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曹操: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字數:5012   加入書籤

A+A-


    是夜,並州。
    上黨郡,漳水河畔。
    乞活軍大營,中軍所在,趙雲等人分席而坐。
    “已經查明了!”
    戲誌才步入帳內,看了一眼諸將,麵色有些沉重道:“潞縣周圍的百姓,要麽被殺,要麽就是被異族強行北遷,據統計,今日咱們收攏的百姓,隻有二十七人!”
    諸將聞言皆是麵色凝重,而魏越、曹性、成廉三人,更是垂首擰眉,拳頭緊攥,雙眸赤紅。
    “誌才先生!”
    趙雲看向戲誌才道:“末將以為,吾等或可全力進軍,若異族已撤離上黨,吾等當先據險關重鎮,再收攏治下百姓,同時打探太原的動靜,若有機會,當把百姓解救出來!”
    “子龍說得對,我也覺得異族定是跑了!”
    “這上黨的確沒啥……”
    “管校尉!”
    戲誌才看向主位的管亥,詢問道:“你覺得如何?”
    他們這三萬兵馬,管亥才是主將,而他作為參軍,雖得主公信任,但也得問管亥的意見。
    “就按子龍的意思!”
    管亥沉吟道:“明日大軍開拔,於壺關安營紮寨,到時候再譴出斥候,查探上黨各縣的情報!”
    戲誌才聞言也沒意見,同意了管亥的安排。
    三日過後。
    上黨郡的情況,和他們猜測的一般,並無異族在郡內停留,而是進入了太原。
    戲誌才等人見此。
    便在上黨郡各關屯兵,一麵修繕防事,一麵等待太原的情報。
    司隸,京兆尹。
    大將軍府,大堂之內。
    段煨、曹操、趙岐三人分席而坐。
    “忠明公,邠卿公!”
    曹操笑著道:“今天的朝議兩位也看到了,那劉焉稱病,請召幼子劉璋,這說明劉焉老兒,還是在乎子嗣的!”
    他們派使者去漢中。
    結果連張魯的麵都沒見到,之後就有了劉焉稱病,請召劉璋的事情。
    如果換做是別人。
    指不定就讓天子答應了。
    但曹操本就對劉焉,有很大的意見,更是想把益州收歸朝廷,自然不會同意劉焉的請求。
    而且他在上月圍剿白波穀以後。
    如今的他,正準備對劉焉的益州下手。
    至於函穀關的賈詡,他暫時還沒有把握。
    “孟德!”
    趙岐遲疑道:“難道朝廷和劉焉,當真要走到那一步嗎?”
    在趙岐的眼中,劉焉有再多的不是,那也是漢室宗親,說不定朝廷在啥時候,還需要對方相助,雙方撕破臉皮,始終是不太好的。
    “邠卿公!”
    曹操正色道:“自劉焉指使張魯,殺害天使之後,他便是逆臣賊子,況且我已捉拿了劉焉親眷,其中包括其親家龐義一家,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若劉焉識時務。”
    “那便讓其入朝為臣!”
    “反之,便讓其家眷,先為其陪葬!”
    “於如今的漢室而言,能夠在讓朝廷壯大的地方不多了,益州便是唯一的選擇!”
    司隸這塊地方。
    如今要百姓沒什麽百姓,要險關也沒什麽險關,賈詡在接收部分白波穀殘軍以後,函穀關的兵力,已超過了五萬。
    東進難以行通。
    而西麵又是西涼,那地方誰看都頭疼,屬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想用來壯大朝廷,其難度,不下於攻打賈詡,甚至還有諸多後遺症。
    唯有益州。
    他們手中有劉焉的軟肋,甚至不要攻破整個益州,隻要出其不意,詐開了漢中,那就能給朝廷,狠狠的回一口血。
    “哎!”
    趙岐見曹操意誌堅決,最後隻能歎了口氣,不管如何,眼下的朝廷,的確要比董卓、李榷等人在時,好了無數倍。
    隻可惜天下的局勢更為嚴峻。
    中原兩府並立,給朝廷帶來了沉重的壓力,畢竟朝廷對此無能為力。
    倘若有朝一日,真有人稱王稱帝,那漢室在世人眼中的威嚴,恐怕將愈發式微。
    “忠明公!”
    曹操看向沒有說話的段煨,神色鄭重道:“此役我會親自領兵,朝廷的安危,就拜托你了!”
    “孟德放心!”
    段煨聞言微微頷首道:“老夫身為大將軍,自會竭盡所能,保長安無恙!”
    三月初,冀州。
    巨鹿郡廮陶。
    驃騎將軍,大堂內文武分列而立,氣氛很是凝重。
    “許攸!”
    袁紹看向許攸,麵色沉重道:“如今黑山軍停止西遷,然太平府對我軍的襲擾,依舊沒有停下,致使我讚皇山中大軍損失頗重,你以為眼下又該如何?”
    他們去攔截。
    人家的確不走了,又縮了回去。
    而他們占據著,讚皇山山穀的各個要道,人家就派大軍跟他們玩,關鍵是還有點玩不過,這下就很尷尬了。
    要是撤軍的話,那得多丟臉?
    不撤的話,人家都不走了,總不能在讚皇山穀修建城關吧?
    “主公無須憂心!”
    許攸作揖道:“隻要我軍占據要道,不讓黑山賊子通行,便已是得勝,左右不過三萬兵力,用以攔截數十萬賊子,也算明智之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主公,許攸此言大謬!”
    待許攸說完,田豐出列上前,向袁紹躬身施禮,繼而看向許攸,麵露不屑道:“此子不通兵法,為人愚鈍,所獻之策皆誤主也!”
    “太平府月前便已發兵並州!”
    “想必如今,已將上黨納入囊中,繼而再取太原!”
    “今主公聽許攸之言,令我軍同太平府於讚皇山交戰,致使我軍對太原的謀劃,胎死腹中,已然錯失良機!”
    “彼時,太平府奪得太原!”
    “便可將黑山賊子,引入太原安置,亦能虎視常山,主公又該如何?”
    “再則!”
    “主公有三萬大軍於讚皇山,麵對太平府的襲擾不勝其煩,更有不少將士因此亡故!”
    “待時日一久!”
    “這支大軍於讚皇山,不但毫無用處,反而會出現更大傷亡!”
    “而這一切,皆因許攸的誤主之言!”
    說道這裏,田豐朝袁紹施禮道:“屬下以為,主公當下令撤軍,命高覽將軍率軍前往太原,增援異族,或有補救之能,另問罪許攸,以息眾怨,以安軍心!”
    田豐一直不願意攔截黑山軍。
    因為他覺得,這樣幹就是費力不討好。
    結果已然明了,即便張靖不與他們在山中鏖戰,僅是遣人騷擾,使其不得安寧,便足以令他們的大軍苦不堪言,且他們亦不能漫山遍野地追擊敵軍,因為稍有不慎,便會殞命。
    “……”
    眾文武包括袁紹聞言後,都陷入了沉默。
    半晌之後。
    “許攸!”
    袁紹麵色有些難看的看著許攸,沉聲道:“你可有話說?”
    喜歡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