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許願廟

字數:3512   加入書籤

A+A-


    【剛才不是說團結嗎?這個評委在幹什麽啊,說什麽不利於團結的話,真應該叉出去呀。】
    【嗯,什麽意思,這是要拆散光頭小分隊嗎?我不同意呀,他們必須在一起,說什麽分離。】
    【感覺他們之間是有分歧存在的,評委提出這個想法,我覺得另有深意。】
    【我覺得他們七個各有特色,我可是投了支持票的。我不管什麽深意不深意的,我隻想要他們七個留下來,給我養眼。】
    葛常龍對於這個突然的決定,用眼神跟李先交流了幾秒鍾,李先用點頭來回應葛常龍。葛常龍隻好說:“既然李老師說了這句話,那我們就來進行投一下票吧。畢竟這是一場比賽。”
    莫怨說道:“我們是一個整體,怎麽會分開呢,而且如果分開的話,剛才的隊形就不好看了。”
    李先說:“等一下,我感覺你們說話不太像是佛門中人,我記得佛門之人是六大皆空的,說起話來是娓娓道來,而不是充滿怨懟。”
    莫憂站了出來,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莫怨本應心無怨尤,方能心安,是莫怨唐突了。”
    莫怨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便也雙手合十,微微鞠躬,表達自己的歉意。
    李先說道:“如果非要選擇六個人,那你們會選擇誰離開呢。”
    莫憂攔著要說話的莫怨、莫怒、莫癡,他說道:“阿彌陀佛,有始有終,有因必有果,貧僧理應慈悲為懷,何必無畏爭執。”
    “說的好,我同意了。”李先說。
    沈清清說:“根據剛才的表演,再加上莫憂師傅所說的話,我覺得可以通過。”
    莫憂帶領著六位一起雙手合十,向各位觀眾以及評委說:“阿彌陀佛。”
    七個人走下舞台後,還是保持著右手手掌騰空,見一個人說一句“阿彌陀佛”。
    他們來趙俠公司,是一步一步走過來,回去自然也是,他們走在路上猶如一道風景線,站成一排,整整齊齊。
    有人過來向氣味師傅打招呼,他們也回禮,祝願對方。
    回去之後,許願廟已經聚集了很多位上香的施主,他們都在向佛祖,向觀音菩薩,向十八大羅漢,向冥王,向護法神祈求。
    祈求姻緣,祈求錢財,祈求運勢,祈求事業,種種,有的人會在廟中進行抽獎,希望可以找到屬於他的傳說,通過這一次的許願能夠得到錢,從此平步青雲,走上順遂的道路。
    可得到的錢隻有少數的金幣,根本不像原先的傳說神乎其神,他們聽說有一個人在許願廟進行許願成為了遊戲城的富豪,還有人因為跟著他許願,也成為有錢人。
    所以他們希望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許願能夠一天暴富,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而歸,他們覺得福利彩票都比這個靈驗,轉身去買彩票,可彩票也沒見中幾個獎。就又去祈求佛祖,起碼還能得到心理的慰藉。
    這一次交了香火錢,許了願,也接受了開導,心情也好了,運氣說不定就會在下一個十字路口碰到。
    但總是事與願違,想做什麽卻做不成,人們又開始不相信。
    後來,從電視直播上看到這七個金剛師傅後,人們又開始相信一切皆有因果,覺得自己並不夠虔誠,就又去祈求。
    這一次果真靈驗了不少,有人在祈求箱裏獲得了他們想要的東西,雖鳳毛麟角,但也果然見到。
    等待的人越來越多,難免生出許多的抱怨,前麵的怨後麵的站在後麵影響運勢,後麵的人會覺得前麵的人擋住了福氣。
    總之一切都有錯,後來他們實在等不了前麵的人不停地向祈願箱索取,有人就向前擁擠。
    一個人做了不好的事,但這件事對所有人都有利,那麽這件事就會成為好事。
    擁擠也隨之而來,踩踏事件也頻頻出現,甚至有一個人因為此而失去了生命,但擁擠遠沒有停下來,接著又沒了一個人,地上都分不清是黑還是紅。
    了清大師對於這種執念,說道:“凡有所相,皆是虛妄。”他勸解了很多人,可人還是依舊如此,甚至反駁他擁有了這麽一間廟,肯定賺了不少錢吧。他一個人出手也阻止不了。
    七個人回到許願廟。
    莫憂說道:“永無止境,難以填補,無法解決,哪有什麽四大皆空,不過是自欺欺人。”
    莫怨怨聲載道地說道:“又打起來了,真是煩,都給我住手。”他衝過去,撥開人群,讓他們排成隊,要不然不給進行許願。
    莫怒罵道:“都是些什麽人呐,不知道是寺廟嗎?一個個都這麽強橫,都死了人了。”
    莫離躲了起來,在舞台上表演累了,就應該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醉醺醺的,一切就都忘記了,如果旁邊還有個女人,那就更好了。
    莫懼害怕這一切,他恐懼著死亡,眼淚流了下來,他跑到佛祖麵前不停地念經,好減輕這些人的罪孽。
    莫癡很喜歡這場人山人海的美景,就加入了進去,利用自身的優勢,看似在幫著莫怨和莫怒,實際上他當成一種遊戲來玩耍,成為人擠人當中的一員。
    莫愁眉眼都是愁,此情此景都是如往常一樣,再這樣下去,人人都要自危了。他與莫憂站在一起,他們兩個不過去幫,隻想著站在原地,等待事情解決。
    了清大師從他們的身後走到麵前,說道:“阿彌陀佛,紛爭起時,正是修心處。佛門子弟,當以慈悲為懷,見人爭鬥,當思如何勸解。你看莫怒、莫怨、還有莫癡,都在。莫憂、莫愁,何必憂愁相待,去吧,修行之時,正是此機。”
    莫憂說道:“師傅,徒兒明白應該勸解,可如同循環一般,來來回回,永無止境,我們又何必爭執,人總有一死,死便是解脫,又何必牽扯別人的因果。善念打坐便是解法。”
    了清大師問莫愁道:“莫愁為何愁。”
    “為人間不值得而愁,思量過度,便是愁。”莫愁解釋道。
    了清大師言:“然塵世萬象,皆為因果,處處美好,皆可修行,何來之歎。”
    “歎死,歎生,歎悲,歎憂。”莫憂說道。
    “生命流轉,死生常事,悲憂常在,應如清風拂麵,去吧,學著該如何處理。”了清大師說道。
    喜歡遊戲城之主請大家收藏:()遊戲城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