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李豐前來,劉備問策

字數:4658   加入書籤

A+A-


    臨近正午,竹邑。
    五萬袁軍兵臨城下。
    “城內如何?”
    李豐看著前方高兩丈餘的小城,眼中閃過火熱之色,因為像這樣的小城,根本不用什麽大型的攻城器械,隻要將士奮勇當先,便能一戰而下。
    “將軍!”
    早已到此地的孫賁,聞言麵色凝重,開口道:“如今城內大軍,已不足兩萬,據末將抓到的徐州潰兵言,徐州已與數日前,便為太平府攻克,是以消息傳回徐州軍中,便出現了營嘯一事。”
    “什麽?”
    李豐聞言麵色一變,驚怒道:“你確定那家夥沒說錯,徐州已經被太平府攻克了?”
    他拚死拚活的打陶謙。
    不就是想著待此役過後,可以將徐州納入大仲府治下。
    雖然過程可能會比較艱難。
    但徐州的主力大軍,的確是他大仲府在對抗的,現在卻有人告訴他,桃子早就被人摘跑了。
    “想來不會有假。”
    孫賁出言道:“此消息,不但是徐州逃過來的百姓所言,連徐州的各級將校,也皆以承認此事。”
    “如今徐州五郡,琅琊開陽、東海郯城、下邳國下邳、彭城國彭城,皆已確認落入太平府手中。”
    “唯有廣陵郡,尚未有消息傳出!”
    得知這個消息的孫賁,同樣是驚駭莫名,那可是足足四個郡,這才幾天功夫,便被太平府給收了。
    比他們拿下揚州,還要輕鬆無數倍。
    哪怕主力大軍已經離開了徐州,這種戰績也極為嚇人。
    “這不應該啊!”
    李豐眉頭緊皺道:“關於太平府發兵之事,本將也知曉,可他們憑什麽這麽快,就奪取了四郡之地?”
    “將軍!”
    孫賁遲疑道:“據徐州潰軍所言,此事與琅琊臧霸有關,如今臧霸已投靠了太平府,至於那太平府,如何攻取的其他三郡,這其中怕是有不少蹊蹺!”
    在孫賁看來。
    哪怕有臧霸投效,太平府也不可能這麽快,至於為何會如此,恐怕他們短時間內,也無法找到答案。
    “混賬!”
    李豐聞言直接就怒了,道:“那這他娘算怎麽回事?”
    “咱們辛辛苦苦打的陶謙,又是損兵折將,又是數百裏追敵的,結果徐州都沒了!”
    聽到徐州真的沒了以後。
    李豐突然就覺得,眼前的陶謙和劉備兩人不香了。
    甚至還有一點惡心。
    感覺他們打陶謙的行為,純純的吃力不討好不說,而且還不能不打。
    “將軍!”
    孫賁聞言沉默片刻,給李豐出了一個損招,道:“若不如此,待咱們擊殺陶謙劉備以後,讓主公去同那太平府理論一二,說不定太平府會獻出一些郡縣出來。”
    “嗬嗬!”
    李豐皮笑肉不笑的道:“你要是想死的話,可以同主公提及一二!”
    以他對主公的了解。
    對方絕對拉不下這個臉,反而會把他們這些人臭罵一頓,接下來肯定會說他們作戰不利,到時候他們這些人,絕對沒有好果汁吃。
    “可惡啊!”
    聞言的孫賁也不以為意,抱怨道:“此役白白便宜了太平府不說,還折了公覆將軍!”
    “程普!”
    李豐沉聲道:“率一萬兵馬,於城東八裏處,睢水河畔安營!”
    他們同樣是趕路到此,隻不過比劉備等人多了一些糧草輜重,眼下的大軍同樣需要休整。
    “喏!”
    程普聞言恭敬抱拳應是。
    “韓當!”
    李豐繼續道:“率五千兵馬,前往伐木造梯,為來日登城之用!”
    “喏!”
    韓當恭敬抱拳大喝。
    袁軍對麵,竹邑。
    劉備帶著曹豹、關羽等將領於城樓觀望敵軍。
    “曹將軍!”
    確認袁軍的大軍有調動之後,劉備對曹豹道:“想來袁軍不會在今日攻城,讓將士們輪換歇息,在下會盡快想出退敵之策!”
    “好!”
    曹豹聞言朝劉備拱了拱手,旋即轉身離去,隨他一同離去的,還有原陶謙麾下將領。
    “大哥,曹……”
    “三弟!”
    劉備知道張飛想說什麽,趕忙將其喝止,麵色凝重道:“咱們也下去吧!”
    半晌之後。
    城樓後方一處簡易的屋舍之內。
    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分而落座。
    “二弟,三弟!”
    劉備強打起精神看向二人道:“如今於咱們而言,已至存亡之際,都說說你們的看法,咱們該如何應對!”
    他雖然拿到了陶謙的兵符。
    但他也可不能直接去收曹豹等人的兵權,眼下也不是時候,至少目前曹豹等人,是在聽從他的安排。
    “大哥!”
    關羽出言道:“據我所察,袁術的兵力,不過五萬而已,竹邑城一側臨水,三麵接陸,袁軍必難成合圍之勢,屆時袁軍來攻,吾等沉穩應對,伺機突圍即可!”
    “……”
    劉備聞言有些裂開,抿了抿嘴道:“我知曉二弟乃天下無敵,定能讓咱們從容突圍!”
    “然!”
    “突圍出城容易,帶大軍離城卻難,為兄受使君臨終所托,如何能棄徐州兒郎於不顧?”
    “況且,正是因我舉義討袁!”
    “才致陶使君遭此劫難,徐州亦因我而深陷戰火之中,陶使君仁德寬厚,並未怪罪於我,反以重任相托,若我突圍而去,此生必愧疚難安。”
    劉備此時還記得。
    他初入東海郡的時候,陶謙對討袁之事的態度。
    可以說,沒有他舉大義而來。
    當初的陶謙,根本不會對袁術發兵。
    這一點,當初的劉備便意識到了。
    隨著討袁進行得轟轟烈烈,徐州卻被人偷了家,而陶謙哪怕是因此喪命,也並未怪罪劉備半句。
    這也讓劉備感動不已。
    這也是為何,在昨日時候,他會主動提出為大軍斷後,因為劉備對陶謙,對徐州將士有愧。
    “大哥,你過了!”
    關羽麵色一變,察覺到大哥的情緒,似乎有些不對勁,趕忙出言道:“陶使君高義,伐袁術乃大義所在,哪怕沒有大哥舉義,陶使君依舊會同劉荊州討逆,你如何能將徐州之變,和陶使君之亡,背負在自個兒身上?”
    “徐州和陶使君之殤!”
    “皆為反賊太平府,與逆賊袁術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所致,跟大哥有雞毛關係?”
    喜歡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