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泡沫破裂 - 危機中的“獨善其身”

字數:3665   加入書籤

A+A-


    2001年的春夏之交,一場被稱為“互聯網泡沫破裂”dot bubbe burst)的金融海嘯,如同早已積蓄夠能量的超級風暴,終於以雷霆萬鈞之勢,席卷了全球。
    風暴的中心,是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那個曾經被無數投資者頂禮膜拜、象征著“新經濟”無限榮光的指數,如同斷了線的風箏,從五千多點的曆史高位一路狂瀉,短短幾個月內就跌去了超過一半,並且下跌的趨勢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無數曾經被炒到天價的科技股,特別是那些沒有任何盈利支撐的互聯網公司股票,如同自由落體般崩盤,股價跌去80、90甚至直接歸零的比比皆是。
    這場崩盤,迅速從虛擬的資本市場蔓延到實體經濟。
    矽穀,這個曾經因為互聯網狂熱而變得不可一世的科技聖地,一夜之間仿佛從天堂墜入了地獄。無數曾經風光無限的網絡公司,如同沙灘上退潮後擱淺的魚,掙紮著死去。 “pets”網上賣寵物用品)、“ebvan”生鮮電商)、“etoys”在線玩具店)……這些曾經在超級碗上投放天價廣告、估值動輒數十億美金的明星企業,幾乎在瞬間就耗盡了現金,宣布破產清算。它們的倒閉,不僅僅是商業上的失敗,更成為了那個荒誕時代最具諷刺意味的注腳。
    寫字樓空置率飆升,豪華辦公室人去樓空,隻留下一些還沒來得及搬走的昂貴辦公家具和象征著昔日輝煌的公司ogo。風險投資vc)行業更是哀鴻遍野,之前瘋狂撒錢的投資人如今噤若寒蟬,投資活動幾乎完全凍結。即便是那些真正有技術實力的初創公司,也因為融不到後續資金而陷入困境。
    裁員!裁員!裁員!成為了矽穀乃至全球科技行業的主旋律。思科cis)、朗訊ucent)、北電norte)這些網絡設備巨頭,因為企業客戶大幅削減it開支,不得不進行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裁員,動輒裁掉數千甚至上萬名員工。就連微軟、inte、惠普這些相對穩健的科技巨頭,也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紛紛宣布凍結招聘、削減預算,甚至進行小規模的“結構性優化”裁員的委婉說法)。無數曾經拿著高薪、開著跑車、被視為“天之驕子”的矽穀工程師和經理人,一夜之間失去了工作,背負著沉重的房貸加州房價在泡沫時期也被炒得很高),前景黯淡。
    這場源自美國的金融風暴,迅速波及全球。歐洲、亞洲的股市同樣應聲下跌,依賴出口和外資的經濟體受到了嚴重衝擊。全球經濟似乎正在滑向一場難以避免的衰退。彌漫在空氣中的,不再是千禧年初的樂觀與亢奮,而是深深的恐慌、蕭條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然而,就在這全球一片哀鴻遍野、風聲鶴唳的景象之中,位於香港觀塘海濱道的啟明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卻呈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近乎“世外桃源”般的景象。
    這裏的研發工作依舊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啟明二號”的量產準備工作正在加速推進;“龍芯一號”的訂單依舊火爆,深圳工廠的生產線依然忙碌;“盤古”eda團隊在充足的計算資源支持下,繼續向邏輯綜合和形式驗證等更深層次的領域發起衝擊;而那個高度機密的“火種”移動通信預研團隊,更是如同獲得了“戰略機遇期”一般,開始在全球範圍內低成本地“收割”那些因為巨頭裁員而流失出來的頂尖無線通信人才……
    公司上下,雖然也能從外部新聞和市場變化中感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寒意,但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的直接衝擊。員工們的臉上雖然少了一些張揚的興奮,但更多的是一種沉穩的專注和對公司未來的篤定信心。
    為什麽啟明芯能夠在這場席卷全球的風暴中,做到近乎“獨善其身”?原因其實很簡單,正是林軒在近一年前那次高層會議上所做的精準預判和提前部署,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極度審慎的財務策略 在林軒發出預警後,趙晴鳶立刻收緊了公司的財務韁繩。除了對核心研發項目的持續投入外,所有非必要的資本開支、市場推廣費用、以及過快的團隊擴張都被嚴格控製。a輪融資獲得的六千萬美金,以及兩大“現金牛”業務產生的巨額利潤,使得公司賬上積累了極其雄厚的現金儲備。用趙晴鳶的話說,“我們的現金足夠支撐公司在零收入的情況下正常運營三年以上!”這種強大的財務實力,讓啟明芯在資本寒冬中擁有了無與倫比的安全墊和戰略靈活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與泡沫的“物理隔離” 啟明芯自始至終都沒有參與到那場瘋狂的互聯網泡沫炒作中去。公司沒有不切實際地去搞什麽“p3音樂門戶網站”,也沒有為了追求概念而去收購虧損的流媒體公司。林軒始終堅持,啟明芯的核心是“硬科技”,是芯片,是底層的技術賦能。這種專注,使得啟明芯完美地避開了泡沫破裂帶來的直接衝擊。
    逆周期布局的“意外收獲” 更重要的是,這場危機對於提前做好準備的啟明芯來說,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機遇”。
    人才抄底 全球科技巨頭的裁員潮,為啟明芯打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低成本吸納頂尖人才的黃金窗口!無論是矽穀的芯片架構師、歐洲的射頻工程師,還是因為項目被砍而賦閑的eda算法專家,隻要是林軒看中的、符合啟明芯未來發展需要的人才,hr團隊都能以相對“低廉”相比泡沫時期的天價)的薪酬和更具吸引力的期權,將他們招至麾下。啟明芯的全球人才庫,在這場危機中反而實現了逆勢的、更高質量的擴張!
    成本下降 隨著全球經濟降溫,寫字樓租金、服務器硬件、甚至一些基礎的電子元器件價格都開始出現鬆動甚至下跌。趙晴鳶的運營團隊得以用更低的成本,去擴充辦公室、升級計算集群、優化供應鏈。
    收購良機 像之前收購“圖芯科技”那樣的“截胡”機會,在泡沫破裂後變得更多。一些技術實力不錯但財務脆弱的小型科技公司,估值大幅縮水,成為了啟明芯進行戰略性技術並購的潛在目標。aex領導的並購團隊變得異常忙碌,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篩選和評估各種可能的收購機會。
    窗外,是全球經濟的凜冽寒冬;窗內,是啟明芯逆勢生長的勃勃生機。這種強烈的反差,不僅讓啟明芯的員工們對公司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也讓那些在a輪融資中重注啟明芯的投資人們如巔峰資本、長江基金等)感到無比慶幸和驚喜。他們愈發相信,自己投中的不僅僅是一家優秀的公司,更是一位擁有穿越周期、洞悉未來的卓越領導者。
    當然,林軒並沒有因為暫時的“獨善其身”而沾沾自喜。他知道,這場危機的深遠影響才剛剛開始顯現。全球經濟衰退會持續多久?對消費市場的影響會傳導多深?競爭對手在壓力之下會做出何種調整?這些都是未知數。
    他提醒趙晴鳶和管理團隊,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保持冷靜和警惕,繼續嚴格執行“現金為王、聚焦核心”的策略,同時,也要更加敏銳地捕捉危機中可能出現的、轉瞬即逝的戰略機遇。
    泡沫破裂,哀鴻遍野。但對於啟明芯這艘早已提前加固船體、備足糧草、並且由一位“先知舵手”引領的戰艦來說,這或許並非世界末日,而是一個大浪淘沙、強者恒強、甚至實現彎道超車的…… 新時代的開端。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