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深夜鏖戰,兵分兩路
字數:2623 加入書籤
夜色如墨,深水埗基隆街的舊樓裏,芯啟科技的辦公室卻燈火通明,亮如白晝。空氣中彌漫著速溶咖啡的苦澀、香煙的尼古丁味,以及揮之不去的焦慮氣息。
“林生,遠大電子的采購羅經理剛剛又打電話來了,語氣非常強硬,說如果下周一之前我們還不能給他們一個明確的、能保證在月底前交付至少五千片芯片的計劃,他們就要啟動合同裏的違約條款了!” 黃耀龍放下電話,臉色難看地快步走到林軒身邊,聲音壓得低沉,卻難掩其中的焦灼。
辦公室裏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過來。顧維鈞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麵前的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電路圖和仿真波形。陳家俊則在一堆測試報告和失效分析圖譜中埋著頭,桌上的煙灰缸已經堆滿了煙蒂。
林軒抬起頭,臉上雖然也帶著疲憊,但眼神卻異常清醒冷靜。他看了一眼牆上的日曆,距離十一月底隻剩下不到兩周時間。
“老黃,你先穩住羅經理,告訴他我們正在全力以赴,最新的測試數據下周一一定給他。態度要誠懇,但底線也要守住,現在不是自亂陣腳的時候。” 林軒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 顧維鈞歎了口氣:“林生,我們嚐試了所有能想到的軟件層麵的功耗管理策略,包括更精細的動態調頻調壓dvfs),甚至嚐試在空閑時關閉部分非核心模塊。效果有一些,特定場景下峰值功耗降低了大概15,平均功耗優化了10左右。但距離遠大要求的規格,尤其是在持續高負載下的功耗和發熱,還有明顯的差距。這根本上還是硬件設計的問題,散熱冗餘做得不夠,pu自身的效率也……”
林軒點點頭,打斷了他:“我明白。軟件優化隻能緩解,不能根治。這個結果預料到了。辛苦了,暫時先這樣,把這個優化後的固件版本同步給測試組。”
他又看向陳家俊:“家俊,和台積電溝通的結果呢?”
陳家俊抬起頭,臉色凝重:“林生,和台積電那邊的工程師開了幾次越洋會議,交換了我們的失效分析數據。初步判斷,導致良率低的原因比較複雜,有幾個疑點比較突出:一是金屬層間介質id)的平坦度可能存在問題,導致上層金屬連線出現微短路;二是離子注入的均勻性似乎有波動;三是刻蝕工藝的控製精度,特別是在密集布線區域,可能存在殘留物或者過刻蝕欠刻蝕。台積電那邊承認近期這條0.5微米工藝線確實有些波動,但他們需要更多數據和時間來定位和調整。”
“時間……” 林軒重複著這個詞,眉頭緊鎖。時間,正是他們現在最缺的東西。
遠大電子的訂單是芯啟科技的第一筆大單,關乎公司的生死存亡和市場信譽。如果搞砸了,不僅拿不到後續款項,更可能在業內留下一個“技術不成熟、交付不可靠”的壞名聲,對於一家初創公司來說,這幾乎是致命的。
林軒站起身,在狹小的辦公室裏踱了幾個來回。前世他經曆過無數次芯片流片後的良率爬坡和debug過程,深知其中的艱難曲折。很多時候,問題並非單一原因,而是多個因素疊加的結果,需要設計、製造、測試三方緊密配合,反複迭代驗證。
“不能等了。” 林軒猛地停下腳步,眼中閃過決斷的光芒,“我們必須兵分兩路,爭取時間。”
他看向陳家俊:“家俊,你立刻整理所有詳細的失效分析報告和我們的懷疑點,明天一早,你跟我一起飛一趟新竹!我們必須當麵和台積電的工程師、工藝負責人坐下來,用最快速度敲定優化方案,甚至要求他們為我們插隊進行試驗批次ot)。”
“飛新竹?” 陳家俊愣了一下,隨即用力點頭,“好!我馬上去準備!”
林軒又轉向顧維鈞:“老顧,硬件的根本性改進需要重新流片,時間上來不及了。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你帶領設計團隊,繼續深挖軟件優化的潛力,特別是針對遠大電子vcd機頂峰功耗的應用場景,能不能設計出更激進的、甚至犧牲部分邊緣性能來保功耗的‘特供版’固件?同時,和黃耀龍一起,研究一下有沒有可能通過提供外圍散熱解決方案比如加裝散熱片)來補救?”
“這……” 顧維鈞麵露難色,“‘特供版’固件風險很大,可能會犧牲穩定性。加散熱片也需要遠大那邊配合修改模具……”
“我知道難,但我們沒有退路了。” 林軒拍了拍顧維鈞的肩膀,“盡力去做。老黃,你這邊也要開始做最壞的打算,如果月底真的無法足量交付,我們需要一個能讓遠大電子暫時接受的替代方案,哪怕是賠款、打折,也要把損失降到最低,保住合作關係。”
黃耀龍沉重地點點頭:“明白。”
“好,大家分頭行動!” 林軒看了一眼手表,時針已經指向淩晨兩點,“時間緊迫,今晚能準備多少是多少,明天一早,新竹見!”
辦公室裏重新恢複了緊張忙碌的氣氛,鍵盤敲擊聲、低聲討論聲再次響起。雖然前路依舊艱難,但明確的分工和林軒果斷的決策,讓這群疲憊的工程師們重新燃起了鬥誌。窗外,香江的夜依舊喧囂,而在這個小小的辦公室裏,一場關乎芯啟科技命運的深夜鏖戰,才剛剛開始。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