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赫爾辛基的“冰與火” - 初次技術深潛
字數:4609 加入書籤
芬蘭,埃斯波espoo)。距離首都赫爾辛基不遠,這座寧靜而現代化的城市,坐落著全球移動通信巨頭諾基亞的總部——一座由玻璃和鋼結構組成的、充滿了北歐設計風格的龐大建築群。這裏,是決定著全球數億手機用戶使用體驗的“神經中樞”,也是啟明芯“蜂鳥”計劃必須攻克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堡壘。
啟明芯的歐洲團隊,在總經理弗蘭克·穆勒的帶領下,提前一天抵達了赫爾辛基。隨行的,還有從香港和深圳緊急抽調過來的、由陳家俊親自帶隊的五名核心技術專家,包括基帶算法工程師、射頻接口工程師、嵌入式軟件工程師和一位經驗豐富的fae現場應用工程師)主管。他們下榻在諾基亞總部附近的一家商務酒店,連夜對即將進行的現場演示和技術交流,進行著最後的準備和演練。
第二天上午九點,啟明芯團隊準時出現在了諾基亞總部訪客接待中心。迎接他們的是上次負責初步技術評估的采購經理佩卡·薩洛寧。與上次在香港見麵時相比,薩洛寧的態度明顯熱情了一些,但眼神中依然帶著北歐人特有的審慎和專業。
“弗蘭克,陳先生,歡迎來到諾基亞。”薩洛寧與穆勒和陳家俊握手,“我們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專門的評估實驗室。我們的首席平台架構師科爾霍寧先生和幾位相關領域的技術專家,會在那裏等你們。”
啟明芯團隊被帶到了位於研發大樓深處的一間寬敞、整潔、但氣氛異常嚴肅的實驗室。實驗室裏擺滿了各種先進的測試儀器,幾位穿著白大褂、表情嚴謹的諾基亞工程師已經在那裏忙碌著。為首的正是那位看起來有些不苟言笑、但技術功底深不可測的高級工程師安蒂·科爾霍寧。
沒有過多的寒暄,雙方的技術人員立刻進入了工作狀態。啟明芯的工程師們熟練地將帶來的“蜂鳥一號”參考設計板rdb)和配套的測試設備連接到諾基亞提供的測試平台上。諾基亞的工程師則在一旁仔細觀察著每一個步驟,並時不時提出一些關於接口定義、信號電平、或者測試環境配置的問題。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聲的較量氣息。諾基亞的工程師們,代表著行業的最高水準,他們帶著審視的目光,想要徹底摸清這家亞洲“挑戰者”的底細。而啟明芯的工程師們,則背負著公司的期望,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地展示著自己的技術實力。
“平台搭建完成,硬件自檢通過。”啟明芯的fae主管向科爾霍寧報告。
“很好。”科爾霍寧點點頭,語氣平淡,“那麽,按照我們之前溝通的測試計劃,先從最基礎的開始。請運行標準的gs語音通話壓力測試,模擬在不同信號強度和幹擾條件下的表現。我們需要連續記錄至少四個小時的通話質量指標如os分)、掉話率和功耗數據。”
這是對芯片基帶性能和穩定性的第一道考驗。
啟明芯的工程師啟動了測試腳本。連接的網絡模擬器開始模擬出不同的無線環境,從信號滿格的市區,到信號微弱的郊區,再到夾雜著強烈鄰頻幹擾的複雜電磁環境。測試平台上的“蜂鳥”芯片開始進行模擬通話。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實驗室裏非常安靜,隻有儀器設備運行的低鳴聲。諾基亞的工程師們緊盯著屏幕上實時滾動的通話質量評分和誤碼率曲線,偶爾低聲交流幾句。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
“蜂鳥”芯片的表現異常穩定!即使在信號強度隻有105db接近接收極限)的弱信號環境下,通話聲音依然保持清晰可懂,沒有出現明顯的雜音或中斷。在強幹擾模式下,芯片內置的幹擾抑製算法也發揮了作用,通話質量雖然有所下降,但始終沒有掉線!
四個小時的連續壓力測試結束。科爾霍寧親自查看了匯總的測試數據,眉頭微不可察地舒展了一下。數據顯示,“蜂鳥”的通話穩定性和弱信號下的表現,確實優於他們目前正在使用的某款主流供應商的芯片方案。
“okay,”科爾霍寧轉向下一項,“gprs數據性能測試。cass 10,模擬不同的信道編碼方案cs1cs4),測試在不同信號質量下的實際數據吞吐率和連接穩定性。特別是從空閑狀態到激活pdp上下文的建立時間,以及在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功耗表現。”
這又是一項極其嚴苛的測試。gprs的數據傳輸對協議棧的穩定性和處理能力要求更高。
啟明芯團隊再次啟動測試。這一次,他們不僅要展示峰值速率,更要展示在信號波動和網絡擁塞模擬)情況下的穩定性和低功耗特性。
測試結果再次令人印象深刻。“蜂鳥”不僅能夠穩定地達到gprs cass 10的理論速率上限,更重要的是,其獨特的“快速休眠與喚醒”機製和低功耗設計,使得在進行非連續的、突發性的數據傳輸如瀏覽ap網頁)時,平均功耗顯著低於諾基亞工程師們的預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很有意思的電源管理策略。”科爾霍寧看著功耗分析儀上的曲線,若有所思地說道,“看起來你們在軟硬件協同的低功耗優化上,確實下了很大功夫。”
接下來,是多媒體性能測試。諾基亞的工程師們播放了各種格式的音頻文件p3, ar, idi),測試了jpeg圖片解碼速度和顯示效果,甚至還運行了幾個基於j2e的圖形基準測試程序。
“蜂鳥”的表現依舊可以用“驚豔”來形容。高品質的音頻輸出、流暢的圖形界麵加速效果,都給諾基亞的工程師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是當他們看到啟明芯的工程師演示,即使在後台進行gprs數據下載的同時,前台依然能流暢播放p3音樂、並且ui操作毫無卡頓時,科爾霍寧身旁一位負責軟件平台的工程師忍不住低聲讚歎了一句:“aazing utitasking perforance!”
當然,諾基亞的工程師們也絕非等閑之輩。他們在肯定“蜂鳥”亮點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係列極其尖銳和深入的技術問題:
“你們的協議棧是完全自主開發的嗎?通過了多少輪gcfptcrb全球認證論壇pcs型號認證委員會)的預測試?有沒有針對歐洲特定運營商網絡的兼容性優化?”佩卡·薩洛寧,采購經理) “射頻前端的兼容性如何?能否方便地適配我們現有的多種rf收發器方案?對於未來可能集成的edge或cda功能,你們的基帶架構預留了多少可擴展性?”一位射頻專家) “你們的sdk看起來很完整,但是否足夠穩定和易用?對於我們諾基亞自有的開發工具鏈和操作係統平台如s40s60),集成難度有多大?有沒有提供相應的移植指南和技術支持?”安蒂·科爾霍寧) “芯片的長期可靠性數據如何?比如高溫工作壽命)、靜電防護esd)等級、抗潮濕能力等?你們的量產質量控製流程是怎樣的?能保證每月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片的穩定供貨嗎?”英格麗·拉爾森,供應鏈質量專家)
麵對這些如同連珠炮般、直指核心的問題,啟明芯團隊沉著應對。陳家俊負責解答量產、質量和供應鏈相關問題,強調啟明芯與三星台積電的緊密合作關係和嚴格的品控體係。張建華則詳細解釋了協議棧的架構、開發流程和未來的演進路線圖。小張則重點介紹了sdk的易用性、文檔的完善性以及對主流手機平台的適配計劃。顧維鈞和老王則補充了關於模擬電路可靠性和可測性設計的細節。
整個技術交流過程,充滿了高強度的智慧碰撞。啟明芯團隊展現出的不僅僅是芯片本身的性能優勢,更是其背後深厚的技術積累、嚴謹的研發流程和專業的服務能力。
交流一直持續到傍晚時分。結束時,科爾霍寧這位一向以嚴謹和挑剔著稱的技術專家,臉上也難得地露出了一絲認可的表情。他對陳家俊和弗蘭克·穆勒說道:“陳先生,穆勒先生,你們的‘蜂鳥’芯片,確實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的集成度、功耗和多媒體性能,很有競爭力。當然,我們也發現了一些需要進一步驗證和討論的技術細節,特別是關於協議棧的長期穩定性和大規模量產的可靠性。”
佩卡·薩洛寧則更直接地表達了采購部門的初步態度:“我們會將今天的評估結果和我們的顧慮,詳細匯報給總部的產品決策委員會。坦白說,‘蜂鳥’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選項,尤其是在中端功能機市場上。如果你們能夠解決我們提出的那些關鍵問題,並提供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和供貨保障,我認為,我們非常有可能會在未來的某個項目上,進行小批量的試用和驗證。”
雖然依舊沒有給出明確的承諾,但這番話,無疑已經為啟明芯敲開諾基亞這扇“冰封”的大門,帶來了一縷溫暖的“火焰”!
走出諾基亞總部大樓,赫爾辛基的傍晚寒風凜冽,但啟明芯團隊每個人的心中,卻都燃燒著一團火熱的希望。他們知道,他們用無可辯駁的技術實力,初步征服了這些來自芬蘭的、世界上最挑剔的手機工程師。
“弗蘭克,家俊,”穆勒興奮地對兩人說,“我們成功了!至少,我們成功地讓他們認真起來了!接下來,就是要把他們提出的問題逐一解決掉,用最終完美的產品和方案,徹底打動他們!”
陳家俊點點頭,眼中充滿了自信:“沒問題!我們一定能做到!”
赫爾辛基的初次技術深潛,雖然充滿了挑戰,但結果令人鼓舞。“蜂鳥”的驚豔表現,已經開始融化這座北歐巨頭心中的堅冰。距離真正的勝利,又近了一步。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