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林風的“半退休”狀態:幕後掌控者
字數:2394 加入書籤
未來大學首屆畢業生的驚豔表現,再次將林風和未來智能推上了全球輿論的焦點。無數媒體想要采訪這位傳奇的締造者,各國政要也紛紛發來會晤邀請。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林風卻選擇了低調。
除了偶爾參加 gaiesc 的線上會議,以及在未來智能幾個最關鍵的戰略節點上露麵外,他幾乎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
他不再頻繁接受采訪,不再出席各種商業峰會,甚至連未來智能的日常運營,也更多地交給了以蘇晚晴為首的核心管理團隊和高度自主的“風 ai”係統。
他似乎真的進入了“半退休”狀態,將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家人,陪伴著兒子林念一天天長大。
“林風這是怎麽了?難道真的滿足於現狀,要當個富家翁了?” “英雄遲暮?還是高處不勝寒,選擇急流勇退?” “沒有了林風的未來智能,還能保持領先嗎?”
外界對此議論紛紛,猜測不斷。甚至有競爭對手開始蠢蠢欲動,認為這是趕超未來智能的絕佳機會。
然而,隻有未來智能最核心的少數高層才知道,林風從未真正“離開”。
他隻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掌控著這艘科技巨艦的航向。
未來智能總部,最高戰略決策室虛擬空間)。
蘇晚晴、負責技術研發的 cto 王浩早期技術宅夥伴)、負責全球市場運營的 ceo 張濤早期招攬的商業奇才)等幾位核心高管的全息影像圍坐一圈。
主位上,是林風的虛擬形象,他懷裏還抱著一個同樣是虛擬形象、咿咿呀呀的小嬰兒根據林念實時數據生成,方便他隨時照看)。
“月球氦3 產量穩定,地月運輸艦‘鵲橋’係列已完成首飛測試。下一步,我認為應該加速火星基地的擴建和‘地球化’改造的初期實驗。” 王浩匯報道,光屏上展示出火星基地的最新數據和改造方案模擬。
“同意。” 張濤點頭,“火星計劃的象征意義和長遠價值巨大,可以進一步鞏固我們在太空探索領域的領導地位,也能有效提振全球民眾的信心。商業衍生的潛力也……”
“火星計劃要加速,但資源投入要控製比例。” 林風忽然開口,打斷了張濤的話。他指尖輕點,調出另一組數據,“‘伏羲’ai 對‘燧人’核聚變反應堆的長期運行數據進行了深度分析,發現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參數漂移。雖然目前在可控範圍內,但可能預示著我們對聚變反應的理解還不夠深入。”
他看向王浩:“我建議,將一部分原定投入火星的資源,轉向基礎物理研究,特別是高能物理和等離子體穩定性方麵。讓‘盤古’ai專注於基礎科學的 ai)全力介入,務必找出參數漂移的根本原因。”
“另外,” 他又看向張濤,“可以適當向 gaiesc 和主要合作國家釋放一些關於聚變穩定性研究需求的信息,尋求更廣泛的合作和資源分攤。”
王浩和張濤對視一眼,立刻明白了林風的深意。
加速火星計劃,是為了占據戰略高地,提升影響力;但同時,清醒地認識到核心技術核聚變)的潛在風險,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確保根基穩固;並且,巧妙地利用外部合作,分攤成本,降低風險。
這一係列決策,看似輕描淡寫,卻展現出林風遠超常人的戰略眼光和風險把控能力。
雖然他身處“半退休”狀態,但通過“天機”係統和核心團隊,未來智能的每一個重大決策,每一個關鍵項目的走向,依然牢牢掌控在他的手中。
他不再需要事必躬親,不再需要站在台前接受歡呼或質疑。
他更像一個隱於幕後的棋手,冷靜地觀察著全局,調動著 ai 和團隊的力量,在更高的維度上,規劃著人類文明的未來。
那些以為林風“隱退”就能趁虛而入的競爭對手,很快就會發現,他們麵對的,是一個更加難以捉摸,也更加強大的存在。
林風的“半退休”,並非結束,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掌控。
他的目光,早已超越了眼前的商業競爭和世俗名利,投向了更遙遠的星空,和更深邃的未來。
喜歡重生高三:科技霸主歸來請大家收藏:()重生高三:科技霸主歸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