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地外文明想象:ai 模擬各種可能
字數:2365 加入書籤
宜居行星的發現和神秘信號的破譯進展,讓人類對地外文明的存在,從模糊的猜測變成了亟待麵對的現實。
林風深知,宇宙浩瀚,文明的形態可能千奇百怪,遠超人類的想象。貿然接觸,或者以人類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揣測對方,都可能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
未雨綢繆,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他下達了一項特殊的指令,調動“風 ai羲和”以及部分“盤古”ai 的算力,啟動了一個代號為“萬花筒”的龐大模擬計劃。
“萬花筒”計劃的目標,並非去尋找地外文明,而是去“想象”和“推演”地外文明!
利用已知的物理定律、化學規律、生物學原理,結合宇宙學模型和信息論,ai 開始構建無數個可能的宇宙環境和生命演化路徑,模擬出各種形態、各種社會結構、各種技術水平的地外文明:
基於不同化學元素的生命: 矽基生命、氨基生命、甚至以等離子體或暗物質為基礎的奇異生命形態……它們的外形、代謝方式、思維模式會是怎樣的?
不同的社會結構: 個體意識文明、集體蜂巢意識、跨越多個身體的分布式意識、純粹的數字信息生命……它們的社會組織、倫理觀念、擴張模式有何不同?
不同的技術發展路線: 側重生物科技的文明、側重能量應用的文明、側重空間技術的文明、甚至掌握了心靈力量或高維物理的文明……它們的技術優勢和弱點在哪裏?
不同的文明等級卡爾達肖夫指數): 行星級文明i 級)、恒星級文明ii 級,如包裹恒星的戴森球)、星係級文明iii 級)……乃至傳說中能夠掌控宇宙規律的更高等級文明,它們存在的方式和對外界的態度是怎樣的?
ai 以驚人的速度,運行著數以億計的模擬場景。
有的模擬中,誕生了熱愛和平、樂於交流的星際旅行者;有的模擬中,則出現了遵循“黑暗森林”法則、視一切異類為威脅的冰冷獵手;還有的模擬中,存在著對低等文明漠不關心、如同神明般難以理解的“觀察者”……
這些模擬結果,並非憑空臆想,而是基於嚴格的科學推演和邏輯計算。雖然無法保證哪個模擬會是現實,但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可能性空間”,為人類未來可能遭遇的各種情況,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林風和未來智能的戰略團隊,以及“宇宙信號聯合解讀計劃”的核心專家們,仔細研究著這些由 ai 生成的模擬報告。
“根據模擬,以碳基生命為基礎、發展出個體意識和科技的文明,在宇宙中可能並非主流,但其攻擊性和擴張性往往較強……” “掌握了集體意識或數字生命技術的文明,其內部凝聚力極高,但可能缺乏個體創造力,行為模式更傾向於邏輯和效率……” “ii 級以上的文明,對低等級文明的態度,更多取決於其自身的資源需求和文明哲學,‘仁慈’或‘毀滅’都隻是概率性選項……”
ai 的模擬,如同掀開了宇宙文明多樣性的一角,讓人類得以用更開闊、也更審慎的目光,去麵對未來的“第一次接觸”。
“我們需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林風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說道,“針對不同的文明類型,製定不同的接觸預案。哪些可以嚐試交流?哪些需要保持距離?哪些……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進行防禦?”
“同時,” 他補充道,“這些模擬結果,也為我們自身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哪些技術路線更有潛力?哪些社會模式更具韌性?人類文明,應該如何進化,才能在這浩瀚而可能充滿危險的宇宙中,更好地生存下去?”
“萬花筒”計劃,不僅是在為“接觸”做準備,更是在為人類文明自身的未來,尋找可能的答案。
ai 在此刻,不再僅僅是工具,更像是一個冷靜而博學的“戰略顧問”,幫助人類在這個充滿未知的宇宙棋局中,看清更多的棋路,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當然,模擬終究隻是模擬。
真正的宇宙,真正的地外文明,其複雜和奇特,或許依然會超出 ai 和人類想象力的極限。
但至少,通過“萬花筒”計劃,人類在仰望星空時,心中多了一份敬畏,也多了一份……準備。
喜歡重生高三:科技霸主歸來請大家收藏:()重生高三:科技霸主歸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