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荊州劉表,左伯到來

字數:5397   加入書籤

A+A-


    荊州,南郡。
    襄陽城,州牧府議事大堂。
    “諸位!”
    主位上神態威嚴的劉表,看向一眾荊州文武道:“今袁術竊取豫揚兩州,行鬼魅伎倆,合同賊子殺害漢室親王,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吾等在今日。”
    “定要策出用兵之議,否則悔之晚矣,不知諸位有何策教吾?”
    此時劉表的年紀,不過天命之齡,身上的血液還並未冷卻,麵對袁術的肆無忌憚,他自然想要做點什麽。
    “主公。”
    一名中年起身作揖道:“屬下以為,今袁術兵鋒日盛,我荊州雖然不懼,但若與之正麵交鋒,實乃不智之舉。”
    “袁術與荊州早有舊怨。”
    “以其虎狼之心,遲早會對我荊州用兵。”
    “主公此際,當施仁義於民,致使荊州民心歸附,同時厲兵秣馬,大行操練,整備軍需糧草,以逸待勞,以守待攻。”
    中年名為蒯良,字子柔。
    荊州世家望族出身,如今是劉表的首席謀士,也是荊州世家豪族的領袖之一。
    “子柔先生言之有理,與其出兵同袁術交伐,勞民傷財,不若凝練內功,借荊州險關要地,將袁術阻於關前。”
    “子柔先生當真有經天緯地之才,在下佩服萬分。”
    “以不變應萬變,子柔……”
    眾文武聽完,紛紛出言大讚,在他們看來,隻要不打仗,那一切都好說。
    施民以仁義。
    所謂的民,指的自然是他們這群人。
    打袁術有什麽好的,還不如趁著劉表仁義,瓜分荊州的利益才是。
    “異度,你以為如何?”
    劉表見狀心中有些不喜,不過他並沒有表現出來,因為他能坐穩荊州牧這個位置,離不開下麵這些人的支持。
    “主公。”
    蒯越起身作揖道:“屬下以為,兄長所言不無道理,眼下我荊州境內,仍有宗賊為患一方,不聽州牧府調令。”
    “您何不先平定宗賊之亂?”
    “盡收其兵卒,以壯我荊州軍勢!”
    “那汝南袁術殺害陳王劉寵,在屬下看來,其行徑無異於自絕於天下。”
    “可見其人,哪怕是出身四世三公,這樣的高府子弟,亦不過是一介勇武有餘,而智謀決斷不足的匹夫。”
    “根本不足為主公所慮。”
    說完,蒯越再度朝劉表行了一禮。
    他是蒯良的族弟,自然不會同後者唱反調,而且他同樣也是這樣想的。
    至於所謂的宗賊。
    可以理解成,不尊劉表,不與荊州文武同行的世家大族。
    這些世家大族的家兵,便是蒯越口中的宗賊。
    “主公,異度先生所言,時乃振興我荊州之策啊!”
    “主公,屬下以為,定要將那些宗賊盡數清剿,以強我荊州軍勢,壯我荊州聲威。”
    “……”
    荊州文武聞言,直接就顱內高潮。
    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利益,不把那些宗賊打壓下去,他們自己的家族,何時才能壯大?
    “……”
    劉表看著下麵這些人,臉上的表情也拉了下來,當即沉聲道:“子柔異度之言,深得吾心,汝等以為,吾該如何出兵剿滅宗賊?”
    接下來就是利益瓜分現場。
    對於出兵袁術的事情,自然沒有人在提起。
    而攻打那些宗賊,劉表同樣也能獲取足夠的利益,對荊州的掌控,也能更進一步。
    畢竟堂內的這群文武。
    至少在表麵上是聽他的,而那些宗賊之人卻不搭理他,甚至還想著各自為政。
    十月初,兗州東郡。
    荏平渡旁,城寨大堂內。
    “公達!”
    張靖看向荀攸道:“我明日便會前往博平,大軍的糧草供應,萬不能有失。”
    他之所以帶上荀攸。
    除了出謀劃策,自然得兼顧運糧主官的事務,畢竟他們這次,可不同上次一般,隻是打個秋風就走。
    而是要盡可能的把冀州疆土。
    納入太平府治下。
    不單有荀攸,連王度、滿寵也被張靖帶了過來。
    現在太平府的先鋒軍。
    已經渡過了黃河,在博平修建城防,將其作為太平府的大後方。
    “主公放心。”
    荀攸恭敬作揖道:“吾定竭盡全力,為大軍備好糧草軍需。”
    “嗯。”
    張靖微微頷首,看向滿寵道:“伯寧,如今幽州那邊如何了?”
    “回主公。”
    滿寵麵色凝重道:“據幽州探馬日前回報,袁紹於月前攻下了範陽,如今或已全據涿郡,另外,青州田楷和劉備的兵馬,已在高唐集結,不日便會渡河。”
    “嗯。”
    張靖微微點頭道:“對於田楷劉備二人,我等隻需關注即可,然幽州戰事卻不能有絲毫的大意,特別是袁紹大纛的動向。”
    田楷和劉備不是袁譚的對手。
    以前不是,現在更難。
    因為以青州的民生,根本就供養不起強橫的大軍,而劉關張三兄弟雖然勇武,但卻非是主事之人。
    張靖隻需要他們不被剿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能牽製住袁譚即可。
    “屬下領命!”
    滿寵重重點頭,恭敬抱拳應是。
    “周倉。”
    張靖繼續道:“待吾離去之後,汝便領軍坐鎮此地,督造千艘渡船,供大軍使用。”
    渡船並非戰場。
    黃河也不能練出水師,如果真有水師在黃河出世,估計哪怕是大海也能縱橫。
    渡船的作用很簡單。
    那就是載人和運送物資,原本的荏平渡,隻有百餘條渡船,還沒有倉亭津的渡船多。
    如今大軍在此地往來。
    那點渡船,肯定是不夠用的,萬一渡過去了,大軍慘敗之際,想要逃回來都不行。
    “屬下領命!”
    周倉恭敬抱拳應是。
    “管亥……”
    “主公!”
    不待張靖話落,一名中軍小將快步而來,恭敬抱拳道:“軍師遣人送來書信。”
    “呈上來!”
    張靖聞言微微點頭,旋即繼續安排著事務。
    半個時辰後,張靖這才打開書信。
    程昱在書信中,匯報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不過這對張靖而言,卻絕非小事。
    因為在青州的執法者,送回了一個人才,一個極為特殊的人才。
    來人名為左伯。
    是這個時代的造紙行家,其製出的紙張,遠超這個時代的蔡侯紙。
    連張靖的便宜嶽父。
    一代書法大家蔡邕,也對佐伯造出的紙張也讚不絕口,言每每作書,非左伯紙不妄下筆。
    可見左伯紙,是可以單獨書寫的。
    而蔡侯紙雖然早已製出,但其書寫卻極易浸墨,是以每當使用,都要配合絹布。
    要知道絹布可不便宜。
    這也是為什麽,這個時代明明有蔡侯紙,大家常用的文書,依舊是竹簡,而非輕便的紙張。
    “是時候給治下文道提提速了!”
    張靖想到這裏,便伏在桌案,取過書刀,給程昱修書,讓後者安排下去。
    喜歡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