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周瑜:魯肅之才勝我百倍

字數:4737   加入書籤

A+A-


    豫州,潁川郡。
    滍水河畔,昆陽城。
    “公瑾。”
    孫策登上東門城樓,見到背對著他,負手而立的周瑜,眉頭微微一皺,旋即快步上前,出言道:“我觀你最近似有心事,時常一人獨自發愣,這可不像是你,無妨說來聽聽,萬事皆有我在你身邊!”
    說話,孫策神色沉穩。
    同周瑜並排而立。
    “伯符!”
    周瑜聞言麵色複雜,緊了緊拳頭,開口道:“你可曾聽聞魯肅之名?”
    而今魯肅跑來大仲府任軍師祭酒。
    直接讓作為老友的他兩眼一黑。
    要知道。
    他在當初的時候,可是跟魯肅講過自己的創業藍圖,還想過拉其入夥。
    結果魯肅投了太平府。
    要是這樣也就罷了。
    可誰也不曾想到,他這位老友入仕太平府一年後,竟直接空降大仲府,還成了袁術的首席軍師。
    周瑜在前段時間。
    得知這個消息以後,隻覺天都塌了。
    完全不理解,這袁術是怎麽想的。
    也實在很難想象,太平府的張靖,會將魯肅這樣的大才,就這樣放心的送來大仲府。
    還有就是周瑜心中的鬱悶。
    以及億點點羨慕。
    老友為事業而奔波時間,遠比他要短很多。
    結果人家隻用了一年時間。
    便一鳴驚人、一步登天,成了大仲府的一人之下。
    而他周某人,還在昆陽默默無名。
    就是如此,他周瑜也相信,憑他的本事,來日也不會輸於老友。
    而真正讓他破防,讓他不知該如何跟孫策開口的是,魯肅前來大仲府入仕,好像是個極為歹毒的信號。
    他和孫策早在去歲之際。
    便已經決定,哪怕是跟袁術效命,即便袁術非是明主,那也無關緊要,相信憑兩人的本事,大仲府就算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現在魯肅出仕大仲府。
    人還是從太平府過來的。
    這讓周瑜不得不想,他和孫策兩兄弟到了最後,會不會是為太平府打工。
    要是那樣的話。
    周瑜表示完全不能接受,可他同閻象一般,好像又有點無力反抗。
    “魯肅?”
    孫策聞言微微一怔,隨即沉吟道:“公瑾口中所言之人,可是新入仕大仲府那位軍師祭酒?”
    “我聽聞其乃太平府出身!”
    “怎麽,公瑾與此人有過交集?”
    他對魯肅並不了解,雖說他在當初的時候,在太平府治下呆了半年光景,不過那時候的魯肅,並未接觸軍務。
    孫策真正知曉魯肅其人。
    還是在數日之前,中樞府發出的公文之中,一上來就是軍師祭酒,這讓他不由多留意了幾分。
    別看軍師祭酒沒啥實權。
    但對方身份尊貴,是袁術倚重的左膀右臂,他們這些在外的將領,真要得罪了對方,吃虧的肯定是他們。
    “我曾數度與其把酒言歡!”
    周瑜麵上浮現一抹自嘲,出言道:“亦曾拉攏其共創大業,我與子敬之間,又豈止是有過交集那般簡單!”
    “……”
    孫策聞言當場驚呆,沉默片刻後,神色複雜道:“能得公瑾如此看重,想來此人定是才能不凡!”
    他沒有懷疑周瑜所言。
    以他對自家這位兄弟的了解,要是那魯肅才能平平,那麽自家這位兄弟,定不會與其有太多往來,更不會有什麽把酒言歡。
    “子敬乃下邳豪強出身!”
    周瑜神色凝重道:“然其文韜武略,素有君子之風,其之才能勝我百倍,乃當世少有的英傑人物!”
    “伯符!”
    說到這裏,周瑜轉頭看向孫策,鄭重道:“依你之見,那太平府張靖,可是甘於人下之輩?”
    這個問題對周瑜很重要。
    他在以前的時候,還能回避這個問題。
    但如今魯肅跑來了大仲府,再想回避這個問題,已經是不可能了。
    周瑜需要知道確切答案,以此來重新規劃他和孫策的前程。
    “這……”
    孫策聞言神色一僵,旋即麵上浮現一抹苦澀,出言道:“公瑾,我同那張府主,真正要是算起來,也就是有過一麵之緣!”
    “在當初的時候!”
    “就雙方會合之際,見過對方一麵!”
    “其人雷厲風行、殺伐果決的同時,卻又不失仁義,對下麵的將士極好,是以其在軍中的威望,無人可以撼動!”
    “然其對大仲府的態度,卻是讓我也難以揣度!”
    “不過!”
    說到此處,孫策話音微微一頓,沉吟道:“以己度人,若我所處對方的位置,絕不會對袁術俯首稱臣!”
    “對了!”
    似想到了什麽,孫策趕忙道:“昔日於太平府行軍之際,我雖鮮少得見那位,然與那位的一位參軍,倒是有過數次交談!”
    “不過此人似頗為健談,我與他之間的交流,皆為些微瑣事,是以在此之後,我也並未將其放在心上!”
    他昔日奉袁術之命。
    率三千兵馬前往太平府,助其攻打袁紹,和張靖見麵的時間也很少,加上他比較低調的緣故,對太平府的將校,也隻停留在認識階段,算不得有多熟悉。
    對於張靖是怎麽樣的人。
    孫策也完全摸不準,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兩府之間親密的關係,讓他失去了原有的判斷。
    正常來講。
    到了太平府那種勢力,是不可能臣服其他勢力的,可張靖的很多操作,又讓他完全看不懂。
    周瑜讓他評定張靖。
    孫策認為,這是在為難他。
    他哪能知道張靖是怎麽想的?
    “伯符!”
    周瑜聽完之後,自動忽略掉孫策的前麵所言,而是將他的目光,鎖定在其口中那位參軍身上,出言道:“我常聞張靖有識人之能,太平府於昔日之際,其帶甲之士,也不會下於二十萬!”
    “能成為其參軍之人。”
    “絕非是等閑之輩!”
    “然健談二字的評價,卻是不應該出現在一位參軍身上。”
    “這樣的人,往往善於察言觀色。”
    “其言行,皆帶有著意。”
    周瑜話音一頓,若有所思道:“不知伯符口中的這位參軍,乃是何許人也?”
    “此人名喚郭嘉,字奉孝。”
    孫策聞言蹙眉道:“會不會是公瑾多慮了,此人雖為太平府參軍,但其言行舉止之間,皆儀態自然、不拘小節,我觀其不似作假!”
    喜歡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