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技術巨擘的“軍令狀”
字數:6728 加入書籤
趙晴鳶那番條理清晰、數據詳實的財務與運營規劃,如同一股強勁的暖流,驅散了會議室中因“開天計劃”那天文數字般投入而引發的些許寒意。
她以無可辯駁的專業素養,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條多元化、高杠杆、且風險可控的資金籌措與管理路徑。
這讓原本對計劃可行性持懷疑態度的董事們,也不得不暗自佩服這位年輕首席財務官的深厚功力。
然而,僅僅解決了“錢從哪裏來”和“錢怎麽管”的問題,還遠遠不夠。
對於“開天計劃”這樣一項旨在顛覆整個產業鏈、挑戰全球科技巨頭壟斷的宏偉工程而言,
最終的成敗,依然取決於啟明芯自身是否擁有將這驚世藍圖變為現實的、強大的技術執行能力。
林軒深知這一點。
在趙晴鳶精彩的財務闡述結束後,他並沒有急於進行總結或推動投票。
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會議桌旁那幾位一直沉默聆聽、但眼中卻早已燃燒起熊熊火焰的技術巨擘們。
“grace的分析,為‘開天計劃’奠定了堅實的財務基礎。”
林軒的聲音再次響起,這一次,他的語氣中帶著對接下來環節的期待。
“但是,再完美的財務模型,也需要最頂尖的技術團隊,將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品和成果。”
“接下來,”
他的目光逐一掃過陳家俊、李誌遠、顧維鈞這三位分別執掌著啟明芯硬件研發、eda平台和模擬技術三大核心支柱的元老級人物。
“我需要各位,向董事會詳細闡述,在你們各自負責的領域,將何具體執行‘開天計劃’第一階段的核心攻堅任務?”
“你們麵臨的技術挑戰是什麽?”
“你們的應對策略是什麽?”
“以及,你們是否有信心,在預定的時間表內,達成我們設定的目標?”
這,才是真正的“大考”!
董事們,尤其是約翰·湯普森這些精明的投資人,不僅要看“願景”和“錢景”,
更要看這家公司是否擁有將這一切變為現實的“金剛鑽”!
首先站起來的,是首席技術官,硬件研發的“總管家”——陳家俊。
他走到全息顯示屏前,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關於“東方屏”、“鷹眼cis”和“神農存儲”三大硬件攻堅項目的詳細執行規劃。
他的演示風格一如既往的沉穩務實,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
但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對技術細節的精準把握和對項目執行的堅定信心。
“各位董事,”
陳家俊的聲音渾厚而有力,
“‘開天計劃’第一階段的核心硬件攻堅,主要集中在顯示、影像和存儲這三大領域。”
“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實現‘有無’的突破,更要追求在性能、成本和可量產性上的全麵領先!”
關於“東方屏”計劃,他詳細闡述了與華耀光電的合作模式:
啟明芯將提供核心的驅動芯片設計、部分關鍵材料的聯合研發支持,
比如林軒之前“點撥”過的新型發光材料或薄膜封裝技術,
以及最重要的——利用“盤古”eda平台和“伏羲”ai能力,對aoed生產線的工藝參數進行深度優化,提升良品率和生產效率。
“我們的目標是,”
陳家俊斬釘截鐵地說,
“三年內,讓‘華夏屏’不僅滿足啟明芯高端產品的全部需求,更要具備與三星、g在全球市場上正麵競爭的實力!”
“我們不僅僅是在設計傳感器本身,更是在構建一個從光學鏡頭、感光元件到isp芯片、再到上層ai圖像算法的完整‘影像係統’!”
“林總已經為我們指明了下一代cis在像素架構、多光譜融合、以及端側ai實時處理等方麵的關鍵技術方向。”
“我們有信心在十八個月內,拿出性能全麵超越索尼同期產品的‘鷹眼二代’,並將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對於難度最大、投入也最大的“神農存儲”計劃,陳家俊也展現了周密的規劃:
“我們已經成功邀請到東瀛存儲教父阪本健一先生加盟,他將親自領導‘神農存儲’的技術研發。”<和3d nand fash兩條技術路線的攻關。”<方麵,我們將重點突破先進的溝槽電容工藝和高帶寬接口技術;”
“nand fash方麵,則直接瞄準128層以上的堆疊技術,並結合我們自研的ai智能主控芯片,大幅提升存儲顆粒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神農一號’晶圓廠的選址和初期設計已經完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預計在國家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到位後,三年內實現初步量產,五年內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陳家俊的闡述,充滿了對技術細節的掌控和對項目執行的務實規劃。
他沒有回避困難,但也清晰地展現了啟明芯在每一個關鍵環節上的技術儲備和解決方案。
接下來,是eda平台負責人李誌遠博士。
他推了推眼鏡,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自信。
“各位董事,”
李誌遠開口道,
“‘開天計劃’的宏偉目標,對我們啟明芯的芯片設計能力和研發效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而支撐我們能夠應對這些挑戰、甚至實現‘彎道超車’的核心武器,就是我們完全自主可控的‘盤古’和‘女媧’eda平台。”
他沒有過多地介紹eda工具本身的功能,而是直接用數據說話,
展示了在“天樞一號”和“蜂鳥”芯片研發過程中,自研eda平台帶來的驚人效率提升和ppa優化成果。
“通過應用‘女媧’邏輯綜合引擎,我們在‘天樞一號’的cpu和gpu核心模塊上,平均實現了超過8的麵積縮減和12的功耗降低,同時還提升了近5的運行頻率!”
“通過應用‘盤古’布局布線引擎,我們不僅將‘天樞一號’這種數億晶體管規模的複雜soc的時序收斂周期,從預期的十周縮短到了六周,”
<可製造性設計)工具的早期介入功不可沒!”
“而我們正在全力開發的、基於ai和機器學習的下一代eda算法,”
李誌遠的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
“將能夠實現更智能化的設計空間探索、更精準的性能與功耗預測、以及更自動化的物理驗證和簽核流程!”
“這將進一步將我們的芯片設計效率,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量級!”
“可以負責任地說,”
李誌遠總結道,
“擁有了自主可控且持續進化的eda平台,啟明芯就擁有了在未來芯片競賽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造血幹細胞’!”
“我們將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質量,去實現‘開天計劃’中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芯片研發目標!”
最後,是負責模擬電路及電源管理,同時也為“開天計劃”中許多關鍵材料和工藝研發提供底層技術支撐的顧維鈞。
這位沉默寡言的技術巨擘,隻是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啟明芯在模擬ip積累、數模混合信號設計、以及先進封裝技術方麵的深厚儲備,
並承諾將為“東方屏”的驅動ic、“鷹眼cis”的模擬前端、以及“神農存儲”的高速接口等關鍵環節,提供最頂尖的技術支持,確保其性能和可靠性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三位技術巨擘的“軍令狀”,如同三支強勁的定心針,狠狠地紮進了董事會成員們的心中!
他們用無可辯駁的技術實力、周密詳盡的執行規劃、以及對未來成功的堅定信念,清晰地回答了那個最核心的問題——
啟明芯,不僅“敢想”,而且絕對“能幹”!
會議室內的氣氛,在經曆了之前的震驚、質疑和擔憂之後,開始悄然發生轉變。
一種對啟明芯強大技術執行力的敬佩,以及對“開天計劃”未來成功的期待,開始在更多董事的心中慢慢滋生。
約翰·湯普森的眉頭依舊沒有完全舒展,但他敲擊桌麵的手指,卻不自覺地停了下來。
他不得不承認,啟明芯的技術團隊所展現出的專業素養和執行規劃,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特別是那個自主eda平台,其展現出的潛力,讓他這個浸淫資本市場多年的老手,也感到了一絲難以言喻的震撼。
然而,理性的商業考量,依然在他心中占據著主導。
“陳總,李博士,顧博士,”
湯普森緩緩開口,語氣比之前客氣了不少,但依舊帶著審慎,
“你們的技術規劃和決心,確實令人欽佩。”
“我毫不懷疑啟明芯的技術實力。”
“但是,1500億美金的投入,依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即使分階段進行,第一期四五百億美金的投入,對於啟明芯目前的現金流和ipo融資規模來說,依然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他頓了頓,目光再次投向林軒和趙晴鳶:
“我依然認為,在啟動如此大規模、高風險的戰略投資之前,我們是否應該考慮,引入更強大的戰略合作夥伴,來共同分擔風險,並為計劃的成功,增加更多的確定性?”
“比如,是否有實力雄厚、並且與我們有共同長遠利益的國際財團或主權基金,願意在‘開天計劃’的層麵,與我們進行更深度的資本和戰略合作?”
湯普森的這個問題,看似是在為公司的財務安全著想,
但也隱隱透露出他對啟明芯獨立掌控如此龐大計劃的某種不信任,
或者說,是希望通過引入更多外部力量,來對林軒的“絕對權力”進行一定的製衡。
會議室內的氣氛,再次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林軒看著湯普森,心中了然。
他知道,這位華爾街的老狐狸,在被自己描繪的宏偉藍圖和技術實力所震懾之後,開始從另一個角度,尋找新的“博弈點”了。
而這,恰恰也給了林軒一個順水推舟、引出他早已準備好的“意外援手”的絕佳機會。
他與趙晴鳶交換了一個隻有彼此才懂的眼神,
然後,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緩緩開口道:
“湯普森先生的顧慮,非常有道理。”
“事實上,關於‘開天計劃’的戰略合作夥伴問題,我們……也確實有一些新的、令人振奮的進展,想要和各位董事分享。”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林軒的身上,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