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周瑜之謀,太史前來

字數:5481   加入書籤

A+A-


    “的確過分了!”
    周瑜深以為然的點點頭,旋即出言道:“子敬兄,我看這天下,隻怕是徹底亂了!”
    “要我說。”
    “你既然在徐州過得不痛快,不若舉家遷到揚州,陳瑀已收複揚州數郡,又有江東天險為屏障,定可保數年之內無戰事發生。”
    揚州於大漢而言。
    地位甚至還比不上幽州。
    經濟發展得也不快。
    不過揚州這地方,好在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天下少有的水稻產地,卻是極為養人。
    也正是這些原因。
    讓得揚州,成了不少人的避難首選。
    “公瑾好意,我心領了!”
    魯肅含笑出言道:“若當真有那一日,我定舉家來投,還望公瑾莫要嫌棄才是。”
    “哈哈!”
    周瑜朗笑道:“天下誰人不知東城魯氏,乃巨富之家,魯子敬更是與人為善,美名遠播,若子敬能遷往舒縣,我應該求子敬多多照顧才是。”
    “你呀!”
    魯肅麵帶無奈道:“嘴上總是不吃虧你,你方才言及天下已亂,卻毫不擔心,怎麽,可是心中有了明主?”
    對於這位好友。
    他魯肅是知道的。
    對方自幼聰慧過人,對天下大勢,更有極為敏銳的嗅覺。
    雖然對方如今才十八歲。
    但魯肅卻很肯定,他這位好友,來日一定不凡。
    “明主,算是吧!”
    周瑜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笑著道:“那位與我同歲,為人心懷開闊,不畏權貴,勇猛果決,最重要的是,我這位好友有雄心壯誌。”
    “與我相約。”
    “彼時攜手共創一番大業。”
    說著,周瑜眼眸如星光璀璨,麵上也滿是憧憬與向往。
    “公瑾。”
    魯肅稍作沉凝,便出言道:“你口中之人,可是那江東猛虎之子,孫策,孫伯符?”
    “不錯,正是此人!”
    周瑜重重點頭,臉上帶著笑意道:“子敬以為,我這位兄長如何?”
    “公瑾,恕我直言。”
    魯肅斟酌道:“孫伯符可稱少年英才,然其父乃袁術舊將,長沙亦為劉表所得,哪怕有公瑾相助,欲成一番大業,那也是千難萬難。”
    “據我所知。”
    “揚州刺史陳瑀,乃袁術之人,孫賁已於月前,攜孫堅舊將前往豫州投效,待彼時孫策守孝期滿,隻怕也唯有投袁一途。”
    “否則難有立足之地。”
    孫堅在去年戰死。
    眼下的孫策,尚在為父守孝,哪怕在這個時節,最少也得守孝一年。
    也就是還得守半年時間。
    而這半年,對孫策而言卻極為關鍵。
    現在最麻煩的是。
    孫賁帶著孫堅的遺部,投效了袁術,等孫策半年後再出來,就是一個光杆司令。
    投靠袁術的話。
    幾乎就是把自己,綁在了袁術身上,而在魯肅看來,袁術並非是那成事之人。
    “哈哈哈哈!”
    周瑜聽完魯肅的分析,卻是差點把眼淚笑出來,用指頭點了點後者,笑道:“子敬啊子敬,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願聞公瑾高論!”
    魯肅眼中滿是詫異,目光緊緊的盯著周瑜,他想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子敬。”
    待周瑜笑完,看著魯肅道:“我來問你,那孫賁乃何人?”
    “孫賁乃孫堅從子。”
    魯肅蹙眉道:“其父早亡,獨自撫養繈褓中的弟弟,此後為郡督郵守長,孫堅為長沙太守之際,投入孫堅麾下,隨孫堅征戰四方。”
    “孫堅戰死後。”
    “孫賁更是帶領殘部,扶孫堅靈柩而回曲阿。”
    說到這裏,魯肅也察覺到了什麽。
    猛地抬頭看向周瑜,目光極為深邃。
    “子敬也察覺到了?”
    周瑜微微一笑,開口道:“不錯,孫賁率舊部入袁術麾下,正是出自我的手筆,而那些舊部,也是奉伯符之命而行。”
    “自孫將軍戰死後。”
    “收攏的殘軍,亦有三千餘。”
    “將士們人吃馬嚼,等閑又豈能養活,想要保全大軍,眼下唯有投靠袁術一途。”
    “如此一來。”
    “憑借老將軍與袁術的香火情,這些舊將必受重用。”
    “而且,投靠袁術的。”
    “除了孫賁和舊將以及大軍,還有吳景,呂範以及孫河。”
    “而眼下的吳景。”
    “以被袁術表位丹陽太守,不日即可赴任。”
    吳景是孫策的舅舅。
    同樣也是孫堅的舊部,同孫堅隨軍多年。
    可以說,這些人看似為袁術效力,實則是用袁術的糧草,來養活孫策的大軍,為孫策打下地盤。
    “嘶~”
    聽完周瑜的布局,哪怕是以魯肅的心性,也不由倒吸一口涼氣,要知道眼前這位,才十八歲啊。
    “好一個置之死地而後生。”
    魯肅滿眼讚歎道:“隻要舊部還在,孫策便有機會參與大勢,更有公瑾為其布局,入主江東定不在話下。”
    他從來沒有小看過周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這一刻。
    還是忍不住為周瑜的妖孽,而感到咋舌。
    至少這樣的布局。
    他魯肅做不到,可正因為周瑜的這份計策,讓原本已經死棋的孫策,又重新活了過來。
    時間轉眼來到三月末。
    兗州,泰山郡。
    治所奉高。
    張靖於城樓上巡視,身邊除了典韋,以及鎮守奉高的司馬俱以外,還有一名虎背熊腰,身著甲胄的陌生男子。
    而這名陌生男子。
    正是孔融麾下的將領,東萊太史慈。
    他護送著八萬石糧食而來,光是運糧隊,便有近萬青壯。
    好在兩地相隔不遠。
    運糧之事也不算太過麻煩。
    “子義。”
    張靖看著城內的一處開闊地,那裏有數千乞活軍將士正在操練,開口道:“你以為,我乞活軍如何?”
    對於這位東萊驍將。
    他張靖也很是眼饞,可他這回,卻不好將其扣留,畢竟他現在也忙著轉型。
    而且對方送糧而來。
    屬於為他辦事,這要是把人扣了,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荀彧那種不算。
    畢竟張靖那時候與曹操,屬於是生死大敵。
    不過如果把太史慈。
    換成郭嘉諸葛亮。
    那張靖表示,不為我所用,必為我所殺。
    “可稱精銳。”
    太史慈麵色凝重,但並未多說什麽。
    他也不知道,這位乞活軍首領,為什麽會把他請過來。
    不過這一路走來。
    倒是讓他改變了對黃巾的看法,或者說已經不能稱為黃巾,而是乞活軍。
    乞活軍戰力如何。
    他尚且不清楚,但大軍展現的精氣神,卻是他這些年極為少見的。
    “世人都說我們是賊寇。”
    張靖邊走邊道:“子義,你可知我們這些賊兵,為何能在兗州立足?”
    喜歡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