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我國封建社會~秦漢時期23

字數:2996   加入書籤

A+A-


    司馬遷的主要著作:
    4、《孫臏》—2
    注釋:
    1、這篇文章節選自《史記》的《孫子吳起列傳》。孫臏bin賓音):戰國時齊國人,是春秋時期我國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後代。“臏”是斷足肉刑的名稱。他因為被龐涓所害斷足,得到這個綽號。孫臏是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家,有兵法傳世。
    2、龐涓:戰國時魏國人,與孫臏同學兵法於鬼穀子。
    3、惠王:魏惠王。公元前340年,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改國號為梁,以後梁、魏雜用。
    4、能:才能。陰使召孫臏:暗地裏派人招孫臏來做自己的輔佐。
    5、疾:妒忌。
    6、以法刑斷其兩足:假借罪名,處孫臏以刖yue月音)刑。 黥qing情音):古代五刑之一,也叫墨刑,在臉上刺字。
    7、隱:隱藏,埋沒。 見:同“現”。
    8、如:往,至。
    9、以刑徒陰見:以罪犯的身份暗地裏見齊使。
    10、說shui稅音):說服。
    11、善:信服,作動詞用。 善而客待之:信服孫臏的才能)而以客禮款待他他。
    12、數shuo朔音):多次。 重射:下很重的賭注。 馳逐重射:賽馬打賭。
    13、馬足:馬的足力。
    14、輩:等。 上、中、下輩:就是上、中、下三等,即下文的上駟、中駟、下駟。
    15、弟:同“第”。 但:隻管。 弟重射:盡管下重注好了。
    16、然:動詞,以為是。 之:賓語。 信然之:相信孫臏的話為是。
    17、質:對。 臨質:臨近比賽。
    18、與:這裏作“敵”或“當”解。
    19、再勝:兩次獲勝。
    20、進:推薦。 威王:齊威王。
    21、欲將孫臏:欲以孫臏為將。
    22、孫子為師:以孫臏為軍師實職)。
    23、輜zi茲音):車,沒有帷蓬的車,是為了不使敵方知道。
    24、雜亂紛糾:亂絲。 控:抓緊。 卷:與“拳”通。 撠ji擊音):與“擊”同。
    25、批:撇開。 亢:充實。 ??dao島音):衝擊。 避實就虛。
    26、格:製止。 禁:阻擋。
    27、竭:盡。 罷:同“疲”。
    28、疾:快速。 走奏音):趨向。 疾走大梁:快速地向大梁進攻。
    29、收弊於魏:收魏軍自弊疲乏)之效。
    30、去:離開。 邯鄲:趙國都城,今河北邯鄲市。
    31、桂陵:魏地,在今山東菏澤縣東北。 桂陵之戰在公元前353年。
    32、三晉:原指魏?趙、韓三國,因三國是由分晉而立國的—),這裏側重指魏。
    33、趣:同“趨”,追逐。 蹶jue決音)挫跌,挫折。
    34、軍半至:即使是追逐五十裏),士卒也隻有一半能先到,一半因疲累掉在後麵,以致前後不相接。
    35、為十萬灶:築足供十萬人吃飯用的灶。
    36、倍日並行逐之:兩日的路程並一日趕,窮追逃奔的敵人。
    37、度其行:估計龐涓的行程。
    38、馬陵:魏地,在今河北大名縣。
    39、白:剝去樹皮,露出樹幹白色木質部分。
    40、萬弩:弩手萬人。
    41、期:約定。
    42、白書:即寫在樹幹白色木質上的字。
    43、鑽火:取火。古人鑽木取火,後來沿舊稱取火叫鑽火。 燭:動詞,照亮。 之:指代樹上的字。
    44、相失:彼此失去聯係。
    45、剄:割頭自殺。
    46、豎子:這小子。
    47、申:魏惠王的太子,被虜後死在齊國。
    48、按:孫臏兵法曾失傳多年,1972年4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出土的《孫臏兵法》竹簡,是非常寶貴的文獻。
    喜歡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