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能源心髒的“預定”

字數:5137   加入書籤

A+A-


    在信息科技的浩瀚星空中,如果說芯片是智慧閃耀的大腦,操作係統是賦予其靈魂的意識,瀏覽器是洞察數字世界的眼睛,那麽電池,毫無疑問,就是支撐這一切運轉不息、須臾不可或缺的“能源心髒”!
    林軒比任何人都清楚,未來智能移動設備的競爭,絕不僅僅是計算速度的比拚,更是“續航焦慮”的戰爭。用戶可以容忍偶爾的卡頓,但絕對無法忍受關鍵時刻的“電量耗盡”。誰能率先突破電池技術的瓶頸,為設備提供更持久、更安全的動力源泉,誰就能在用戶體驗這場終極競賽中,贏得決定性的優勢。
    因此,在sia那份匯聚了未來科技密碼的“購物車”清單上,“先進電池技術”被賦予了與核心芯片ip、操作係統同等重要的戰略優先級。
    然而,想要獲取電池技術的“火種”,其難度和策略,又與之前收購傳感器和瀏覽器團隊截然不同。
    在這個時間節點,主流的移動設備電池技術,仍然是以液態電解質的鋰離子電池為主。雖然相比於之前的鎳鎘、鎳氫電池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其能量密度提升緩慢,安全性問題也隨著容量的增加而日益凸顯。
    至於那些被後世證明更具潛力、能量密度更高、形態更靈活、安全性更好的下一代技術——比如鋰聚合物電池ipo)、磷酸鐵鋰電池fp)、甚至更遙遠的固態電池soidstate battery)——此刻大多還深藏在大學的實驗室裏,或者僅僅存在於少數初創公司提交的專利申請文件和早期原型樣品之中。
    技術路徑尚不明朗,商業化前景充滿未知,市場上幾乎找不到可以被直接收購的、擁有成熟技術的“現成目標”。
    直接衝進去,盲目收購某家初創公司?風險太大,很可能賭錯技術路線,浪費寶貴的資金和時間。
    耐心等待,等技術成熟、市場驗證後再介入?又可能起個大早,趕個晚集,錯失建立先發優勢的最佳窗口期。
    麵對這個兩難的局麵,林軒展現了他超越時代的戰略眼光和布局魄力。他為sia團隊製定了一個看似“慢”,實則“快”的策略——“全球篩選 + 戰略投資 + 技術預定”!
    這個策略的核心思想是:
    一、 全球篩選  利用啟明芯的全球網絡和資源,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米國、東瀛、德意誌國、以邦等基礎材料和電化學研究領先的國家),地毯式地搜尋那些在下一代電池材料如矽負極、固態電解質、富鋰錳基正極等)、新型電化學體係、以及先進製造工藝方麵,展現出最大潛力、擁有最頂尖科學家或研究團隊的大學實驗室、研究所或極少數的早期初創公司。
    二、 戰略投資  對於篩選出來的“潛力股”,不急於尋求控股或整體收購,而是采取更加靈活的“戰略投資”方式。可以作為領投方參與其早期融資天使輪、a輪),提供他們急需的研發資金;也可以設立“聯合研究項目”,共享啟明芯未來產品的電池需求規格和應用場景數據,幫助他們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研發。
    三、 技術預定  投資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財務回報,更重要的是“技術預定”!通過投資協議、技術合作協議等方式,鎖定這些“未來之星”的技術成果。例如,獲得其關鍵專利的優先授權或獨家授權;約定在其技術達到量產標準後,啟明芯擁有優先采購權甚至獨家供貨權;或者在未來共同投資建立合資工廠,將實驗室技術轉化為大規模生產能力。
    “我們要像一個經驗豐富的‘風險投資家’,更要像一個目光長遠的‘戰略播種者’!”林軒在給sia團隊的內部郵件中寫道,“我們現在投入的每一分錢,購買的不僅僅是當下的技術或許可,更是未來三到五年後,啟明芯產品能夠在續航能力上傲視群雄的‘優先權’和‘確定性’!”
    這個任務,被交給了sia團隊中,由原先在高盛負責清潔技術和新材料領域投資的一位資深專家帶領的早期投資小組。
    他們迅速行動起來,建立了一個龐大的信息數據庫,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按圖索驥”。
    他們的目光,緊盯著《science》、《nature》、《advanced aterias》、《journa of poer sources》等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每一篇與電池相關的突破性論文。
    他們的身影,出現在慕尼黑的國際電池會議、波士頓的新能源材料論壇、東京的二次電池展等各種行業前沿的交流活動中。
    他們通過啟明芯在全球建立的合作網絡,與各大高校的材料學院、化學係,以及那些專注於硬科技投資的頂級風險投資機構,建立了密切的聯係。
    很快,一張覆蓋全球的“下一代電池技術潛力圖譜”逐漸清晰起來,幾個重點目標浮出水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目標二:斯坦福大學,崔屹教授課題組。 該課題組開始探索使用納米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以克服傳統石墨負極容量低、矽材料體積膨脹導致循環壽命短的問題。這是提升現有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最有希望的方向之一,但工程化挑戰巨大。
    目標三:以邦 特拉維夫大學或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某個電化學實驗室。 以邦在材料科學和能源技術方麵一直有獨到之處。可能存在某個團隊在研究新型的、具有超高功率密度實現快速充電)或超長循環壽命的電池體係,例如基於納米磷酸鐵鋰fp)材料的改進,或者探索全新的非鋰離子電池體係。
    目標四:東瀛的某家專注於特種陶瓷或高分子材料的公司研究所。 東瀛在電池材料領域擁有深厚的積累,特別是在電解液添加劑、隔膜材料、以及先進封裝工藝方麵。可能存在一些擁有關鍵“knoho”但並不顯山露水的“隱形冠軍”。
    麵對這些各有千秋、但都充滿不確定性的“技術火種”,理查德·劉再次向林軒請示,應該如何分配資源,優先順序如何?
    林軒的回複,迅速而精準,再次展現了他對技術發展脈絡的驚人洞察力:
    “第一優先級,斯坦福的矽負極技術!”林軒幾乎沒有猶豫,“這是未來五年內,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提升最現實、也最關鍵的技術突破口!雖然挑戰重重,什麽循環壽命、體積膨脹、首次庫倫效率低……但這些都是工程問題!是可以用錢、用人才、用時間去逐步解決的!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這個方向!”
    “立刻!讓馬克·安德森親自帶隊,拿出最大的誠意和最優厚的條件,去和崔屹教授談!我們要的不是一篇論文、一項專利,而是建立長期、深度、排他性的戰略合作!領投他的研究項目!資助他的實驗室!把我們‘天樞’芯片未來對電池的所有需求——能量密度、快充能力、安全標準、成本目標——毫無保留地告訴他!讓他知道,他的研究成果將擁有世界上最大、最領先的應用平台!”
    “第二優先級,以邦的快充技術和東瀛的材料工藝。”林軒繼續道,“快充是提升用戶體驗的另一個關鍵。而東瀛在基礎材料和工藝上的積累,對提升電池的整體性能和安全性至關重要。這兩個方向,我們可以采取‘多點布局、適度投入’的策略。尋找12家最有潛力的團隊或公司,進行天使輪或a輪的戰略投資,獲取技術授權和優先合作權即可。”    精準的判斷!清晰的優先級!果斷的決策!
    理查德·劉和sia團隊如同得到了最精確的導航地圖,立刻兵分幾路,按照林軒的指示,在全球範圍內展開了新一輪的“播種”行動。
    其中,最重要的目標——鎖定斯坦福大學的矽負極技術研究團隊,由馬克·安德森親自負責。
    這一次,啟明芯展現出的,不再是收購時的“咄咄逼人”,而是作為戰略投資者和技術合作夥伴的“誠意滿滿”。
    他們提供的,不僅僅是數百萬美元的、遠超其他投資方的研發資金。
    更重要的是,他們向研究團隊開放了啟明芯未來移動產品對電池性能的詳細規格要求和技術路線圖——這是任何電池技術研究者都夢寐以求的、來自頂級應用場景的“第一手需求”!
    他們承諾,一旦該團隊的技術在實驗室階段取得突破,啟明芯將利用其強大的工程能力和供應鏈資源,協助其進行中試、優化生產工藝、並對接全球頂級的電芯製造商,幫助他們將實驗室成果快速轉化為可以大規模量產的產品!
    他們甚至提出,未來可以共同投資數十億美金,在中國大陸建立專門生產矽負極材料和高性能電芯的超級工廠!
    麵對啟明芯這位既有錢、又有技術、更有龐大應用市場和產業資源的“理想夥伴”,崔屹教授幾乎沒有任何理由拒絕。
    很快,一份深度綁定的戰略合作協議便已簽署。啟明芯不僅成為了該研究項目的主要資助者,更獲得了其未來技術成果的優先使用權和獨家合作權。
    通過這次精準的“預定式”投資,啟明芯成功地將未來幾年最有可能改變鋰離子電池行業格局的核心技術方向之一——矽負極技術,提前收入囊中,並深度綁定了一個極具潛力的頂級研發團隊。
    雖然這項技術的成熟和量產,還需要克服無數的工程挑戰,還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但林軒知道,為啟明芯“北辰”生態那顆強勁跳動的“能源心髒”,他已經提前預定了澎湃的動力之源!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