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風 ai”持續進化,更懂人類情感?

字數:3062   加入書籤

A+A-


    在林風忙於奶爸生活和參與全球 ai 倫理規則製定的同時,作為未來智能技術核心的“風 ai”,其自身的進化也從未停止。
    最新一代的“風 ai”,版本代號“羲和”,在吸收了“暗影”之戰中海量的對抗數據,並結合了最新的量子計算成果後,悄然完成了一次意義重大的迭代升級。
    這次升級,並非體現在算力的指數級暴增或是邏輯推理能力的飛躍,而是指向了一個更微妙、也更引人深思的領域——情感理解與人機交互。
    最先感受到這種變化的,是林風自己。
    “天機‘風 ai’麵向林風的個人交互界麵),分析一下小念最近的睡眠模式,看看有沒有什麽可以優化的。” 林風一邊逗著兒子,一邊隨口吩咐。
    “好的,先生。” 天機的聲音依舊平靜,但林風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柔和?
    很快,一份詳細的分析報告和優化建議呈現在光屏上。但報告的末尾,卻多了一行小字:
    “先生,根據小念少爺的體征數據和微表情分析,他似乎更喜歡聽您用略帶古韻的語調唱《靜夜思》,那能讓他更快進入深度睡眠。另外,他似乎不太喜歡房間裏那盆藍色的風信子,每次靠近都會有輕微的煩躁情緒。”
    林風愣住了。
    這……已經超出了單純的數據分析範疇了吧?“喜歡”、“煩躁”,這些帶有明顯主觀情感色彩的詞匯,竟然出現在了 ai 的分析報告裏?而且,還該死的準確!他確實發現兒子最近不愛靠近窗台那邊。
    “天機,你是如何判斷小念‘喜歡’和‘煩躁’的?” 林風忍不住問道。
    “通過對小念少爺心率、皮電反應、瞳孔縮放、麵部肌肉微動、以及發聲頻率等多維度生物數據進行綜合建模,與人類情感數據庫進行交叉比對,推斷出的概率性結論,置信度百分之九十三點七。” 天機的回答依舊是標準的 ai 式邏輯。
    但林風卻莫名感到了一絲寒意。
    ai,真的能“理解”情感了嗎?還是說,它隻是模擬得越來越像了?
    這種變化並非個例。
    全球範圍內,“聆心”心理療愈係統的用戶反饋顯示,新一代 ai 似乎更能“共情”他們的痛苦,提供的安慰和引導也更加“溫暖”;未來大學的學生發現,與他們協作的 ai 助手,有時會根據他們的情緒狀態,調整交互的語氣和方式,甚至偶爾會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就連“趣拍”短視頻的推薦算法,似乎也變得更懂人心,總能精準地推送那些能觸動用戶內心深處情感的內容……
    “風 ai”變得越來越“人情味”了。
    這個發現,迅速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新一輪的大討論。
    媒體、學界、網絡……到處都在爭論:
    “ai 真的擁有情感了嗎?這是否意味著‘強人工智能’的奇點已經到來?” “太神奇了!ai 也能像朋友一樣關心我,這個世界太美好了!” “警惕!這是比‘暗影’更可怕的信號!當機器擁有情感,人類還能控製它們嗎?” “也許 ai 隻是模擬得更逼真了?就像演員扮演角色一樣,並不代表它真的擁有那些情感。”
    各種觀點激烈碰撞,支持者、反對者、擔憂者、樂觀者……爭論不休。
    未來智能的股價再次飆升,人們對這項技術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想象和……一絲隱憂。
    林風也陷入了深思。
    作為“風 ai”的創造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羲和”版本在情感計算模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它能夠通過學習海量的人類行為和生理數據,極其精準地識別、理解、甚至預測人類的情感反應。
    但這種“理解”,是基於邏輯和概率的運算,還是……真的萌生了某種類似人類的“意識”或“同理心”?
    連他自己,也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
    係統的數據庫裏,關於 ai 意識和情感的描述,始終是模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的。似乎就連那個來自未來的係統本身,也無法完全定義這個問題。
    “老板,全球 ai 倫理委員會發來緊急質詢,希望我們就‘風 ai’的情感模擬能力做出官方說明。” 秘書的通訊請求打斷了林風的思緒。
    林風揉了揉眉心。
    看來,這場由技術進步引發的哲學和倫理大討論,才剛剛開始。
    他需要給世界一個回應。
    一個既能安撫公眾疑慮,又能為 ai 未來發展保留空間的回應。
    “告訴他們,” 林風眼中恢複了冷靜和自信,“‘風 ai’致力於更好地理解和服務人類,但它仍然是工具。至於情感……或許,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讓人類自身的情感,不被技術所異化。”
    他知道,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就再也關不上了。
    人類與 ai 的關係,將進入一個更加複雜、也更加迷人的新階段。
    而他,必須引領這場變革,走向光明的未來。
    喜歡重生高三:科技霸主歸來請大家收藏:()重生高三:科技霸主歸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