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龍芯”矽片歸來,性能初探
字數:5158 加入書籤
淺水灣的浪濤拍打著沙灘,太平山頂的杜鵑花開得正豔,香江似乎終於從持續了一年多的金融風暴陰霾中,嗅到了一絲複蘇的氣息。
股市在經曆了慘烈的下跌後開始企穩,樓市雖然依舊低迷,但恐慌性拋售的浪潮已經退去。彌漫在城市上空的焦慮,漸漸被一種更為務實、也更具韌性的氛圍所取代。
對於啟明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而言,這個春天同樣意義非凡。就在“啟明二號”phoenix)p3 soc的設計數據,承載著公司鞏固市場霸主地位的希望,被送往台積電最先進的0.35微米生產線後不久,另一項同樣耗費了公司巨大資源和團隊無數心血的戰略級項目——“龍芯一號”ongxin1)dvd soc,也迎來了它決定命運的時刻。
時間回溯到大約六周前,“龍芯一號”的設計團隊在顧維鈞和陳家俊的帶領下,曆經九個月的艱苦奮戰,終於完成了這款高度複雜的數模混合信號soc的最終設計定型和驗證工作。相比“啟明一號”vcd芯片,“龍芯一號”的邏輯門數量增加了近三倍,集成了性能要求更高的peg2視頻解碼引擎、ac3音頻處理器、精密的光盤伺服控製係統、以及更複雜的係統總線和接口。其設計難度和驗證工作量,都遠非前者可比。
盡管時間緊迫,挑戰重重,但在林軒關鍵時刻“神來之筆”般的技術指導尤其是在低成本實現高性能糾錯算法和優化模擬前端設計方麵)、顧維鈞和陳家俊嚴謹高效的項目管理、以及整個團隊夜以繼日的拚搏下,“龍芯一號”的設計最終還是按時完成,並被送往了選定的代工廠——這次,他們選擇的是韓國三星電子位於器興giheung)的0.5微米邏輯工藝生產線。
這個選擇,是林軒和趙晴鳶深思熟慮的結果。一方麵,三星為了在代工市場追趕台積電,給出了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和產能承諾;另一方麵,林軒也希望通過“龍芯一號”這個相對成熟的工藝節點項目,來實際檢驗三星的製造能力和合作態度,為未來更先進、更核心的芯片如“啟明二號”的部分產能,甚至未來的移動芯片)尋找可靠的第二供應商,降低對單一代工廠的依賴風險。
六周的等待,漫長而又充滿期待。dvd市場的潛力,尤其是中國大陸市場的巨大想象空間,已經被林軒反複強調。pioneer的成功雖然帶來了豐厚的現金流,但所有人都明白,單一產品的風險太大,啟明芯必須盡快擁有第二個、甚至第三個能夠支撐公司持續增長的引擎。“龍芯一號”,正是被寄予厚望的“二號引擎”。
這一天上午,啟明芯總部的核心測試實驗室內,氣氛比上次等待“啟明一號”矽片時,似乎更加緊張了幾分。不僅僅是因為“龍芯一號”的技術複雜度更高,更因為它關係到公司多元化戰略能否成功邁出第一步。
顧維鈞親自帶隊,陳家俊在一旁協助,幾位負責“龍芯”項目的核心工程師都圍在一台嶄新的、專門為dvd soc測試而搭建的驗證平台前。這個平台比之前的p3測試平台要複雜得多,不僅連接著示波器、邏輯分析儀、電源分析儀等常規設備,還外接了一台經過改裝的、可以精確控製轉速和激光頭位置的dvd光驅機構,以及一台支持多聲道輸入的專業級音頻解碼器和一台高分辨率的監視器。
一位年輕的測試工程師小心翼翼地將第一顆“龍芯一號”es芯片,放置在測試板的zif零插拔力)插座上,輕輕扣下壓杆。連接好所有的測試線纜和接口。
“檢查電源電壓,確認極性無誤。”顧維鈞一絲不苟地指揮著。 “電源電壓正常,3.3v,1.8v核心電壓穩定。” “時鍾信號輸入正常,頻率54hz。” “jtag調試接口連接正常。”
“好,準備上電!”顧維鈞的目光掃過屏幕上的各項參數,確認無誤後,下達了指令。
工程師按下了電源開關。
實驗室裏瞬間安靜下來,隻剩下儀器設備散熱風扇的輕微嗡鳴聲。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著測試平台上的指示燈和示波器的屏幕。
幾秒鍾過去了,沒有任何異常。電源指示燈穩定地亮起,示波器上捕捉到的芯片複位信號波形正常,靜態電流也在預期的微安級別。
“上電初步正常!”工程師報告道,聲音中帶著一絲如釋重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嚐試通過jtag讀取device id。”陳家俊立刻接續指令。
調試軟件的界麵上,一行命令被敲下。片刻之後,屏幕上顯示出了一串預設的、代表“龍芯一號”身份的16進製編碼。
“device id讀取成功!jtag通路正常!”<控製器,進行內存讀寫測試。”
又是一係列複雜的操作和指令。測試程序開始嚐試配置芯片內部的內存控製器,並對連接在測試板上的ddr內存顆粒進行讀寫操作。
“內存讀寫……基本正常!地址線、數據線沒有明顯錯誤!”
這意味著,芯片內部最核心的數字邏輯部分,包括cpu內核他們最終還是沿用了成熟的ar7tdi)、係統總線、以及內存控製器等關鍵模塊,基本工作正常!
“好!非常好!”陳家俊用力地揮了一下拳頭,臉上露出了笑容。相比“啟明一號”首次上電時的磕磕絆絆,這次“龍芯一號”的初步bringup過程顯得異常順利。這不僅得益於團隊經驗的積累,也側麵印證了三星的製造工藝控製得相當不錯。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這僅僅是開胃小菜。真正的考驗,在於dvd的核心功能——音視頻解碼和光盤讀取。
固件加載完成,程序開始運行。測試平台連接的監視器屏幕上,首先出現了啟明芯的ogo,然後進入了一個極其簡陋的、用於調試的命令行界麵。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台高分辨率的監視器上。
幾秒鍾後,屏幕閃爍了一下,然後,清晰、流暢的活動畫麵出現了!雖然隻是一個簡單的測試片段,但色彩準確,沒有明顯的馬賽克或拖影!
“加載ac3 5.1聲道測試音頻流。”
工程師再次輸入指令。連接在測試平台上的專業音頻解碼器外置)的指示燈開始閃爍,顯示接收到了來自“龍芯一號”通過spdif數字音頻接口)輸出的ac3碼流。解碼器正確地識別出了5.1聲道的信號,並將其分配給連接的六個監聽音箱。
悠揚而清晰的環繞聲效果,在實驗室裏回蕩起來!雖然音量不大,但每個聲道的定位都準確無誤,音質純淨,沒有任何雜音或失真。
“ac3解碼及數字音頻輸出正常!”
連續兩個核心功能的初步驗證成功,讓實驗室裏的氣氛頓時輕鬆了不少。工程師們臉上露出了笑容,開始低聲交流起來。
“看來三星的工藝確實還可以啊,這麽複雜的芯片,第一次流片核心功能就都起來了。” “關鍵還是林總和顧工他們的架構設計牛逼,把風險都提前考慮到了。” “是啊,特別是模擬部分,這次好像比‘啟明一號’順利多了。”
顧維鈞和陳家俊也相視一笑,心中的大石頭落下了一半。至少,這顆芯片不是一塊“磚頭”,它具備了成為一款成功產品的基礎。
林軒也一直通過辦公室的內部監控這是趙晴鳶堅持安裝的,用於項目管理和安全監控)關注著測試進展。當看到視頻和音頻都成功輸出的那一刻,他一直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來。
他拿起內線電話,接通了實驗室:“老顧,家俊,初步結果怎麽樣?”
“林生,好消息!”顧維鈞的聲音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悅,“初步上電和核心功能測試都非常順利!peg2視頻和ac3音頻解碼通路都跑通了!芯片基本功能正常!”
“太好了!”林軒也由衷地替他們高興,“但是,別掉以輕心。真正的硬仗,是接下來的光盤伺服控製和兼容性測試,特別是對劣質碟片的糾錯能力。那才是決定‘龍芯一號’能否在中國市場立足的關鍵!”
“明白!”顧維鈞沉聲應道,“我們馬上開始這部分的測試!”
掛掉電話,林軒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明媚的春光。
“龍芯”矽片歸來,初步測試順利,這是一個極好的開端。這意味著,啟明芯的第二條產品線,已經成功地邁出了從圖紙變為現實的第一步。
但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接下來的全麵性能測試,尤其是針對中國市場特殊環境的“魔鬼測試”,才是真正檢驗“龍芯一號”成色的時候。它能否像pioneer一樣,再次展現出超越時代的性能和可靠性?能否成為啟明芯撬動億萬家庭數字娛樂市場的又一柄利器?
一切,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