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矽穀橋頭堡 - 美國分公司設立
字數:3945 加入書籤
啟明芯全球擴張戰略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棋,落在了世界科技創新的宇宙中心——美國矽穀。在這裏設立分公司,不僅僅是為了開拓北美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更重要的戰略意義在於:搶占技術和人才的製高點,融入全球最頂尖的創新生態,為啟明芯未來在技術引領和資本運作如納斯達克上市)上鋪平道路。
這項艱巨的任務,由趙晴鳶親自掛帥。a輪融資塵埃落定後不到一周,她便帶著一位精幹的法務專員和一位熟悉美國市場的業務拓展經理,飛抵了舊金山灣區。
矽穀,對於曾在斯坦福求學、並在華爾街工作多年的趙晴鳶來說,並不陌生。但這次,她的身份不再是旁觀者或投資者,而是要在這裏為一家來自香港的初創公司,建立起一個穩固的“橋頭堡”,挑戰是前所未有的。
首要任務是選址。矽穀的範圍很大,從南邊的聖何塞到北邊的舊金山,遍布著無數的科技公司和孵化器。選擇在哪裏落戶,直接關係到未來的人才招募、客戶接觸和行業交流。趙晴鳶的目標非常明確:必須在核心地帶,靠近頂尖大學斯坦福、伯克利)、頂級vc和主要科技巨頭的總部。
她和團隊馬不停蹄地考察了多個地點:帕洛阿爾托pao ato)雖然地段最好,但租金高得離譜,且合適的辦公空間極少;山景城ountain vie)和桑尼維爾sunnyvae)聚集了大量硬件和半導體公司,是不錯的選擇;聖克拉拉santa cara)則靠近inte等巨頭,且有相對較多的可選辦公樓。
最終,經過反複比較和權衡,她們在聖克拉拉市中心附近,臨近inte總部和nvidia這家新興的圖形芯片公司當時正嶄露頭角)的一棟現代化寫字樓裏,租下了一層大約五百平米的辦公空間。這裏的租金雖然依舊高昂,但交通便利,周邊配套齊全,更重要的是,處於整個矽穀半導體產業的核心輻射區,便於未來招募相關人才和接觸上下遊合作夥伴。
“就這裏了。”趙晴鳶站在空曠的辦公室裏,透過巨大的玻璃窗望著外麵充滿活力的街景,做出了決定,“立刻簽合同,開始裝修!”她要求裝修風格必須簡潔、現代、開放,體現啟明芯作為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形象,並且要預留出足夠的空間用於未來擴建實驗室和研發團隊。
選址敲定後,接踵而來的是更加繁瑣的法律和行政事務。在美國注冊一家外國公司的子公司,需要經過一係列複雜的程序:選擇合適的公司類型通常是crp)、在特拉華州deaare,因其對公司友好的法律環境而成為美國公司的首選注冊地)和加利福尼亞州分別注冊、申請聯邦稅號ein)、開設美國銀行賬戶、辦理各種經營許可……趙晴鳶聘請了矽穀當地一家頂尖的、熟悉跨境業務的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在他們的專業協助下,各項注冊和申請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加州的勞動法尤其以複雜和嚴格著稱,從招聘、薪酬、福利到解雇,都有著詳細的規定。趙晴鳶的法務專員幾乎是埋在各種法律條文和合規要求裏,確保公司在美國的運營從一開始就完全合法合規,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勞資糾紛。
然而,比選址和注冊更具挑戰性的,是組建美國分公司的核心管理團隊。趙晴鳶深知,僅僅依靠香港總部遙控指揮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找到能夠真正理解美國市場、融入矽穀文化、並具備強大執行力的本地領軍人物。
她的第一個目標,是北美區的銷售與市場營銷副總裁。這個人不僅需要擁有在半導體或消費電子領域豐富的銷售經驗和客戶資源特別是與大型零售商如pusa以及主要pc oe廠商的關係),還需要具備從零開始建立銷售團隊和市場推廣體係的能力。
通過獵頭公司的推薦和自己的人脈網絡,趙晴鳶麵試了多位候選人。其中一位名叫馬克·安德森ark anderson,虛構)的中年白人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安德森曾在inte的市場部工作多年,後來跳槽到一家當時很成功的圖形芯片公司如s3 graphics)擔任北美銷售總監,業績卓著,人脈廣博,但因為公司近期被並購而麵臨職業轉換。
趙晴鳶親自與安德森進行了數次深入的交流。她向安德森詳細介紹了啟明芯的技術實力特別是“啟明二號”和“龍芯一號”的巨大潛力)、充裕的資金支持、以及公司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導者的雄心壯誌。她坦誠地告知了公司目前在北美市場幾乎一片空白的現狀,但也強調了這對於一個有能力、有野心的銷售領導者來說,恰恰是建功立業、創造曆史的絕佳機會。她還拋出了極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和豐厚的期權激勵方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安德森最初對加入一家來自亞洲的、名氣尚不響亮的初創公司也有些猶豫,但在深入了解了啟明芯的技術和產品,並與遠在香港的林軒進行了幾次視頻通話林軒用他流利的英語和對未來市場的精準預判,給安德森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之後,他最終被啟明芯的潛力和誠意所打動。
“好吧,趙女士,林先生,”安德森在最後一次通話中說道,“我必須承認,你們正在做的事情非常酷!這讓我想起了當年inte用微處理器顛覆大型機市場的時代。我願意加入你們,接受這個挑戰!讓我們一起,把啟明芯打造成北美市場的領導者!”
搞定了銷售負責人,趙晴鳶的下一個目標,是為啟明芯在美國建立一個小型的、但絕對精銳的研發前哨站。這個前哨站的主要目的不是進行大規模的產品開發核心研發仍在香港和未來的中國研發中心),而是:吸引矽穀最頂尖的、香港難以找到的特定領域人才比如eda算法、cpugpu架構、移動通信協議棧等);進行最前沿的技術跟蹤和預研;並作為連接矽穀創新生態大學、研究機構、初創公司)的橋梁。
這次,林軒親自出馬。他利用自己之前通過各種渠道學術會議、技術論壇、甚至是一些“特殊”關係)建立起來的聯係,鎖定了幾個目標人物。其中一位,是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係一位即將拿到博士學位、在低功耗電路設計和統計靜態時序分析ssta)領域非常有潛力的年輕華人學者,名叫陳浩chen hao,虛構)。
林軒專程飛了一趟矽穀,在斯坦福校園裏一間簡陋的咖啡館裏,與陳浩進行了一次長談。他沒有談薪酬待遇,而是直接和陳浩探討起了0.18微米甚至0.13微米工藝下麵臨的漏電流、工藝偏差等挑戰,以及ssta在解決這些問題上的關鍵作用。林軒對這些前沿技術的理解深度和提出的獨到見解,讓陳浩這位象牙塔裏的天之驕子感到震驚和佩服。
“陳博士,”林軒最後說道,“理論研究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價值在於將技術轉化為能夠改變世界的產品。啟明芯願意為你提供一個平台,讓你將你在ssta領域的才華,應用到下一代數十億晶體管規模的芯片設計中去。我們還將支持你在矽穀組建一個專注於前沿設計方法學的小型研究團隊,與香港的eda團隊緊密合作。你願意接受這個挑戰嗎?”
麵對林軒的邀請和啟明芯展現出的技術實力與雄心,陳浩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他知道,這比他留在學術界或者去inte、ib做一顆螺絲釘,要有意義得多。
隨著馬克·安德森和陳浩這兩位關鍵人物的到位,啟明芯美國分公司的“骨架”算是初步搭建起來了。安德森迅速開始組建北美銷售和市場團隊,製定針對美國市場的營銷策略和渠道計劃。陳浩則開始物色辦公室附近的實驗室場地,並著手招募第一批研究員。
矽穀的辦公室也很快裝修完畢。雖然初期的員工還不多,隻有十幾個人,但這裏擁有了最先進的辦公設備和網絡環境,並且與香港總部實現了高速、安全的內部通訊連接。一個充滿活力和潛力的“橋頭堡”,正式宣告成立。
當林軒再次來到矽穀,視察這個剛剛落成的美國分公司時,看到窗明幾淨的辦公室裏,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精英們正在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工作,他心中充滿了感慨。
從香江到矽穀,這不僅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啟明芯從一家本土新星向全球化科技公司邁進的關鍵一步。雖然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長,挑戰依然巨大,但這個矽穀橋頭堡的建立,無疑為啟明芯的未來,插上了一雙飛向更廣闊天空的翅膀。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