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高順歸張,富民之道

字數:5761   加入書籤

A+A-


    “高順,吾隻想活著!!!”
    呂布聞言厲聲道:“吾隻想同妻小一起活著,吾何錯之有?”
    “若非吾妻小陷落。”
    “吾又豈會落得如此境地?”
    “汝又無家小,又豈能體會吾之所急?”
    “一死了之倒是說得輕巧,可此去家小又有誰來照料?”
    “汝根本就不懂!!”
    他沒想到,都到了這個時候,這高順還是這樣死腦筋。
    呂布表示自己還沒活夠。
    家小也需要他。
    他長於邊野,見證過太多丈夫戰死,妻小艱難求活的慘劇,所以他不願自己的妻小,也同他人一般。
    他更不願意回並州。
    因為他覺得,隻有中原腹地,才不會有邊地那種慘劇發生。
    哪怕是他長於並州。
    在邊關也有名望,他在逃離長安之際,也從未想過回並州招兵買馬。
    “……”
    隨著呂布話落,不但高順沉默了,連張靖和一眾文武,也對呂布有些刮目相看。
    “是吾對不住主公。”
    高順看向雙眼充血呂布,眼中帶著一絲自責,旋即深吸口氣,朝張靖道:“吾高順,願為將軍效力!”
    如今的高順,亦如當初的荀彧。
    他心中並無歸順之念,甚至不惜一死,但主公呂布家眷的陷落,卻是因為他的過失。
    他若求死。
    隻會讓主公一家陪葬,這種事情,他又怎能做得出來。
    眾人見狀紛紛把目光投向主位。
    “撲通!”
    不待張靖開口,呂布大喜過望,當即跪地大喝道:“呂布參見主公!”
    “好!”
    張靖嘴角微抽,麵色也浮現一抹喜色,開口道:“潘璋,給二位鬆綁!”
    “喏!”
    潘璋恭敬行禮應是。
    “主公聖明!”
    眾文武見此,也不再多說,紛紛朝張靖抱拳行禮。
    他們雖然對呂布仍有戒備。
    但對張靖的安排,也不敢反駁。
    況且,呂布入高順帳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不可能對他們造成影響。
    “謝將軍!”
    “末將謝過主公!”
    高順和呂布兩人在鬆綁後,同樣朝張靖抱拳行禮。
    “免禮!”
    張靖看向二人道:“即日起,太平府另立一曲,名曰陷陣,主將為高順,兵員由乞活軍中選煉,呂布可為陷陣屯長。”
    這樣的配置,連張靖都覺得過分。
    好在隻是用以過渡。
    待高順誠心歸降,到時候再擴充兵員。
    “吾等領命!”
    高順二人恭敬抱拳應是。
    “賜座!”
    張靖微微頷首,旋即吩咐道:“將張遼,魏越等人帶上來!”
    “主公!”
    待高順二人入座以後,太史慈趕忙站了出來,恭敬抱拳道:“此役我軍繳獲戰馬兩千餘,張遼此人身手不凡,精通騎射,或可擴軍,納其人入鐵騎。”
    對於這位張遼。
    太史慈也是眼饞已久,他覺得張遼要是入了鐵騎,定能讓騎兵的戰鬥力更上一層樓。
    至於眼下的太平府鐵騎。
    隻能說是學會了騎馬,跟精銳相比,那是根本比不了一點。
    “若張遼願往,吾自無不允。”
    張靖並沒有拒絕太史慈的提議,反正他也沒準備把這些降將放在高位,充當小將倒是沒什麽問題。
    “末將謝過主公。”
    太史慈麵露喜色恭敬抱拳。
    半晌之後。
    張遼,魏越等人進入大堂,見到坐於末席的高順呂布二人,他們眼中也閃過一絲明悟。
    沒有任何波折。
    張遼等人盡數歸順太平府,除卻張遼為太史慈曲長以外,其他人則進入乞活軍。
    “誌才!”
    一切安排妥當以後,張靖開口道:“吩咐下去,兩日之後,大軍回歸無鹽。”
    眼下就要到了六月。
    兗州的早糧,也到了收獲的季節,張靖自然得回去坐鎮。
    畢竟這個時代的糧草。
    可是比黃金還重要。
    六月初,張靖領軍回歸無鹽。
    太平府擊潰呂布的消息,也傳遍天下,各方諸侯得知以後,無不為此感到心驚。
    是夜,無鹽城。
    中軍校場上。
    張靖再度開啟了小課堂,今天他講的是富民和養民之策。
    “汝等可曾知曉。”
    張靖含笑看著眾人,開口道:“吾等黔首百姓,如何生財,如何致富?”
    眾人聞言微微一愣,旋即開始小聲的議論了起來。
    “發財致富?”
    “那是黎庶能做到的事情嗎?”
    “不可能,吾等黎庶那能有那本事,能不餓著,那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還請主公解惑。”
    “懇請主公為吾等解惑。”
    眾人見議論不出個所以然,隻能將目光投向張靖,神色間滿是希冀之色。
    這可是黎庶生財之道。
    與他們自身息息相關的事情,容不得他們有半點馬虎。
    “其實吾等黔首欲生財,並不難。”
    張靖開口道:“上書有言,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意思很簡單。”
    “我給舉個栗子。”
    “比如你家中有良田五十畝,家中隻有五口人,勞動力有兩人,通過春耕秋收,你家中每年可得糧食百石,除卻三成糧稅,那就還有七十石。”
    “再除卻種糧十石,還剩六十糧食。”
    “五人一年分食六十石糧食,每人十二石,你們覺得夠不夠分?”
    說完,張靖看向眾人。
    “夠,那可太夠了,根本就吃不完!”
    “每人十二石糧食,那是以前做夢都不敢做的美事好吧?”
    “……”
    “夠就對了!”
    張靖繼續說道:“那麽糧食夠了,還有富餘,那是不是可以將其存起來,或者換成財物,年複一年下來,中途如無意外,隻需數年光景,你家裏是不是有錢,又有糧了呢?”
    “當然。”
    “如果你家隻有一個勞動力,種不過來五十畝地,卻有五個人吃飯,那自然會富不起來。”
    “也就是說,隻要生產得多,消耗得少,就能讓家裏過上好日子。”
    “汝等明白了嗎?”
    他可不會說什麽先富帶動後富,主要是怕被人打死。
    “多謝主公教誨,我明白了!”
    “原來是這麽回事,我也明白了!”
    “好像不難啊,難的是五十畝地此前領不到啊!”
    “額,你領到了有屁用,看似三十稅一的糧稅,可人頭稅和口賦等苛捐雜稅,以及各種盤剝壓上來,就算給你百畝地也不好使。”
    “對啊,光一個地稅低頂個屁用,其他稅直接壓死個人……”
    “諸位。”
    張靖聽到這些話以後,正色道:“其實勤勞是一定可以致富的,如果你付出了汗水與努力,卻依舊窮困潦倒,那就說明有人在吸你的血。”
    “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
    “汝等往後在太平府治下,發現了此等情況,定要向府衙揭發,我張靖做主,定會將那種人夷族。”
    “主公萬年,太平府萬年!”
    “……”
    眾人聞言目光猛亮,滿是狂熱的齊喝高呼。
    喜歡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