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阿爾卑斯的回響 - 傳感器明珠入囊

字數:3975   加入書籤

A+A-


    瑞士,納沙泰爾。
    這座依偎在汝拉山脈南麓、靜臥於納沙泰爾湖畔的古老城市,以其精密的鍾表製造工藝聞名於世。然而,在這座城市寧靜祥和的外表下,也隱藏著一些在微電子和精密傳感技術領域默默耕耘的“隱形冠軍”。
    “科銳感測”resense ag)便是這樣一家不為人知的公司。它的辦公地點,甚至不在市區的寫字樓,而是位於郊外一個由舊廠房改造而成的簡陋科技園區內。
    公司的創始人,本·施耐德教授,是一位典型的瑞士技術專家。年近六旬,頭發花白,戴著深度眼鏡,性格嚴謹甚至有些刻板。他是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微係統技術領域的退休教授,畢生致力於es技術的研究。
    他和他的小團隊——總共隻有七八名工程師和研究員,耗費了近十年心血,確實在超低功耗、高精度三軸es加速度計的設計和製造工藝上取得了突破。他們獨創了一種特殊的深反應離子蝕刻drie)技術,結合巧妙的梳齒驅動結構設計,使得傳感器的功耗相比市麵上同類產品降低了近一個數量級,而精度和穩定性卻不遑多讓。這項技術,對於需要長時間待機、並且對動作感應精度要求極高的移動設備而言,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施耐德教授為這項技術申請了多項核心專利,並滿懷信心地創辦了科銳感測公司,期望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商業價值。
    然而,現實卻給了這位醉心技術的學者沉重一擊。
    商業化的道路,遠比實驗室裏的研究要複雜和殘酷得多。缺乏市場經驗、缺乏營銷渠道、缺乏規模化生產能力、更缺乏持續不斷的資金支持……科銳感測擁有領先的技術,卻遲遲無法打開市場。幾輪小規模的天使投資很快燒光,後續的融資又因為缺乏明確的商業模式和客戶訂單而屢屢碰壁。
    到了2002年初,公司已經拖欠了數月的員工工資和供應商款項,銀行的催債函如同雪片般飛來。施耐德教授甚至開始抵押自己的房產來勉強維持公司的運營。破產清算,似乎已經成為了近在眼前、無法逃避的命運。
    就在施耐德教授心灰意冷,幾乎要將自己視若珍寶的專利技術,以“白菜價”打包出售給一家對其並不完全理解的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隻求能償還債務、體麵收場的時候……
    aex率領的啟明芯sia突擊小組,如同從天而降。
    這支由投資銀行家、技術評估專家、資深律師和財務顧問組成的“豪華團隊”,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姿態,出現在了科銳感測簡陋的辦公室裏。
    最初的接觸,充滿了典型的文化衝突和不信任。施耐德教授對於這些穿著考究、行事風格淩厲、並且來自遙遠東方的“不速之客”,本能地抱有警惕。他擔心這些人是來竊取技術的商業間諜,或者是想趁火打劫、壓榨他們最後一點價值的“禿鷲”。
    他甚至一度想要拒絕與aex團隊進行深入的溝通。
    然而,aex和他帶來的團隊,展現出的專業素養、技術理解力以及……雄厚的財力,很快就徹底扭轉了局麵。    “教授,您的這項低功耗蝕刻工藝非常了不起!”啟明芯的技術專家讚歎道,“如果能結合我們的‘天樞’soc芯片進行協同設計,優化電源管理和數據接口,我們有信心將整體功耗再降低30!並且,我們可以利用啟明芯在晶圓代工夥伴那裏的優勢,幫助您解決目前麵臨的量產良率問題!”
    這種直指核心、並且能提出建設性解決方案的對話,讓施耐德教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知己”之感。他意識到,眼前這些人,並非是隻想掠奪成果的商人,而是真正懂得這項技術價值、並且有能力將其發揚光大的同行!
    其次是商業條款上的“碾壓”。在摸清了科銳感測的財務困境和施耐德教授的底線後,aex在理查德·劉的遠程授意下,拋出了一個堪稱“無法拒絕”的整體收購方案:
    一、啟明芯以1500萬美元現金,一次性整體收購科銳感測的全部有形和無形資產,包括所有專利、技術資料、實驗設備等。這筆錢足以覆蓋公司所有債務,並讓早期投資者和創始人獲得一定的回報。
    二、保留科銳感測在納沙泰爾的獨立研發中心,並承諾在未來三年內,每年追加至少500萬美元的研發經費,支持其在es傳感器領域的持續創新。
    三、施耐德教授和他的核心技術團隊約5人)將獲得啟明芯提供的豐厚薪酬和福利待遇,並受邀加入啟明芯,施耐德教授本人將被聘為“啟明芯首席傳感器科學家”,直接向公司cto匯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四、更具誘惑力的是,核心團隊成員還將獲得總計價值約500萬美元的啟明芯限製性股票rsu)!要知道,啟明芯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股價正處在上升通道,這筆期權的未來價值,很可能遠遠超過收購本身的現金部分!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排他性談判期隻有72小時!如果科銳感測不能在此期限內接受啟明芯的報價並簽署意向書,啟明芯將立刻轉向其他潛在的收購目標。
    這個方案,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徹底擊潰了施耐德教授最後的猶豫和矜持!
    金錢、技術前景、團隊的未來、甚至是個人的榮譽和財富……啟明芯給出的條件,幾乎滿足了他所有的期望,甚至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而那72小時的“最後通牒”,則像一把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他不敢有絲毫的拖延。
    麵對如此“壕無人性”又誠意滿滿的收購方,施耐德教授召集了他的小團隊,進行了簡短而激烈的討論。最終,在不到48小時的時間內,他們就達成了共識——接受!
    接下來的盡職調查、法律文件起草和簽署流程,在啟明芯sia團隊高效專業的運作下,如同行雲流水般順暢。一周之內,所有的法律程序全部完成!
    當第一筆1500萬美元的現金,準時匯入科銳感測的公司賬戶,解決了堆積如山的債務,讓瀕臨破產的公司起死回生時,本·施耐德教授這位嚴謹刻板了一輩子的瑞士老人,再也無法抑製內心的激動,他緊緊握住aex的手,眼眶濕潤,聲音哽咽:
    “danke! thank ! 謝謝!你們……你們不僅拯救了我的公司,拯救了我的團隊,更重要的是,你們給了這項技術一個真正走向世界的機會!我保證,我和我的團隊,一定會為啟明芯貢獻出我們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aex微笑著,用力回握住老教授的手,語氣真誠:“教授,應該說謝謝的是我們。我們堅信,科銳感測的技術,如同阿爾卑斯山深藏的明珠,如今終於等到了能夠讓它綻放光芒的舞台。歡迎加入啟明芯,讓我們一起,用科技改變世界!”
    消息第一時間傳回香江總部。
        林軒對此結果十分滿意。他在“購物車”清單上,輕輕劃掉了“低功耗es加速度計”這一項,眼神中沒有絲毫停留,迅速移向了下一個目標。
    “通知馬克·安德森,”他拿起內部通訊器,對另一端的趙晴鳶說道,“讓他在矽穀做好準備。我們的下一站——移動瀏覽器!”
    戰火,即將從寧靜的阿爾卑斯山麓,燃向喧囂的太平洋彼岸!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