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柳暗花明?關鍵證據的發現

字數:4500   加入書籤

A+A-


        而在那間略顯雜亂、堆滿了故紙堆的“技術考古資料室”裏,氣氛更是壓抑到了極點。由林軒寄予厚望的“技術考古小組”,在經曆了最初找到ebu歐洲廣播聯盟)那條線索的短暫興奮後,再次陷入了困境。
    他們費盡周折,終於通過那位bbc退休工程師的關係,聯係上了當年參與ebu dab數字音頻廣播)項目的一位德國專家。這位專家確認,當年法國ett法國電視傳輸研究中心)確實提交過多份關於音頻編碼技術的研究報告,其中一些方案在理論上與後來的peg ayer 23有相似之處。但是,當小組請求獲取這些報告原文時,卻遇到了重重阻礙。ebu的官方檔案管理極其嚴格,涉及到成員機構的內部研究報告更是被視為商業秘密,非相關方根本無權查閱。而ett方麵,在得知啟明芯正在與他們的“盟友”fraunhofer等機構進行專利訴訟後,態度更是變得異常警惕和不配合。
    “林總,ebu這條線索,恐怕很難走通了。”負責該方向的小組長安德魯一位精通多國語言的前歐洲專利局審查員助理),在一個深夜的匯報會上,疲憊地說道,“我們嚐試了所有能想到的公開和非公開渠道,都無法拿到那份關鍵的ett報告。即使能拿到,其‘公開性’在法律上如何界定,也是個巨大的問號。”
    其他幾個方向的進展同樣不容樂觀。德國愛爾蘭根大學那邊的文獻雖然找到了一些,但都不夠“致命”。跨領域的檢索也如同石沉大海。
    難道林軒的記憶出現了偏差?或者,那些可能存在的prior art證據,真的就如同石沉大海,永遠無法被找到了?團隊成員們心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連一直對林軒“神機妙算”深信不疑的李誌遠,私下裏也開始有些動搖,覺得挑戰p3核心專利有效性的想法,可能真的過於“異想天開”了。
    就在整個“技術考古”行動幾乎要陷入停滯,大家甚至開始考慮將主要精力轉回技術規避方案時,一個意想不到的突破,卻在最不經意的地方出現了。
    突破口,竟然來自於一位剛剛加入啟明芯不久的、負責“盤古”eda項目底層數據庫優化的年輕軟件工程師,小趙。小趙是個技術宅,除了工作,最大的愛好就是逛各種冷門的、骨灰級的計算機曆史和技術論壇。
    這天晚上,小趙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後,像往常一樣,打開了一個名為“retroputing bbs”的、界麵極其簡陋、用戶也寥寥無幾的在線論壇。這個論壇聚集了一批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計算機軟硬件技術極度癡迷的“老古董”和研究者。
    小趙正在漫無目的地瀏覽著一個關於“早期數字信號處理dsp)芯片與算法”的討論串。帖子裏,一群id古怪的“大神”們正在爭論著ti德州儀器)的ts320係列和at&t的dsp16係列在當年的優劣,以及各種早已被遺忘的音頻、語音壓縮算法的實現細節。
    突然,一個id為“psychoaustic_guru”的用戶在回複中提到了一句:“……說到感知編碼,其實早在80年代中期,karheinz p3的主要發明人之一)在愛爾蘭根大學做博士研究的時候,他的導師dieter seitzer教授實驗室內部,就已經有一個基於vax小型機運行的、相當完善的感知音頻編碼仿真係統了,他們稱之為‘ocf’optiu ding in t eo),裏麵詳細描述了掩蔽閾值的計算和比特分配策略,相當超前……”
    這段話立刻引起了小趙的注意!brandenburg!dieter seitzer!愛爾蘭根大學!ocf!技術備忘錄!這些關鍵詞,不正是“技術考古小組”一直在苦苦追尋的嗎?!雖然隻是論壇上的一段“吹水”,但這個id看起來非常專業,提到的信息也異常具體!
    小趙的心髒猛地一跳,他立刻將這段回複截圖,並以最快的速度衝到了還在加班的李誌遠的辦公室!
    “李…李博!”小趙激動得有些結巴,“您快看這個!這個論壇上的信息!會不會……會不會就是林總說的那個方向?!”
    李誌遠接過截圖,快速瀏覽了一遍,眉頭立刻緊鎖,隨即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ocf……seitzer實驗室……技術備忘錄……80年代中期?!”他猛地站起身,“小趙!立刻!想盡一切辦法聯係上這個‘psychoaustic_guru’!問他是否還保留著那份技術備忘錄,或者知道去哪裏能找到它!這件事,十萬火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趙也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立刻回到自己的電腦前,嚐試通過bbs的私信係統聯係那位神秘的“大師”。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對於李誌遠和小趙來說,是極其漫長而煎熬的等待。
    終於,在淩晨時分,那個id亮了起來,並發回了一條簡短的回複:“ocf eo?年代太久遠了,我自己手裏肯定沒有了。不過,我記得當年愛爾蘭根大學電子工程係的內部圖書館非公開的),好像存檔過seitzer教授實驗室的所有技術報告和備忘錄,用的是一種很老的縮微膠片格式。你們可以去那裏碰碰運氣,但需要內部人士或者有力的官方理由才能查閱。”
    縮微膠片!內部圖書館!
    李誌遠立刻將這個重大線索向林軒和趙晴鳶做了匯報!
    林軒在得知消息後,眼中精光一閃!他知道,這很可能就是他們要找的“聖杯”!前世關於p3專利爭議的記憶碎片中,似乎就提到過一份來自愛爾蘭根大學內部的、關鍵性的早期技術文件!
    “晴鳶!”林軒立刻做出指示,“動用我們所有的資源!無論是通過我們德國的法律顧問,還是聯係當地的大學關係,甚至不惜代價聘請私家偵探!必須想辦法進入愛爾蘭根大學的內部圖書館,找到那批seitzer實驗室的縮微膠片檔案!並且,要以最快、最合法的方式,獲取那份關於‘ocf’的技術備忘錄的副本和相關的存檔證明!”
    趙晴鳶也意識到了這件事的極端重要性,立刻行動起來。她指示高偉紳德國分所的律師團隊,利用他們在德國學術界的資源進行溝通;同時,也通過啟明芯歐洲分公司和一些私人關係,尋找能夠接觸到愛爾蘭根大學內部檔案的可能性。
    又經過了數天緊張而充滿波折的努力過程可能涉及到與大學檔案管理員的周旋、提供合法的查閱理由如“學術研究需要”、甚至可能付出了一些“灰色”的代價),一份塵封了十幾年、從縮微膠片上翻拍並經過公證的、厚達數十頁的德語技術文件副本,終於通過最快的國際快遞,送抵了香港啟明芯總部!
        李誌遠和幾位懂德語的工程師連夜對文件進行了翻譯和解讀。當他們將翻譯好的內容與p3 a主張的核心專利權利要求進行逐一比對時,所有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這份1988年的內部技術備忘錄,以極其詳盡的方式,描述了一種基於離散餘弦變換dct)、結合了聽覺掩蔽模型進行比特分配的音頻編碼方案!其核心思想、關鍵算法流程、甚至部分參數的選擇,與後來p3專利中描述的內容,存在著驚人的相似性!雖然它在具體實現細節上可能與最終的p3標準有所不同,但它清晰地公開了p3技術中最核心、最具創造性的那部分思想!
    “prior art! 絕對是prior art!”詹姆斯·懷特律師在仔細研究了文件和技術專家的分析報告後,激動地拍案而起,“這份證據的殺傷力太大了!它足以挑戰fraunty)!一旦這些核心專利被認定無效,整個p3 a的專利組合的價值將大打折扣!”
    戴維斯律師也表示讚同:“雖然對方肯定會辯稱這是內部文件,不構成‘公開’,或者技術細節存在差異。但這份文件出自p3主要發明人導師的實驗室,時間點如此之早,內容如此翔實,其證據效力非常強!至少在法庭上,它將給對方帶來巨大的麻煩,並極大地增加我們贏得訴訟或達成有利和解的可能性!”
    柳暗花明!
    在經曆了漫長的黑暗摸索和內外交困的壓力之後,啟明芯終於找到了那把足以劈開專利迷霧、照亮前路的利劍!這份來自曆史塵埃中的關鍵證據,將徹底改變整個專利戰爭的力量對比!
    林軒在得知最終確認消息的那一刻,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憑借重生優勢進行的這次“技術考古”,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成果。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