涼爽至極!和東北老家有一比一一直把異鄉當故鄉。
    中午去雲南特色餐廳老字號“石屏人家”吃雲南米線和雲南菜。
    今天在金鷹大酒店9樓金鷹廳出席昆明房地產交易會城市綜合體論壇並做城市綜合體發展趨勢、案例解析與運營特點的主題講演。入座後,鄰坐一位當地人士側頭低聲問我:“您是那位寫詩的朱淩波嗎?”
    我笑道:“是的,您是哪位? ”
    “我叫雷平陽,也是寫詩的”
    “久仰,幸會”,我習慣性客氣地應酬著心中略有慚愧,因我進入商界後對詩壇甚少關注,除了當年與我同一代和更年長的詩人我還熟悉外,對更年輕的詩人們幾乎都孤陋寡聞。其間我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他是雲南一位著名的新生代詩人。
    2013.9.5. 昨日淩辰到昆明、今曰淩辰回北京、黑夜中的祖國淫雨中的祖國、秋意正濃……
    黑暗已成為生活的本質
    秋雨又一次終結理想主義的夏天
    我們曾經的痛苦、孤獨和挫敗
    都已毫無意義
    隻有午夜的街燈
    冷漠地照亮未知的旅程
    2020.9.12. 再赴春城昆明出席“2020年中國房地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並做《後疫時代 中國商業地產產業鏈的變局與趨勢》的主題演講一一這也是新冠疫情之後第一次“出台”也是我最後一次出席這種專業峰會。之前十幾年我幾乎以每月至少一次的頻率出席全國乃至海外的各類房地產,商業地產及金融論壇,為行業鼓與呼,被媒體稱為“布道者”。從我個人新冠後參加論壇次數的大幅驟減甚至中斷這個小指標也可以反射出行業的快速下滑,停滯和衰退一一大勢已去,淡江湖無論主動或被動都是一種清醒的選擇吧……
    會後傍晚,獨自一人遊滇池,蒼涼湖麵,夕照中白帆片片似祭幡,來自俄羅斯貝加爾湖的紅嘴鷗鳥上下翻飛,不斷發出哀鳴一一不由對新冠後的人類,家國和個人前景和命運充滿悲觀、迷茫和虛無:
    《滇池賦》
    (一)
    隻傘待雨看斜陽
    猶悔盛夏不乘涼
    千帆競過水急闊
    詩中彼岸在何方
    2020.9.12於昆明
    (二)
    四季如春人勝仙
    一池滇水忘從前
    南飛雁陣遇喜雨
    北漂魚群躍龍船
    (三)
    春城帶雨夏似秋
    愛湯米線過橋頭
    昔時滇池人鷗戲
    今日遍地起高樓
    民俗同園種族異
    向山入寺人無憂
    2010.7.3. 於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