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安北軍力壓南城門

字數:5392   加入書籤

A+A-


    不怪蕭幹和城上將領震驚,實在是這個消息太過駭人聽聞。
    耶律淳在遼東招募饑民二萬八千人,組成怨軍,並分八營,各有統領,企圖抵擋金軍西進。又另設武勇軍協同作戰。
    隻是不管是怨軍還是武勇軍,耶律淳都並未將他們公平對待,無論是軍餉還是裝備,都跟遼軍正兵差距甚大。
    因此,在缺衣少食之下,發生內部嘩變在所難免。
    武勇軍統領武朝彥前不久發起叛亂,與府屬馬僧辨等人暗中策劃叛亂,派遣百餘騎兵突襲耶律淳的中軍帳,試圖誅殺燕王以奪取軍權。
    耶律淳察覺後逃脫,其他將領則緊閉營壘不予響應。武朝彥見陰謀敗露,率兩千騎兵向南逃亡。
    武朝彥在逃亡途中被追殺,最終被斬殺。其叛亂僅持續一晚便宣告失敗,未對耶律淳的核心統治造成致命打擊,但暴露了遼軍內部的嚴重裂痕。
    也是因此,怨軍和武勇軍遭遇了信任危機,耶律淳不得不花費精力整頓軍隊,延緩了對金軍的反攻部署。
    可是他還未準備妥當,金軍殺到了,耶律淳被迫倉促迎戰金軍,自然大敗。
    隨後,怨軍在蒺藜山與金軍交戰時潰敗,導致乾、顯等七州降金。
    這是才發生的事情,就是蕭幹等燕京核心人物,也是前日才得知消息的,不想安北軍也早知道了。
    蕭幹之所以急著襲擊安北軍,就是知道耶律淳兵敗遼東,燕京更是孤立無援,若是再丟了燕京,那麽他們燕京一眾文武官員,就徹底沒了立足之地。
    耶律淳兵敗,事關重大,除他們幾人外,城上幾名副將並不知情。
    酆泰卻就這樣大喇喇說了出來,他們自然大驚失色。
    若真是這樣,那他們確實再無援兵了。
    若是假的,那安北軍賊將這麽說意在擾亂他們軍心,也不得不讓他們驚怒。
    於是,城上立刻破口大罵,說安北軍不過是膽小怕死,不敢攻城,隻能用這樣的伎倆來亂人軍心,實在是無恥至極。
    酆泰不以為意,將耶律淳吃了敗仗的事情一一道來,這下,遼軍將士再不敢說酆泰是信口開河,畢竟這些詳情,正是他們留守大人耶律淳軍中隱秘。
    這些消息,自是張順水軍遠探遼東打探來的,情況屬實,酆泰說的確實是真的。
    蕭幹是知情人,因此酆泰說完,他早已麵如土色,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心中如今隻有一個想法,燕京完了,遼國也要完了。
    或許,安北軍是一條出路,聽林衝的意思,是要繼續實行胡漢平等,待遇一致的政策的。
    若是這樣,那奚族和渤海族的日子,似乎不難過。
    易州和涿州的情形,他早派人打探過了,安北軍確實說到做到,剛柔並濟,將大量土地從豪強、地主手裏收回來,歸屬安北大都護府,然後低稅出租給胡漢百姓。
    而且定下免稅五年的策略,還提供耕牛、種子等,確實是要好好治理的態勢。
    蕭幹想到一旦燕京城破,他們這裏失了立足之地,主心骨秦晉王耶律淳又兵敗如山倒,他們這南京一眾官將,確實是無處可去。
    耶律淳還好,再怎麽說都是皇室貴胄,地位最為尊崇的親王。
    而他們就不能相提並論了,到時候耶律淳也沒能力再保住他們,為了族人,也該謀一條出路。
    蕭幹的想法沒錯,林衝這條政策,是誰也拒絕不了的。
    當然,受害的土豪、地主除外。
    說起來,林衝推行土地改革初期,是遭到了達官貴人、地主豪強的強烈反對的。
    首先,他們是直接受害者,世代積攢的家業,被人強搶了去不說,還必須忍氣吞聲接受安北軍的安排。
    獻出土地、家產,然後跟那些賤民一樣,按人頭分配田地房屋,不可多占,不可心懷不滿搞事情,否則就是屠刀降臨。
    更要命的是,將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給強行拆散分家,安排在各處定居,不讓形成合力,集聚力量反抗,這讓他們感到絕望。
    尤其是族中那些偏房弱支,得了芝麻大點的好處,反過來擁護安北軍,倒是不來支持族中主幹了,實在是數典忘祖,該被清理門戶。
    其次,林衝將土地、房屋、錢糧都分給了這些賤民,算是得罪了全天下的世家大族,於是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民間望族,都紛紛聲討林衝,揚言林衝是短視匪寇,自取滅亡,終究是成不得大事的。
    別看現在安北軍鬧騰得厲害,但是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想要取得天下,根本不可能。
    就算僥幸成功,也絕對站不穩腳跟。
    所謂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他們對此很是自信。
    尤其是天下文脈、曲阜孔家也沒被額外對待,他們更是散布威脅言論,說林衝此舉已經得罪了天下士林,不會有讀書人支持他,必定會自取滅亡。
    得罪了世家大族和天下讀書人,依靠那些賤民泥腿子,能成事才怪了。
    等著吧,消亡隻在眼前,猖狂不了多久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他們共同得出的結論,認為林衝是在自掘墳墓。
    然而,他們根本不知道,窮苦百姓能孕育出多麽強大的力量,有了民心支持,他們這些阻礙,根本算不得什麽了。
    何況,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反抗到底的,林衝也沒有將他們趕盡殺絕,除了同等標準分給土地外,在商業一途上,可是給了他們極大的方便,鼓勵他們出海、入塞、下洋,還以軍隊為屏障,保證他們的利益。
    嚐到甜頭的人,轉頭又悶聲發大財。
    林衝也根本不去避諱,回頭就發行了安北日報,讓蕭讓全權負責,將安北大都護府的各項政策大力宣傳出去,形成民意大潮,無人可以阻擋。
    在柴進捐獻家產進入登州之後,那些鬧騰得厲害的人,終於漸漸偃旗息鼓。
    要知道,柴進對安北軍,那是有重大貢獻,該享受特殊待遇的。
    但是,林衝並未特殊對待,還是收回了其土地和經濟命脈鹽鐵經營權限,請入登州為官。
    然後,梁山書院、登州學堂的學子進入政事堂,分派各地為官為吏,解決了沒有讀書人支持的隱患,他們終於明白,林衝早就將所有情況都想到了。
    根本不需要依靠他們成事,隻要牢牢抓住民心,推行各項策略,讀書人也好,當兵的也罷,根本不會缺人。
    而且土地掌握在自己手裏,再將土豪地主、世家大族都給分化瓦解,其治下根本沒有力量能反抗其統治,這就是林衝的恐怖之處。
    安北大都護府每占領一地,就治理一地,步步蠶食,穩紮穩打,可以說是穩如泰山,根本沒有後顧之憂。
    然後,大肆發行、並取得極大宣傳效果的安北日報,在安北軍北上後,就將重點轉移到宣傳收複燕雲十六州的重大意義上來。
    安北軍進攻的情況,取得的戰果,也都詳細報道出來,頓時又占住了大義,吸引了更大的民心,凝聚了更為強大的力量,這些反對林衝的聲音,徹底消失無蹤。
    甚至不能說安北軍的不是,畢竟收複燕雲十六州,是所有漢人都想要見證的奇跡。
    而且朝廷也似乎要坐觀其成,召集起來的兵馬,沒有趁機進攻安北軍,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安北軍收複燕雲十六州,成功的幾率很大。
    安北日報的影響是巨大的,無數有誌青年,在得知安北軍取下易州和涿州、兵圍燕京後,紛紛北上,投身安北軍,希望能參與到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壯舉中來。
    這些人來自五湖四海,遠遠不止安北大都護府治下,這就更加證明了林衝的高明之處,隻要收複燕雲十六州,那安北大都護府,將是天命所歸。
    這個天下,也是時候洗牌了。
    聰明的人,到處都有,於是暗中下注的人,也多了起來。
    林衝對於這些湧動的暗流,根本不放在心上,隻一心要先拿回燕雲十六州再說。
    如今生擒蕭幹,心中更加有底了。
    燕京南門守將,根本沒有主持大局的能力,在被酆泰一席話告知他們的主心骨耶律淳兵敗之後,更是士氣低落,惶恐不安起來。
    在這樣的氣氛中,安北軍的猛攻開始了。
    火炮齊射,盯住城門轟擊;投石車呼嘯,將無數霹靂彈投上城上去,炸得遼軍鬼哭狼嚎,人仰馬翻。
    再近一些,是火銃、八牛弩、神臂弓齊射,壓製得城上本就心驚膽喪的遼軍抬不起頭來。
    然後弓弩手推進,覆蓋射擊。
    不需步軍逼近,城頭已經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蕭幹見了這一幕,也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安北軍的手段,果然是層出不窮,威力無匹。
    林衝果然沒說大話,不用他做人質,也可以拿下燕京南門。
    在強大的火力掩護下,步軍順利越過護城河,在火炮掉頭轟擊城上後,奮力強攻已經被轟擊得麵目全非的城門。
    鄧元覺、索超、呂師囊、李應等步軍將領,身先士卒,發起最為猛烈的進攻……
    喜歡魂穿林衝:開局帶娘子殺出東京請大家收藏:()魂穿林衝:開局帶娘子殺出東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