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帝國基石,新實驗室的脈動

字數:3577   加入書籤

A+A-


    命令一下,整個“啟明芯”團隊如同上緊了發條的精密機械,瞬間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黃耀龍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衝出了辦公室,他的大腦在飛速運轉,那張寫滿“天書”的采購清單仿佛烙印在了他的腦海裏。他首先打給了幾個在香港電子行業經營多年的老朋友,詢問是否有相關設備的二手信息或渠道。得到的答複大多是搖頭或語焉不詳。香港的市場太小,這些尖端設備本就稀少,流通的更是鳳毛麟角。
    “看來隻能從海外想辦法了!”黃耀龍咬了咬牙,開始翻閱他多年積累下來的名片夾,裏麵有做進出口貿易的、有跑國際物流的、甚至還有幾個早年移民去了歐美的同學、朋友。他知道,這注定是一場與時間賽跑、需要動用一切資源的全球“尋寶”行動。他一邊打著越洋電話,用他那帶著港味的英語和對方討價還價、核對型號、安排運輸,一邊還要按照林軒那些看似隨意卻暗藏玄機的“提示”,在觀塘、火炭、柴灣等幾個老牌工業區之間奔波,尋找合適的廠房。
    林軒的提示確實“神準”。黃耀龍拜訪了好幾家中介,看了不下十幾個地方,不是電力容量不夠,就是層高太低,要麽就是業主苛刻、租金離譜。正當他焦頭爛額之際,一家中介偶然提到觀塘海濱道附近有棟老工業大廈,前兩年因為一家大型紡織廠搬遷,整棟樓重新做了電力和消防改造,現在正有幾個大麵積單位放租,價格相對便宜。黃耀龍心中一動,立刻趕去查看,發現那裏的條件——無論是層高、承重、電力供應獨立的變壓器房!)、還是靠近碼頭的便利交通,都完美契合了林軒描述的所有“隱性”要求!他當即拍板,用一個相對優惠的價格,簽下了一整層、近千平米的租約。
    < sheet後的第三天,準時打入了“啟明芯”在匯豐銀行新開設的對公賬戶。看著那一長串零,即使是林軒,心中也不免泛起一絲波瀾——這是他重生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是撬動未來的那個支點,終於牢牢握在了手中。
    趙晴鳶雖然人還在處理原公司的離職交接和飛往香港的準備,但她的工作已經遠程展開。一封封措辭嚴謹、邏輯清晰的電子郵件從她的郵箱發出,指導著香港這邊聘請的臨時律師和會計師,快速搭建起符合國際標準的vie架構可變利益實體,便於未來海外上市和規避政策風險),建立起多幣種資金管理賬戶,並開始起草極其複雜的、與早期核心員工貢獻和未來融資輪次掛鉤的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她的專業、高效和對細節的把控能力,讓林軒對這位即將到任的“大內總管”充滿了期待。
    新實驗室的場地敲定後,裝修和改造工作立刻以“香港速度”展開。林軒親自審核了裝修方案,對實驗室區域的防靜電、無塵等級、電力布線、網絡架構都提出了遠超常規標準的要求。一時間,工人們進進出出,電鑽聲、敲打聲此起彼伏,一個現代化的集成電路研發心髒,正在那棟老舊工業大廈的軀殼內,以驚人的速度孕育、成型。
    而林軒自己,則幾乎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啟明一號”最後的衝刺階段。他和第一組的工程師們,在新實驗室臨時隔出的一個區域裏,圍著幾台高配置的工作站部分是黃耀龍加急采購回來的最新型號),進行著最後的版圖物理驗證。
    這不僅僅是枯燥的檢查工作,更是林軒進行“實戰教學”的最佳課堂。
    “小王,你看這裏,”林軒指著屏幕上一處密集的布線區域,“標準的drc檢查是通過了,但你用熱仿真工具跑一下這裏的電流密度和溫度梯度……看到了嗎?長期運行下,這裏有潛在的電子遷移風險。雖然我們選的工藝節點標稱能承受,但那是理想情況。我們設計的芯片是要大規模量產、在各種環境下穩定運行的,必須留足餘量。”
    他一邊說,一邊調出版圖編輯工具,親自上手,快速地將幾條關鍵的電源線加寬,增加了幾對冗餘的通孔,並巧妙地調整了周圍信號線的間距,犧牲了微不足道的麵積,卻極大地提升了這一區域的長期可靠性。
    “還有這裏,模擬地和數字地的分割與連接,”他又轉向負責模擬電路的小李,“教科書上說要單點接地,但在高速數模混合芯片裏,這遠遠不夠。要考慮不同頻率下的地平麵阻抗,還有敏感信號路徑的屏蔽……你看,我們這樣設計一個‘井’字形的保護環,再配合低電感的地回路……”
    他不僅僅是指出問題、給出答案,更重要的是,他會深入淺出地解釋為什麽要這樣做,背後涉及的電磁場理論、半導體物理知識、以及在未來實踐中被驗證有效的工程經驗。這些知識,遠超這些年輕工程師當前所能接觸到的範疇,如同打開了一扇通往更高維度技術世界的大門。
    每一次林軒的“隨口指點”,都讓工程師們受益匪淺,看向他的眼神也愈發崇拜。他們不再僅僅將他視為老板或技術領導,更像是在仰望一位無所不知的導師和先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日子就在這種極度專注和高速運轉中飛快流逝。實驗室的燈光常常徹夜不熄,桌上堆滿了外賣餐盒和咖啡杯。儀器設備陸續運抵,被小心翼翼地拆箱、安裝、調試。原本空曠的場地逐漸被各種先進的機器填滿,服務器的嗡鳴聲、儀器的蜂鳴聲、鍵盤的敲擊聲交織在一起,譜寫著一曲充滿希望和活力的創業序曲。
    這天深夜,當最後一行驗證代碼跑通,屏幕上顯示出“drcvserc cean”的綠色字樣時,整個實驗室爆發出短暫而熱烈的歡呼。這意味著,“啟明一號”的設計文件,終於達到了可以正式送去製造的完美狀態!
    林軒長舒了一口氣,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輕鬆笑容。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這是新實驗室為數不多的“奢侈”設計,可以俯瞰觀塘避風塘和遠處維多利亞港的部分夜景。
    海風帶著微鹹的氣息吹拂進來,夜色下的香江依舊燈火璀璨,如同一盤被打翻的珠寶,散落在墨色的絨布上。遠處中環的摩天大樓直插雲霄,象征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野心。
    林軒的目光穿透夜色,仿佛看到了更遙遠的未來。資金已經到位,一支充滿潛力的團隊正在快速成長,一個世界一流的實驗室正在拔地而起,而凝聚了他無數心血和未來希望的第一塊“敲門磚”——“啟明一號”,也即將在遙遠的寶島,開始它從圖紙變為現實的涅盤之旅。
    重生以來所有的迷茫、不安、以及對前世“意難平”的執念,在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一個堅實的落腳點。他不再是一個漂泊的靈魂,而是這股即將席卷全球的數字化浪潮中,站在潮頭、手握羅盤的掌舵人。
    他輕輕握緊拳頭,感受著體內奔騰的熱血和心中那股掌控未來的強大力量。
    “兵馬已動,糧草已足,基礎已固!”
    “從這間陋室,從這塊即將誕生的矽片開始,一個全新的‘芯’髒,將為這個世界注入前所未有的澎湃動力!”
    “香江,隻是我的起點!”
    “世界,才是我的舞台!”
    他轉過身,眼中閃爍著比窗外霓虹更加明亮的光芒,對身後同樣興奮難眠的團隊成員們說道:
    “準備最終文件打包!聯係台聯電!告訴他們——”
    “啟明芯,來了!”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