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分化與說服上)- 硬件與量產的定心丸
字數:4513 加入書籤
林軒的“未來宣言”如同投下了一顆思想的核彈,徹底引爆了啟明芯核心團隊的雄心與激情。打造自主平台、定義智能時代的宏偉願景,讓所有人都熱血沸騰。
然而,當最初的激動稍稍平複,回歸到具體的執行層麵時,那些冰冷而現實的挑戰,依然如同巨大的磐石,橫亙在眾人麵前。尤其是對於直接負責硬件研發、生產製造和市場運營的陳家俊和黃耀龍來說,林軒描繪的藍圖越是宏偉,他們肩上的擔子就越是沉重,心中的疑慮也越是具體。
在一場由林軒、趙晴鳶、陳家俊、黃耀龍以及供應鏈核心主管閉門參加的小範圍碰頭會上,氣氛就不如之前全體動員大會那般激昂,多了幾分冷靜和審慎。
“林總,趙總,”陳家俊率先開口,這位一直以來都是啟明芯硬件研發“定海神針”的老將,此刻的眉頭緊鎖著,手指在麵前的筆記本上輕輕敲擊,“新戰略的方向,我個人完全支持。但是,具體的資源分配和執行節奏,我還是有些擔心。”
陳家俊的話音剛落,黃耀龍立刻接了上來,他的擔憂則更偏向於生產和運營層麵。
“是啊,林生!”黃耀龍的語氣帶著明顯的焦慮,“硬件不同於軟件,它的鏈條太長了!芯片設計出來要流片,流片回來要封測,封測好了要測試,測試通過了才能量產!這中間哪個環節出問題都不行!”
“而且,聽您的意思,我們未來還要自己做‘啟明·創世’手機?”他瞪大了眼睛,“我的天!那複雜度可就不是一個量級了!工業設計、結構堆疊、屏幕選型、電池安全認證、天線調試、整機組裝、全球範圍內的生產線管理、質量控製、庫存管理、物流運輸、售後維修……這每一個環節都是一個巨大的‘坑’!我們啟明芯以前可從來沒做過整機啊!三年時間,要同時搞定操作係統、頂級soc、還要造出世界一流的手機?這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大了?我真擔心……”
他沒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擔心步子太大,扯著公司的命脈。
他們兩人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而是站在各自負責領域最現實、最直接的角度提出的問題。新戰略固然激動人心,但如何確保在追逐星辰大海的過程中,腳下的土地依然堅實穩固?如何平衡新舊業務的資源投入?如何規避進入全新領域如整機製造)所帶來的巨大風險?
林軒認真地聽著,沒有打斷。他理解他們的顧慮,也早已思考過這些問題。
“家俊,老黃,”他等兩人說完,才緩緩開口,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力,“你們的擔心非常有必要,也是我們新戰略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再宏偉的藍圖也隻是空中樓閣。”
“首先,關於資源分配和現有業務的穩定。”林軒明確表態,“我再次強調,在‘北辰’計劃的初期階段至少第一年到一年半),我們將優先保障‘蜂鳥’項目的資源! 確保它的客戶驗證順利通過,確保它的量產爬坡穩定可靠,確保我們能夠按時、按質地向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客戶交付芯片!”
“‘蜂鳥’的成功,不僅僅是為了履行我們對客戶的承諾,更是為了 ??? (hakvar 希伯來語,意為“確保”,這裏引申為保障) 我們新戰略所必需的現金流!我們要用‘蜂鳥’賺來的利潤,去滋養‘北辰’和‘天樞’這兩顆更加金貴的‘種子’!所以,請你們放心,公司絕不會為了新項目而犧牲‘蜂鳥’這個即將到來的‘現金牛’!”
“當然,”他補充道,“資源的優化和聚焦是必須的。一些非戰略核心、投入產出比不高的項目,比如‘龍芯’dvd芯片的下一代大幅升級計劃,可以暫時放緩,維持現有市場即可;‘啟明’p3芯片,保持小步快跑的迭代,維持住高端市場的品牌形象就行。我們要把最優秀的工程師資源,逐步、有序地向‘天樞’和‘北辰’項目傾斜,但這個過程會是平穩過渡的,不會一蹴而就。”
聽到林軒如此明確地表態優先保障“蜂鳥”,陳家俊和黃耀龍都鬆了一口氣。這是他們最擔心的基本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次,關於自有品牌手機的挑戰。”林軒的目光轉向黃耀龍,帶著一絲笑意,“老黃,你以為我真的打算從零開始,自己建工廠、買設備、招幾萬工人來生產手機嗎?”
黃耀龍一愣:“難道不是?”
“當然不是!”林軒笑道,“我們啟明芯的核心優勢在於技術研發和平台構建!生產製造環節,我們完全可以借助全球最專業的‘外力’!”
“我的計劃是,在‘啟明·創世’手機的初期,我們將采取‘核心技術自研 + 頂級代工生產’的模式!我們將專注於產品的定義、工業設計、核心技術天樞soc、北辰os、關鍵算法)的研發、品牌營銷和生態建設。”
“而具體的生產、組裝、測試、供應鏈管理等環節,我們將外包給全球最頂級的電子製造服務商es)!比如富士康、偉創力、和碩這些公司或者這個時空的類似巨頭)!他們擁有最先進的生產線、最高效的管理體係、最龐大的采購網絡和遍布全球的製造基地!讓他們來為我們代工,我們可以省去巨額的固定資產投入和複雜的生產運營管理,將所有精力都聚焦在我們的核心優勢上!”
“我們隻需要建立一支精幹而強大的產品工程product engineering)和供應商質量管理sq)團隊,去定義產品規格、選擇和管理供應商、監督生產過程、嚴控產品質量即可。這方麵,我們可以從蘋果、戴爾這些采取類似模式的成功公司那裏學習經驗。”
“至於工業設計、結構工程、屏幕、電池、攝像頭等關鍵零部件,”林軒補充道,“我們可以整合全球最優秀的供應商資源。我們有錢ipo之後),有技術可以提出更先進的需求),還有我這個‘先知’可以做出更準確的選擇),完全可以在這些領域找到最好的合作夥伴,甚至通過戰略投資或收購來彌補短板。”
“原來是這樣!”黃耀龍恍然大悟,臉上的憂慮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興奮,“如果是頂級代工模式,那風險就小太多了!我們隻需要專注於產品本身!這……這完全可行啊!”
“最後,關於供應鏈風險。”林軒繼續說道,“自己做平台,掌控核心技術,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搞‘閉關鎖國’。恰恰相反,我們需要構建一個更開放、更多元、也更具韌性的全球供應鏈體係!”
“在晶圓代工環節,我們要繼續深化與台積電、三星的戰略合作,鎖定先進工藝產能,同時也要積極評估和導入格羅方德gobafoundries,如果那時已存在或有類似選擇)等作為第二、第三供應商。” “在封裝測試環節,日月光、矽品、安靠akor)都要建立合作關係。” “內存、射頻、傳感器、屏幕、電池……所有關鍵元器件,都必須至少有兩家以上合格供應商,並且要進行動態的份額管理和風險評估。”
“更重要的一點,”林軒的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大家要記住,當我們不再僅僅是一個芯片供應商,而是成為手握數億用戶、主導著‘北辰’操作平台和應用生態的平台巨頭時,我們在整個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和議價能力,將發生根本性的逆轉!”
“到那時,將是所有的供應商搶著要進入我們的供應鏈體係,搶著要為我們提供最好、最優先的服務!我們將擁有定義行業標準、整合產業鏈資源、甚至影響技術發展方向的巨大能量!這,才是我們擺脫‘打工皇帝’命運,真正掌握自己未來的關鍵!”
林軒的這番話,如同撥雲見日,將陳家俊和黃耀龍心中最後的疑慮徹底驅散。他不僅為新戰略的執行路徑給出了清晰的規劃,更描繪了一幅未來掌控產業鏈的誘人前景。
“林總,我徹底明白了!”陳家俊站起身,鄭重地說道,“您放心,隻要‘蜂鳥’項目能得到保障,自有品牌手機初期采取代工模式,硬件研發和生產運營這邊,我們堅決支持新戰略!我們會保質保量地完成‘天樞’芯片的研發,並全力配合好未來的整機項目!”
“我也沒問題了!”黃耀龍也激動地表態,“用‘蜂鳥’賺錢,用代工模式做手機,這風險可控,前景無限!我這就去調整市場和供應鏈策略,為未來‘啟明’品牌的誕生和‘北辰’生態的推廣,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硬件與生產運營這兩大關鍵環節的“定心丸”已經派發。啟明芯內部,向著全新戰略目標的航向,變得更加堅定和統一。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