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字數:3838   加入書籤

A+A-


    從中環的金融心髒回到觀塘工業區的破舊大廈,仿佛瞬間從雲端跌回了泥土。
    芯啟科技的“辦公室”與其說像個科技公司,不如說更像個電子愛好者的車庫作坊。幾十平米的空間被幾張淘來的二手辦公桌、吱呀作響的轉椅和堆滿元器件、工具的鐵架子塞得滿滿當當。空氣中,焊錫的鬆香味、廉價速溶咖啡的苦澀味,以及偶爾飄來的泡麵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獨屬於草創團隊的特殊“芬芳”。
    牆上的白板畫滿了各種複雜的電路圖、算法流程和潦草的英文縮寫,邊角處還能看到昨天外賣留下的油漬。角落裏,一台老舊的泰克示波器屏幕上跳動著綠色的波形,旁邊散落著剪斷的導線和電阻電容。
    這裏沒有匯豐總行大廈的窗明幾淨和彬彬有禮,隻有裸露的現實和創業的粗糲。但這股粗糲,卻也充滿了原始的生命力。
    陳家俊正埋頭在一塊布滿跳線的fpga開發板前,眉頭緊鎖,一手拿著萬用表筆,一手小心翼翼地調整著一個電位器。他嘴裏低聲嘀咕著:“搞咩啊……這個時鍾信號總是不穩,幹擾太大了……”
    作為前電子廠的資深工程師,陳家俊動手能力極強,經驗也算豐富。但麵對林軒提出的、基於fpga快速驗證p3解碼核心算法的要求,還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不僅僅是搭個電路,更要理解那些超前的算法邏輯,並用現有的、甚至有些落後的硬件資源去實現它。
    另一邊,黃耀龍正對著電話,語氣帶著幾分江湖氣的圓滑,又夾雜著不易察覺的焦慮:“王老板,不是我不夠爽快啊,但這批貨真的要得急,價格能不能再靚仔一點?我們可是長期合作的……喂?喂!”
    電話被掛斷,黃耀龍無奈地放下話筒,揉了揉太陽穴,轉頭對正在白板前沉思的林軒道:“大佬,華強北那邊,咱們要的那幾款低功耗邏輯芯片還是沒找到穩定貨源,價格也壓不下來。我們的預算……快見底了。”
    林軒聞言,從白板上那複雜的eda物理設計算法草圖中抬起頭。他剛剛在思考如何將前世成熟的“時序驅動布局”思想簡化,應用到初期點工具的開發上。聽到黃耀龍的話,他眉頭微蹙。
    資金,永遠是懸在初創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天使投資還沒完全到位,光靠他股市裏撈的那點錢,應付日常開銷、采購元器件、支付三個人的微薄薪水,已經捉襟見肘。
    “幹擾大?”林軒沒有立刻回應黃耀龍,而是走到了陳家俊身邊,目光落在示波器上那抖動的波形,“把電源部分的濾波再看看。另外,時鍾源附近的走線盡量短,用地線把敏感信號包起來。”
    他拿起桌上的原理圖紙,看了一眼,又指著其中一處:“家俊哥,你看這裏,fpga的這個io引腳懸空了,雖然我們暫時沒用到,但最好接個上拉或下拉電阻,避免浮動電平引入噪聲。”
    他的語速不快,但吐字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技術權威。
    陳家俊愣了一下,順著林軒指點的地方仔細一看,恍然大悟:“對喔!我怎麽沒想到這裏……死仔軒,你這腦子怎麽長的?” 他一邊嘟囔著,一邊立刻動手修改電路。
    林軒笑了笑,拍了拍陳家俊的肩膀:“經驗是寶貴的,但有時候也需要跳出思維定勢。” 他這話既是提點,也帶著一絲源自未來視角、不易察覺的優越感,但他很好地用尊重的語氣掩飾了過去。
    他又轉向黃耀龍:“耀龍哥,那幾款邏輯芯片,你試試聯係一下德州儀器在香港的代理。我記得他們有幾款性能類似、功耗可能稍高一點但價格應該更合適的替代品。料號是sn74vc……” 林軒報出了一串精確的芯片型號。
    黃耀龍眼睛一亮,連忙記下:“德儀?好!我馬上去問!” 他對林軒這種總能給出具體解決方案的能力早已見怪不怪,隻當是他技術知識儲備實在太恐怖。
    看著黃耀龍重新拿起電話,陳家俊也埋頭處理好了電路問題,林軒走到窗邊,看著外麵灰蒙蒙的天空和密集的工業樓宇。
    “大佬,我們現在這樣……真的能搞出名堂嗎?” 黃耀龍打完電話,走過來遞給林軒一杯速溶咖啡,語氣帶著一絲不確定,“p3這東西,好像沒多少人知道。eda更是……聽都沒聽過。還要跟美國佬競爭?”
    林軒接過咖啡,抿了一口,廉價咖啡的苦澀在舌尖蔓延。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指著白板上那占據了一大半區域、畫滿了複雜模塊和連接線的草圖:“耀龍哥,家俊哥,你們過來看。”
    兩人湊了過來。
    “這是‘麻雀’(啟明零號原型),我們的第一隻鳥,它會唱歌,能讓大家聽到數字音樂的美妙。這是我們眼前的飯碗。” 林軒指著p3解碼芯片的部分,“但我們的目標,絕不止於此。”
    他的手指移到了另一片區域,那裏畫著更抽象、更宏偉的藍圖,標注著“布局”、“布線”、“時序分析”、“邏輯綜合”等字樣。“這是什麽?這是我們建造‘鳥巢’的工具!有了它,我們不僅能造‘麻雀’,還能造‘老鷹’,造‘鳳凰’!甚至有一天,我們可以自己設計建造整個‘鳥類王國’的規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說的比喻有些不倫不類,但語氣中的激情和篤定卻極具感染力。
    “我們現在做的eda點工具,就是挖地基、砌磚塊。很難,很慢,甚至很枯燥。但沒有這些,我們的‘芯海帝國’就永遠是空中樓閣!” 林軒的目光掃過兩人,“美國巨頭是很強,但他們也有弱點。他們的工具太貴,太封閉,而且……他們也會犯錯。隻要我們找到一個突破口,哪怕隻是一個點,我們就有機會活下來,然後慢慢長大!”
    陳家俊聽得似懂非懂,但林天語氣中的力量讓他熱血上湧。黃耀龍則從這番話裏聽出了更深層的東西——林軒不僅僅滿足於做一款芯片,他有著構建平台、甚至挑戰行業格局的野心!這讓他既感到震撼,又隱隱覺得興奮。
    “大佬,我明白了!” 黃耀龍用力點了點頭,“錢的事,我再去想辦法!就算砸鍋賣鐵,也得把咱們的‘鳥巢’工具給湊出來!”
    林軒笑了,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他知道,創業初期,除了技術和資金,最重要的就是凝聚人心,讓團隊看到希望,哪怕這希望在別人看來遙不可及。
    “好了,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林軒拍了拍手,“家俊哥,電路穩定了就趕緊測試算法性能。耀龍哥,除了芯片,幫我留意一下二手的sun工作站或者小型服務器,我們很快就需要更強的算力來跑eda仿真了。”
    “收到!”
    “沒問題!”
    小小的辦公室裏,再次恢複了忙碌。示波器上的波形穩定了下來,鍵盤敲擊聲和萬用表的蜂鳴聲交織在一起,奏響著芯啟科技這隻“小麻雀”最初的、也是最堅韌的生命樂章。
    雖然“五髒俱全”,但油鹽柴米,樣樣都是挑戰。林軒知道,眼下最大的坎,還是資金。他需要盡快敲定鄭家那邊的天使投資,才能讓這隻“麻雀”真正飛起來,而不是在起飛前就餓死在巢裏。
    他拿起電話,撥通了那個之前在銀行僅有一麵之緣,卻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號碼。或許,這位專業的趙小姐,能提供一些關於融資環境或者潛在投資人信息方麵的建議?
    他並不抱太大希望,但試試總無妨。這,也是他身上那份“實用主義”的體現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