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地窖,儲糧備冬

字數:4201   加入書籤

A+A-


    八月十九日。
    從湖泊接回淡水後不到一個禮拜,這裏的旱季似乎結束了。
    昨天夜裏又下起了雷雨,不過這次雷電區離小島很遠,隻是時不時傳來悶雷聲。
    伴隨著傾盆大雨,海風也十分給力,吹在身上清清爽爽的,跟前段時間的熱風完全不同。
    這場雨過後,島上溫度下降略微下降一些,空氣也不覺得那麽幹燥。
    我努力回想以前地理課的知識,想找出小島這裏對應的氣候類型,但沒有一種符合這裏氣候特點。
    也許這種遠離大陸的海上小島,氣候變換本就複雜多樣。
    總之這裏十月底開始,溫度就會快速下降,十一月份底就會達到零下。
    算算時間,還有兩個月,我需要在這段時間裏做好過冬準備。
    八月二十一日。
    再次開始搭建窯爐,隨著物品增加,對陶器的需求越來越多,尤其是用來裝東西的陶罐。
    木炭也需要多燒製一些,同時還要晾曬一些海鹽。
    這些繁瑣的工作足足花費了一個禮拜。
    辛勤勞動的同時也收獲巨大。
    我燒出來一大堆成功的陶器,光是大大小小的陶罐就有二三十個,用不上的都被我放在木屋裏儲存。
    木炭更是摞起一大堆,連木屋的山洞都堆放不下。
    海鹽也提煉了大量,估計夠我吃一年多了。
    八月二十五日。
    我在凹口最裏麵的位置,搭建起兩個棚子。
    這個位置用來建倉庫非常合適,不但隱蔽並且遮風遮光。
    之前老營地搭建的棚子由於過於簡陋,在風吹日曬下坍塌掉了。
    於是這次的棚子我搭的很用心,不但鋪設了地基,並且四根支撐柱選用的木材足有十幾公分,頂部還是防雨的傾斜結構。
    隨後用藤蔓在四根柱子中間,環繞交織成四麵牆,留出一個小口方便進出。
    這天晚上,我在地堡外吃飯的時候,腳下突然爬過一隻動作緩慢的蟲子。
    仔細一看原來是隻“知了猴,”就是蟬蛻殼前的幼蟲,學名叫“金蟬若蟲。”
    這東西我以往可沒少吃,油炸後撒點胡椒粉吃起來又香又脆,營養價值還非常豐盛。
    每到夏天,夜晚的樹林裏就會有許多人打著手電,沿著樹根下尋找。
    島上早在七月初就有蟬鳴,但夜晚我一般不會到林子裏去,因此一直沒有碰到這些知了猴。
    剛好套鍋底還有些剩餘的油脂,我將知了猴洗了洗直接丟進去炸。
    很快便聞到香味兒,這東西吃起來跟老家的味道沒有差別,特別香。
    我本想打著煤油燈去林子裏抓一些,但想想那些在雜草裏結網、身上花花綠綠的蜘蛛便打消這個想法。
    八月二十六日。
    儲存的土豆有一些發芽了。
    應該是近日下雨,空氣濕潤等原因引起的。
    回想老家儲存蔬菜的方式,還有關於土豆的一些了解。
    這才後知後覺想起,其實土豆完全可以一年播種兩次。
    這種農作物很皮實,耐高溫、嚴寒,同時也很耐旱,並且生長周期相對比較短,我種下的那批土豆僅三個月左右就成熟了。
    如果我來年在四月初,甚至三月份播種,那麽七月左右可以收獲一次,隨後繼續播種,十月份再收成一次,這樣按照預估產量,明年土豆可以敞開了吃。
    當然這些都是今後的事情,現在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土豆保存問題。
    我要挖一個地窖,用來更好的儲存糧食。
    地窖可以很好的隔絕陽光,濕熱的流通的空氣,並且溫度比地麵要低很多。
    這樣情況下儲存的糧食會進入休眠狀態,延長保質期的同時減緩發芽速度。
    八月二十九日。
    我足足用了三天時間,挖出一個足夠深的地窖。
    地窖位置選擇在靠南邊、貼著崖壁地勢高的位置,離蜂箱比較近。
    這裏看上去土質幹燥,不用擔心挖著挖著會滲水。
    足足挖下去三四米深,隨後在這個深度的位置擴建出一個大概五六平方米、高七八十公分的空間。
    並且用合適的木板跟木棍支撐,防止垮塌。
    地下空氣流通性差,在下麵待時間長了感覺喘不上氣來,擔心有危險會每挖掘一小會,就上來透透氣,所以進度才這麽緩慢。
    地窖挖好後,我在裏麵墊了一層石灰石,又鋪了些幹燥的海沙,這才把沒有發芽的土豆跟其它一部分糧食運下來儲存。
    隻剩一小部分留下食用,這些糧種無比珍貴,希望能順利保存到明年開春。
    想了想,我把之前用漁船拆下來的木板,拚接的那艘木筏給拆掉。
    這木筏一直被我放置在沙灘邊緣的一處礁石後麵,一直以來也沒派上太大用場,因為目前我並沒有出海的打算。
    這木筏製作匆忙,現在也已經承載不住多大重量,索性將其拆解開利用這些嚴絲合縫的木板。
    我重新把一些完成的木板拚接整合,做出一個蓋板蓋住地窖口子,並且在上麵鋪設了另外一個塑料布,這張布比較薄,不過放在地麵上也沒那麽講究,能遮住雨水不往下滲透就行。
    九月二日。
    現在的天氣依舊炎熱。
    但夜晚要比前段時間涼快不少,並且秋風漸漸從北邊吹過來,打在身上很愜意。
    趁著這段時間,我要盡快熏烤、晾曬一些肉類儲存。
    再次帶上自製魚叉開始潛水打魚。
    九月十日。
    地堡外麵多了十個晾曬架,並且上麵掛滿了各種魚類。
    這段時間除了打魚之外,我還在地堡旁搭建了一個密閉的小房子,專門用來熏製肉類。
    房子用泥巴跟木頭搭建,結構跟燒陶器的窯爐差不多,隻不過更高一些,底部生火後,頂部掛上要熏製的魚。
    隨後在火堆裏加上新鮮的鬆針,這樣就能產生大量煙霧,並且用鬆針熏出來的魚肉有股特殊的鬆香味兒,吃起來更好吃。
    抓回來的魚先去除內髒,隨後抹上一層鹽巴再進行熏製,這樣在鹽巴跟熏烤烘幹後,再掛在晾曬架上光照,做出的魚幹可以保存很久。
    美中不足的事,晾曬過程中避免不了遭受蒼蠅寄生,我不可能時刻待在這裏驅趕,不過這無傷大雅,反正鹹魚要做熟了才能吃,就當是加餐了。
    曾經看過報紙,蛋白質是牛肉的十倍,在外麵賣的價格非常昂貴。
    喜歡荒野求生:張平漂流曆險記請大家收藏:()荒野求生:張平漂流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