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我國封建社會初期~戰國時代25
字數:3298 加入書籤
諸子百家散文17)
8、《孫子兵法》
孫子的主要著作
2)《謀攻》
注釋:
1、謀:謀劃。 攻:進攻。
《謀攻篇》講的是謀劃軍事上進攻的事情。
2、凡:所有的,一切。 法:法則。
3、全:保持完整。 破:擊破。
這句說:使敵人舉國完整地降服是上策,用兵擊破那個國家是次策。
4、軍:古時一萬二千五百人為軍。
5、旅:五百人為旅。
6、破旅:擊破敵人的旅。
7、卒:百人為卒。
8、五:五人為伍。
9、是故:因此。
10、善之善:高明中最高明的。
11、屈:屈服。 這句說:不戰而能使敵人之兵屈服。
12、兵:此指戰略。上兵:最好的戰略。 伐謀:破敵人的計謀。
13、伐交:破敵國與別國的聯合。
14、伐兵:擊敗敵人的武裝力量。這裏的“兵”指“武裝力量”。
15、這句說:下策是攻敵人的城。
16、修:製造。 櫓:樓櫓,古代軍中用以登高偵看敵軍的高台,這裏指建有樓櫓的巢車。 轒轀fen en墳溫音):巢車,一種攻城用的四輪車。車上有望台如巢,以便遠望,故名。
17、具:準備。 器械:攻城用的器械,指飛樓、雲梯等。
18、闉yin因音):同“堙”,土山。 距闉:積土成闉,高臨敵城,叫距闉。
19、勝:堪,經得住。 忿:憤怒。
這句說:將帥憤怒急躁)不堪。
20、蟻:名詞作狀語,象螞蟻似的。 附:引申有攀、援、爬的意思。 之:代詞作賓語,指城。 這句說:而令士兵)像螞蟻那樣爬上敵人的城牆。
21、士:士兵。 這句說:爬城的)士兵被殺死三分之一。
22、拔:攻取。
23、災:災害。
24、這兩句說:毀滅敵人的國家,不須曠日持久。
25、這句說:必須用全勝的策略爭勝於天下。
26、頓:通“鈍”。 兵不頓:意思是軍隊不受挫傷。利:勝利。 這句說:軍隊不受挫傷而能取得全勝。
27、十:指十倍於敵人的兵力。 敵:相等的意思。 不若:不如。 逃:退卻,藏匿。 避:避開。
這六句說:十倍於敵人的兵力就包圍他們,五倍於敵人的兵力就進攻他們,一倍於敵人的兵力就設法分散他們,同敵人的兵力相等就要能戰勝他們,比敵人的兵力少,就要退卻,比敵人的兵力弱,就要避開敵人。
28、敵:軍隊。 堅:固執堅持。
這兩句說:所以弱小的軍隊如果)固執堅持,強大的軍隊就要)擒住它)了。
29、輔:輔佐,用如名詞。
30、這裏的“輔”是動詞。 周:周備。 隙:缺陷。 這兩句說:將帥對國君)輔佐得周備,則國家必強;對國君)輔佐得有缺陷,則國家必弱。
31、患:害。 患於軍:為患於軍,不利於軍隊。
這句說:國君不利於軍隊的情況,有三種。 這五句說:不知道軍隊不可以進,而讓它進,不知道軍隊不可以退,而讓它退;這叫做牽製軍隊。
33、三軍:軍隊的統稱。 同:參與,幹涉。惑:迷惑。 這三句說:不懂得軍隊的內部事情而幹涉軍隊行政,軍士就會迷惑。
34、權:權謀,權變。 任:指軍中任免將士之事。 這三句說:不懂得軍隊的權變,而參與軍中的任免事項,軍士就會懷疑。
35、諸侯之難:列國諸侯乘隙進攻)造成的禍患。
36、亂:擾亂。 引:奪。
這句說:這就是所謂擾亂軍心,自我失敗。
37、知勝有五:有五種情況可以預見勝利。
38、識眾寡之用:懂得兵多怎樣運用,兵少怎樣運用。
39、上下同欲:軍中上下同心同德。
40、虞:有準備。 以虞待不虞:以自己的)有準備,對付敵人的)沒有準備。
41、禦:駕馭。 這裏是牽製的意思。 將能而君不禦:將帥有指揮才能,而國君不牽製軍隊。
42、殆:危險。
43、一勝一負:勝負各半,意思是說有時勝,有時敗。
喜歡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