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廢除禁海令,開海

字數:4136   加入書籤

A+A-


    北元的事情暫時解決之後,李承乾繼續把目光放在建設上。
    江南問題塵埃落定,一道聖旨再次震動天下。
    “傳陛下聖旨,廢除禁海令,開海!”
    這道聖旨傳出,沿海百姓喜極而泣,紛紛跪地高呼皇帝聖明。
    這禁海,是朱元璋幹的。
    當時正是倭奴南北朝內戰時期,大量因戰爭流離失所的倭奴流亡海上,形成了最早的對中國沿海地區進行侵擾的倭寇。
    這些倭寇與被朱元璋擊敗的張士誠、方國珍等人餘部相互勾結,在這些漢奸的內應下,對明朝新生政權的海防提出了挑戰。
    為了防止新生政權再次出現分裂,朱元璋隻得於洪武四年正式頒布了禁海令,禁止沿海漁民私自出海與外國互市,並同時限製外國商人到大明從事貿易。
    但這已經是大明閉關鎖國的開始。
    寸板不許下海,又限製海外貿易,妥妥的閉關鎖國。
    聽說是因為北元虎視眈眈,大明無法分心兼顧海外,所以隻能下令禁海。
    可是廖永忠不就是水師好手嗎?
    讓他常駐沿海,組建水師,保衛海疆太平不就行了嗎?
    大明殺了那麽多貪官汙吏,抄了那麽多官員的家,從裏麵擠一擠,一筆訓練水師的費用也出來了吧?
    廖永忠還隻是個侯爵,對大局沒有太大影響。
    不過……可能是老朱防備心太重。
    因為廖永忠幫朱元璋沉了小明王,不把廖永忠放在眼前不行。
    萬一廖永忠去了沿海,在海上割據一方咋辦?
    萬一來個聽調不聽宣怎麽辦?
    萬一自己強令廖永忠回來,廖永忠以小明王這事兒威脅,那老朱時候妥協還是不妥協?
    妥協,就隻能任由廖永忠做大。
    不妥協,他讓廖永忠沉了小明王,以臣弑君這事兒就瞞不住了。
    到時候鬧得天下皆知咋辦?
    而且組建水師,又是一筆巨大的開銷,而且還不收一次性的。
    所以幹脆直接禁海,犧牲點沿海百姓利益,保住大明利益。
    反正能在海邊捕個魚,也餓不死。
    餓不死就行了唄,還要啥自行車。
    而且老朱還對百姓說,餓死其實是好事兒。
    朱元璋的洪武大誥中說,饑謹並臻,間有缺食而死者,終非兵刃之死,設使被兵所逼,倉惶投崖,趨火赴淵而歿,觀其窘於衣食而死者,豈不優遊自盡者乎?
    這話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餓死其實挺好的。
    畢竟老朱也不拿百姓當人看啊。
    如果老朱拿百姓當人看,洪武年間哪來的那麽多場農民起義?
    除了這些,朱元璋還禁止大家穿靴子,除了北方特別寒冷的地方可以穿牛皮直縫靴。
    要是下雨天,普通百姓隻能用油紙傘,不能用更高級的,否則就是僭越,大逆不道。
    更無語的是,朱元璋對於女子的發型都有嚴格限製。
    未出嫁的女子,作三小髻,金釵,珠頭閉窄袖褙子。
    丫鬟隻能高頂髻,絹布狹領長襖,長裙。
    小婢使則是雙髻,長袖短衣,長裙。
    連人家梳什麽發型都要管,老朱那麽累,天天隻是幾個小時,純粹是閑得蛋疼幹的事兒。
    李承乾一道聖旨,廢除禁了七年海的禁海令,一來主要是看到了海外貿易對國家的巨大益處。
    而且沿海地區本就富庶,一旦開海,商業必將更加繁榮,國家稅收也會大幅增加。
    李承乾就是要錢,不放棄任何一點兒可以撈錢的辦法。
    但是禁海令一開,朝堂上卻有不少大臣反對,認為開海會引狼入室,倭寇可能會卷土重來。
    李承乾微微一笑,他早有對策。
    在命工部造船準備東征的同時,還命人招募沿海漁民加入水師,一來解決了漁民的生計問題,二來這些漁民熟悉海況,能快速提升水師戰鬥力。
    叫燕王朱棣暫時去管水師訓練去了。
    同時,李承乾還設立了專門的海關,對海外貿易進行嚴格管理,確保稅收的同時也保障了交易的安全。
    大明宣布開海,促進內外貿易。
    沿海百姓們積極響應,紛紛投身於造船、貿易等行業,一時間,沿海港口熱鬧非凡,商船往來如織。
    大明的商品遠銷海外,而海外的奇珍異寶也陸續不斷流入大明。
    李承乾看著這繁榮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大明的盛世即將來臨。
    又是大把大把的銀子入賬啊。
    但是胡惟庸還是沒解決商稅的事情,被李承乾給擼下去了。
    讓戶部尚書徐鐸頂了上來,畢竟要想馬兒跑總得給馬兒吃草嘛。
    徐鐸進部之後,更努力的為李承乾搞錢。
    就在李承乾為開海後的繁榮景象欣喜時,一封加急密報打破了這份喜悅。
    密報稱,有一股倭寇勢力聯合了海外方國珍等舊部勢力,妄圖趁著大明開海之際,發動大規模的侵擾,目標直指沿海那些繁華的貿易港口。
    看來,這群人為了利益,想在虎口搶食啊。
    李承乾眉頭緊皺,當即下旨讓朱棣願率領水師前去迎敵,同時下令馮勝帶領五萬大軍進駐沿海,暫時負責協同朱棣保衛海疆。
    並讓徐鐸加緊籌備糧草物資,保障前線供給。
    朱棣率領著由漁民組成、戰鬥力日益提升的水師,浩浩蕩蕩地駛向大海。
    在海上,朱棣憑借著出色的指揮才能和水師將士們的為了這來之不易的解禁而浴血拚殺,並在馮勝的協助下,最終成功擊退了敵人,保衛了沿海的安寧。
    畢竟都怕萬一打輸了,朝廷再禁海怎麽辦?
    經此一役,大明海疆太平有了保障,海外那些蠢蠢欲動的勢力也不敢再輕易進犯,而大明的開海貿易則在這安穩的環境中愈發繁榮。
    但同時,李承乾可沒打算就這麽算了,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李承乾下令,命朱棣把海疆方圓千裏之內所有海島上的海島匪類盡數剿滅,以震懾宵小。
    朱棣領命後,迅速製定剿滅計劃。
    朱棣先找馮勝幫忙,派出精銳斥候,摸清各海島匪類的分布與實力,水師在海上靈活機動,趁著夜色悄悄靠近海島,隨機應變。
    喜歡大明:開局朱標被李承乾魂穿了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朱標被李承乾魂穿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