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創世”手機的原型設計
字數:4088 加入書籤
在「北辰」os的軟件靈魂日漸豐滿,「天樞」soc的硬件心髒即將完成淬煉之際,承載這一切、並最終將其呈現給世人的那個“完美軀體”——啟明芯自有品牌的第一代旗艦智能手機,代號「創世」genesis)的原型設計工作,也在一個更為隱秘、充滿了藝術與科技交融氣息的空間裏,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這個由林軒親自督導,並從全球範圍內招募或合作了最頂尖工業設計師、結構工程師和材料專家的秘密工業設計工作室,可能並不在啟明芯總部或「蜂巢」基地內,而是隱藏在香港或海外某個更具設計氛圍、也更利於保密的角落。
這裏的負責人,是一位名叫喬納森·艾維斯的中年英國設計師此人物為虛構,設定上可能早期在索尼或某歐洲高端設計公司工作,後被林軒理念吸引而加盟啟明芯,其命名旨在向蘋果設計靈魂致敬)。他以其對極簡主義美學的深刻理解、對材質和工藝的極致追求、以及略帶偏執的完美主義傾向而著名。
林軒對「創世」手機的工業設計,提出了極其明確、也極其超前的要求:
“我不要任何多餘的按鍵!我不要手寫筆!我不要可以拆卸的後蓋和電池!” “我要的是一塊盡可能大的、覆蓋整個正麵的、完美的觸摸屏!” “我要的是極致簡潔的外觀,是渾然一體的質感,是拿在手中如同藝術品般的精致和溫潤!” “它必須看起來、摸起來,都像是來自未來!”
這些要求,在2005年底、功能手機依然是絕對主流、智能手機普遍傻大黑粗、電阻屏+手寫筆是標配的時代,聽起來簡直是“天方譚”!
但正是這種不妥協的、追求極致的目標,激發了艾維斯和他領導的這支由全球設計精英組成的團隊可能包含德國的精密結構工程師、日本的材料專家、意大利的美學顧問等)最大的創造潛力。
原型設計的反複迭代
在id工作室裏,擺放著數十款材質、形態、細節各異的「創世」手機原型模型ockup)。有些是用精密加工的鋁合金或不鏽鋼打造的金屬模型,有些是用特殊樹脂通過3d打印製作的,還有些是結合了玻璃、陶瓷等新型材料的探索性嚐試。
形態的戰爭: 團隊圍繞著“簡潔”的核心理念,嚐試了多種設計方案。最終,兩種方案成為主要競爭者:一種是類似於後世iphone 4的“三明治”結構,即前後玻璃麵板加金屬中框;另一種是更激進的鋁合金一體成型unibody)設計。林軒更傾向於後者,因為它能帶來更極致的整體感和堅固度,但其製造工藝難度和天線設計挑戰也更大。
屏幕的抉擇: 為了實現“正麵全是屏幕”的視覺效果,團隊必須將屏幕邊框做到當時技術的極限窄度。同時,屏幕本身的尺寸和比例也經過了反複權衡。最終,他們可能選擇了一塊由夏普或三星提供、當時最頂級的 3.7 英寸或接近 4 英寸、比例接近 169 的電容式多點觸摸屏,其表麵覆蓋著特殊強化玻璃——這可能是康寧公司尚未正式命名的大猩猩玻璃goria gass)的早期版本,由啟明芯戰略投資或合作開發。這在當時絕對是“巨屏”!
按鍵的絕跡: 林軒堅持要將物理按鍵減到最少。最終的設計可能隻保留了側麵的電源鍵、音量鍵,以及一個標誌性的圓形hoe鍵,其設計思路可能借鑒了pioneer播放器的“靈動滾輪”但形態完全不同。甚至還有更大膽的方案被討論:完全取消hoe鍵,依靠手勢操作——這更符合林軒的終極目標,但技術挑戰也更大。)
材質與工藝的極致: 為了達到林軒要求的“藝術品級”質感,團隊在材質和工藝上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嚐試了陽極氧化鋁的多種顏色和表麵處理效果噴砂、拉絲),研究了玻璃麵板的精密打磨和鍍膜工藝,甚至探索了陶瓷、液態金屬等更前沿的材料應用可能性。目標是讓「創世」手機不僅看起來高端,摸起來的手感也要無可挑剔。
工程實現的巨大挑戰
美輪美奐的設計藍圖,必須麵對冰冷的工程現實。將如此強大的「天樞」soc、支持全球漫遊的多模多頻天線、以及一塊足夠支撐這一切的高能量密度電池,塞進一個追求極致輕薄、並且大量采用金屬和玻璃材質的機身裏,其難度可想而知。
結構堆疊的“極限壓縮” 啟明芯的結構工程師們,與id團隊緊密合作,利用最先進的3d cad和仿真工具,對手機內部的每一個元器件布局進行著“微米級”的優化。主板要做多薄?電池要什麽形狀?攝像頭模組如何放置才能不凸起?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反複權衡和迭代。
散熱設計的“冰與火之歌” 高性能的「天樞」soc在全速運行時發熱量巨大,而追求輕薄和金屬玻璃材質又不利於散熱。散熱工程師們必須絞盡腦汁,利用熱管、當時可能已出現或由啟明芯提前布局的石墨烯散熱膜等先進散熱技術,並結合軟件層麵的智能溫控策略,確保手機在高負載下不會“發燒”甚至降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線設計的“隱形之舞” 金屬一體成型機身對天線信號有嚴重的屏蔽作用。射頻工程師們必須與結構工程師、id設計師緊密合作,巧妙地設計天線的位置和形態也許能看到後世iphone“天線帶”設計的早期雛形?),甚至可能需要研發全新的天線調諧技術,以確保手機在各種握持姿勢下,都能擁有穩定可靠的信號接收能力,避免“死亡之握”。
這個過程充滿了妥協、爭吵和反複的失敗與嚐試。id設計師抱怨結構工程師破壞了他們的完美曲線,結構工程師抱怨id設計師不考慮工程實現難度,射頻工程師則抱怨金屬外殼簡直是“信號殺手”……
但最終,在林軒的強力推動和各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一款在設計美學、工程實現和用戶體驗之間達到精妙平衡的「啟明·創世」手機原型方案,逐漸清晰地浮現出來。
與頂級代工廠的秘密接觸
在內部原型設計接近定型的同時,林軒和趙晴鳶也開始秘密接觸全球最頂級的電子製造服務商es)。
目標非常明確:隻有像富士康、偉創力這樣擁有最龐大生產規模、最嚴格質量控製、最強供應鏈管理能力、並且願意投入巨資建立專用、高保密生產線的“代工航母”,才有可能承接「創世」手機這種對工藝精度和量產規模要求都達到極致的訂單。
在一次極其私密、可能是在海外某個中立地點舉行的會晤中,林軒和趙晴鳶向富士康的最高層——據信可能是郭台銘本人或其核心副手——展示了「創世」手機令人驚豔的設計原型非功能模型)和「天樞」芯片的強大規格。
“郭先生,”林軒開門見山,“我們啟明芯,即將重新定義智能手機。而這部「創世」手機,將是這場革命的起點。它的設計和工藝要求,將是目前業界最高標準。我們需要一個能夠與我們共同創造曆史、並且能夠滿足我們對質量、產能和保密性最苛刻要求的戰略製造夥伴。”
他接著拋出了極具誘惑力的條件:保證未來數年內千萬甚至億級別的訂單量、願意支付更高的代工利潤率、甚至考慮在核心零部件采購上進行戰略協同……
麵對啟明芯展現出的強大技術實力、清晰的戰略藍圖、以及林軒和趙晴鳶透露出的龐大市場野心,精明如郭台銘,自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麽。雖然風險巨大,但一旦成功,富士康將深度綁定一個未來可能比肩甚至超越諾基亞、蘋果的超級客戶!
經過幾輪高度機密的談判和評估,雙方達成了初步的戰略合作意向。富士康同意投入巨資,在啟明芯指定的地點據推測可能是中國大陸某個高度保密的園區內),建立專門用於生產「啟明·創世」手機的、擁有最高物理和信息安全等級的專屬生產線和工程團隊!
「啟明·創世」手機,這款承載著「北辰」生態係統最終夢想的物理載體,其原型設計已經接近完成,最關鍵的製造夥伴也已初步鎖定。
它如同一柄藏在鞘中的絕世好劍,正在被最頂級的工匠精心打磨。隻待「天樞」芯片成功返回,「北辰」os最終穩定,便可出鞘,以其無與倫比的鋒芒和魅力,去征服整個世界!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