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良率的驚喜
字數:5246 加入書籤
時間,如同高速奔騰的數據流,在啟明芯這台龐大的戰爭機器內部飛速流逝。自林軒在最高層戰略動員會上吹響“全力衝刺北辰”的號角,又過去了近兩個月。
香江總部的“蜂巢”秘密研發基地內,小張和他領導的“北辰”os團隊幾乎進入了不眠不休的“煉獄模式”。操作係統的每一個細節都在被反複打磨,性能優化、穩定性測試、核心應用的開發……每一項工作都在與時間賽跑,目標是在硬件平台就緒的第一時間,就能拿出驚豔世界的“靈魂”。
而與此同時,決定這具“靈魂”能否擁有完美“軀體”的關鍵——“天樞一號”soc芯片,在經曆了三個多月的漫長而精密的“孕育”之後,終於迎來了它“出生”的時刻。
深川,啟明芯研發中心總部大樓。
頂層那間可以直接俯瞰整個深川灣景色的、安保級別達到頂點的soc驗證與測試中心內,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滴出水來。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南國初夏明媚的陽光,但窗內,所有人的心頭卻都懸著一塊巨石,感受著一種近乎窒息的期待與緊張。
陳家俊,這位一路跟隨林軒從無到有、打造出啟明芯強大硬件根基的功勳老將,此刻正雙臂環抱,靜靜地站在巨大的防靜電玻璃牆外,目光緊緊鎖在無塵潔淨室內部那幾台正在進行最後準備工作的測試設備上。他的臉色平靜,但微微顫抖的指尖,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不平靜。
顧維鈞、李誌遠、張建華、專程從香江趕來的小張,以及負責“天樞”項目各個關鍵模塊的核心工程師們,幾乎都聚集在了這裏。每個人都屏住了呼吸,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就在幾分鍾前,一架從寶島新竹直飛深川寶安國際機場的專機剛剛降落。機上運載的,正是那批凝聚了整個公司無數心血、耗費了近五千萬美金巨額投入、采用了台積電當時最頂尖65納米低功耗工藝製造的——“天樞一號”soc的首批工程樣品 es)晶圓!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這批珍貴的晶圓從機場到啟明芯研發中心的運輸過程,動用了專業的安保車隊,全程衛星定位監控,其安保級別甚至超過了運送銀行現金!
現在,這些直徑12英寸、閃耀著如同宇宙星辰般迷離光澤的矽晶圓,已經被小心翼翼地送入了潔淨室內部的晶圓針測cp)區域。
接下來,將是決定命運的時刻。
高精度的自動化探針台,將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樣,精準地接觸到晶圓上數以千計的、每一個指甲蓋大小的芯片裸片die)表麵的測試焊盤pad),然後通過連接的自動測試設備ate),運行預先編寫好的測試程序,對每一個裸片進行初步的功能和電參數篩選。
cp測試,是芯片從晶圓廠出來後的第一道“體檢”。它將直接告訴工程師們:這批“新生兒”,有多少是健康的?有多少是先天不足的?甚至……有沒有可能是“死胎”?
雖然啟明芯強大的eda平台和嚴謹的驗證流程,已經最大限度地排除了設計層麵的錯誤。但先進工藝製造本身就充滿了不確定性。65納米,在2006年,依然是極其尖端、極其“嬌貴”的工藝節點,哪怕是最頂級的代工廠如台積電,也無法保證100的良率。任何微小的工藝偏差、設備故障、甚至是一粒肉眼看不見的塵埃汙染,都可能導致整片晶圓報廢!
更何況,“天樞一號”的複雜度達到了啟明芯曆史之最!數億級別的晶體管!高性能cpu、gpu、基帶、多媒體引擎……如此多的功能模塊被高密度地集成在一起,對於65納米工藝來說,本身就是一次極限挑戰!
可以說,“天樞一號”的首批cp測試結果,不僅關係到數千萬美金的投入是否打了水漂,更直接關係到“北辰”計劃能否按時推進,關係到啟明芯即將進行的ipo能否獲得一個理想的估值!其重要性,無以複加!
潔淨室內,身穿白色無塵服、隻露出兩隻眼睛的測試工程師們,正在緊張而有序地操作著。
“晶圓放置完畢,對位精準。” “探針卡下降,接觸良好。” “加載cp測試程序…… ‘天樞一號’es版 v1.0 test pattern……” “初始化ate設備……”
每一個步驟都通過內部通訊係統清晰地傳遞出來。
潔淨室外,陳家俊、顧維鈞等人甚至能聽到自己劇烈的心跳聲。黃耀龍緊張地搓著手,嘴裏念念有詞,似乎在祈禱著什麽。小張和李誌遠也緊盯著內部監控屏幕上傳回的ate設備操作界麵。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被無限拉長。
終於,ate設備的操作界麵上,代表測試狀態的指示燈,從紅色的準備中,變成了黃色的運行中。
測試,正式開始!
首先進行的是最基礎的開短路測試,檢查芯片的電源網絡和所有io管腳是否存在物理性的短路或斷路。這是最低級的、但也是最致命的製造缺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屏幕上的測試進度條緩慢移動著,每一個百分點都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os test passed!”
當這行綠色的信息跳出來時,外麵的人群中響起了一陣壓抑的、小範圍的騷動!通過了!最基礎的物理連接沒問題!
緊接著,是更深入的功能性測試。ate設備開始向芯片輸入特定的測試向量,並比對芯片輸出的響應信號是否與預期一致。這些測試向量覆蓋了芯片內部各個主要功能模塊的基本邏輯功能。“p ock test passed!”
一個個代表著測試項通過的綠色信息不斷跳出!
雖然這些還隻是初步的功能驗證,距離全麵的性能測試還很遠,但至少證明了:這顆芯片的“骨架”和“神經係統”是健全的!它不是一塊“死”的矽片!
“良率!良率怎麽樣?!”陳家俊最關心的是這個。他湊近屏幕,緊盯著ate軟件實時統計出的良率數據。
屏幕上,隨著測試的進行,代表“通過”的芯片裸片數量在不斷增加,而代表“失敗”的數量則增長緩慢。最終,當第一片晶圓的所有有效裸片都測試完畢時,一個令人驚喜的數字出現在屏幕上:
afer 1 yied 82.3 !
“八十二點三?!”陳家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甚至懷疑是不是設備出錯了!
要知道,這可是65納米工藝!是啟明芯第一次嚐試此先進的節點!而且是“天樞一號”這樣一顆集成了如此多複雜功能的超大規模soc!按照行業慣例,這種級別的芯片,首次流片的工程樣品,良率能達到50就已經算非常成功了!能達到70都值得開香檳慶祝了!
而現在,竟然高達82.3?!
這簡直是……奇跡!
“快!測試下一片晶圓!”陳家俊急促地命令道。
很快,第二片、第三片……第五片晶圓的初步cp測試結果也陸續出來了。
afer 2 yied 81.7 afer 3 yied 83.1 afer 4 yied 82.0 afer 5 yied 82.8
平均良率穩定在82以上!
這個結果,不僅讓啟明芯的所有技術人員欣喜若狂,更是讓第一時間得到反饋的台積電工程師們也感到了震驚!他們內部立刻將“天樞一號”列為了65納米工藝的“明星產品”和“良率標杆”,並開始研究啟明芯的設計何能做到此高的可製造性!
潔淨室外,早已是一片歡騰!
“成功了!良率超高!我們成功了!” “天呐!82!這是什麽神仙良率!” “林總牛逼!啟明芯牛逼!”
工程師們激動地擁抱在一起,互相拍打著後背,許多人眼中都閃爍著激動的淚花!為了這一天,他們付出了太多太多!
顧維鈞這位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老專家,此刻也忍不住激動地握緊了拳頭,對身旁的陳家俊說道:“家俊!這次……我們真的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曆史!65納米首秀,此成功!這絕對是世界級的水平!”
陳家俊用力點頭,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表。他知道,這不僅僅是硬件團隊的功勞,更是整個啟明芯技術體係協同作戰的勝利!是eda平台的賦能!是低功耗設計的積累!是驗證流程的嚴謹!更是林軒那一次次關鍵時刻“神來之筆”般的技術指導!
他立刻拿起內部安全電話,撥通了遠在香江總部的林軒的號碼。
“林總!”陳家俊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天樞一號……cp測試結果出來了!五片晶圓……平均良率……超過82!!”
電話那頭,林軒沉默了幾秒鍾。
然後,傳來了他平靜而帶著笑意的聲音:“知道了。這個結果,在我的預料之中。”
“準備進行下一階段測試吧。我要盡快看到它真正跑起來的樣子。”
掛掉電話,林軒走到辦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望著窗外碧波萬頃的香江海港,嘴角勾起了一抹自信而深邃的弧度。
矽穀傳來的驚喜,遠超預期!
“天樞”這顆即將驅動“北辰”帝國的強大心髒,其第一次“心跳”,就已如此強勁有力!
這預示著,一個真正屬於啟明芯的、嶄新的智能移動時代,即將以不可阻擋之勢,轟然降臨!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