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貨幣之論,太平商道

字數:5413   加入書籤

A+A-


    太平府內,議事持續進行。
    “今袁紹回歸魏郡。”
    張靖正色道:“時逢秋收,想必短時間內,河北難以再啟戰端,陶謙、公孫瓚二人無進軍之能,袁術亦經略揚州。”
    “致使中原大安。”
    “吾等也當趁此時機,休養生息,壯大太平府實力。”
    眾文官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心底也在思索可行之策。
    武將們就簡單得多。
    他們把目光投向主公,靜待主公下文。
    “是以,吾以為。”
    張靖繼續道:“我太平府,當鑄造自己的貨幣,於治下四郡,建立商道體係,亦可經過商道,與各州通商,互通有無。”
    這個時代鑄造貨幣。
    並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出名的就有董卓,在長安鑄小錢,最後玩砸了,導致關中糧價數十萬錢一石,幾乎可以比作高價麵包。
    後麵成事的劉備、和孫權都鑄造大錢。
    劉備的大錢。
    同五銖錢折算為一比百。
    孫權鑄造的大錢,為一比五百。
    他們鑄錢的原因有很多。
    但都玩砸了。
    劉備用大錢掠奪了百姓,是為擴充軍資,最後失了不少人心。
    孫權同樣掠奪百姓,最後無奈將放出去大錢,按原價收回,以此挽回了民心。
    他們的做法。
    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貨幣戰。
    而張靖也想玩,畢竟這裏麵可是有著巨大的利益。
    太平府作為一方政權。
    也的確需要自己的貨幣。
    “貨幣!”
    眾人聞言微微一怔,除了程昱以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消息。
    荀攸、郭嘉等人也是一臉凝重。
    “主公英明,屬下附議!”
    程昱起身朝張靖恭敬作揖。
    “吾等附議!”
    眾人見此哪裏還不明白,紛紛起身抱拳行禮。
    “太平府治下。”
    張靖開口道:“貨幣可分為金、銀、銅三種,可按照不同數量,不同物質進行兌換,下麵我說說看法,汝等也各抒己見,群策群力。”
    這個時代的金銀。
    是可以用來交易的。
    隻不過屬於大宗交易範疇,民間尋常百姓窮凶極餓,自然是沒有普及的。
    而張靖,就要把他擺到明麵上。
    並且加以規範。
    其實張靖在一開始的時候,是想弄出紙幣的,但考慮到紙幣的不確定,不穩定,以及難以使百姓認同等各個方麵。
    他還是放棄了推出紙幣的想法。
    那玩意雖然方便攜帶,但被水浸濕了也是麻煩,哪有金銀銅耐操。
    他也沒那心思對其更新換代。
    半個時辰之後。
    張靖等人議出了結果,金銀銅幣以五銖錢為模板,上書盛世太平四字。
    三款貨幣大小相同。
    一金幣等於二十枚銀幣,一銀幣等於百枚銅幣。
    五枚金幣的重量。
    幾乎同等大漢的一金。
    這也能杜絕部分投機倒把的商人,不過想要全部杜絕,張靖表示再過兩千年都做不到。
    “公達。”
    張靖看向荀攸道:“大致章程已經定了下來,鑄幣之事,便交由你來主持。”
    “屬下領命。”
    荀攸聞言麵色凝重,恭敬行禮應是。
    他知道這個活計,可是關乎整個太平府的大事,自然也不敢掉以輕心。
    “仲德。”
    張靖微微頷首,看向程昱道:“你下去之後,即刻著人組建太平商會,並於治下各個亭鄉縣城,建設商會門戶。”
    “整理百姓衣食冷暖之物,以親民的物價。”
    “列於門戶之內售賣。”
    太平商會的行至,等同官方的供銷體係,如今治下的百姓手中,幾乎是沒有錢的。
    而他們的錢從哪裏來?
    自然是秋收。
    隻要秋收過後,百姓就可以用糧換錢。
    而一眾官吏和將士,以及工匠,則可以通過太平府的俸祿體係獲得錢財。
    如此一來,四郡的商道。
    就會慢慢複蘇,隻不過還需要不少時間。
    “屬下領命!”
    程昱恭敬行禮應是。
    “王度。”
    張靖看向王度道:“下去之後,配合仲德建設商會門戶。”
    “屬下領命!”
    王度臉色一苦,起身接下了這個活計。
    “伯寧。”
    張靖抿了一口茶湯,朝滿寵道:“如今在冊執法者幾何?”
    “回主公。”
    滿寵恭敬行禮道:“除卻大營五百人,在冊執法者有九百三十七人。”
    “嗯。”
    張靖微微頷首,正色道:“待太平府貨幣問世,下方定會出現不少事端,畢竟財帛動人心,你執掌太平府法典,莫要辜負了手中的問罪刀。”
    “請主公放心。”
    滿寵麵色鄭重,恭敬抱拳道:“末將定不負主公所望,定不負問罪刀。”
    自從他上任以來。
    四郡的治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好轉,如今滿寵敢拍胸脯保證,太平府治下絕大部分縣城,幾乎可以做到夜不閉戶。
    他這段時間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知道收拾了多少刺頭。
    相信哪怕貨幣出世,他也能穩住大局。
    “我相信伯寧。”
    張靖笑著點點頭,對於這位青史留名的酷吏,他自然是相信的。
    議事一直持續到申時。
    結束後,張靖伏在桌案上。
    給他的筆友袁術修書。
    畢竟後者可是他認定的天命之人,這麽大的事情,自然不能對其隱瞞。
    張靖就不相信。
    他這一波夜觀天象,待來年之後,袁術還不被他忽悠瘸。
    六月上旬,幽州。
    廣陽郡,薊縣州牧府。
    身著玄色袍服,發須斑白的劉虞坐於主位,下方文武兩分。
    “主公。”
    一名麵色凝重的中年出列,恭敬作揖道:“公孫將軍再度傳來稟假,還請主公定奪。”
    所謂稟假。
    通俗來講就是支借。
    趙岐到來那時候,公孫瓚雖然借著緣由同袁紹議和,但這些不過是表象而已。
    實際上,在公孫瓚的心中。
    從未放棄對冀州的覬覦,他這段時間下來,一直在招兵買馬,以求來日攻打袁紹。
    但他終究不是州牧。
    也沒有理政安民的本事。
    招兵容易養兵難,此前大軍的糧草供給,都是他找劉虞借的,實際上就是要來的。
    “不給!”
    劉虞麵色難看道:“這公孫瓚就知道逞匹夫之勇,放縱麾下肆意掠奪百姓,此舉與那關外異族有何不同?”
    喜歡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