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清的變化
字數:4884 加入書籤
弘曆微微頷首,接著說道:“除此之外,籌備京師海軍學校一事也迫在眉睫。海軍作為我大清海防的關鍵力量,急需專業人才。這所學校,要成為培育優秀海軍將領的搖籃。”
“陛下高瞻遠矚,隻是這籌備工作千頭萬緒,還望陛下明示方向。”傅鼐恭敬地請示道。
弘曆目光炯炯,條理清晰地說道:“從各地水師中挑選經驗豐富、熟悉海戰與艦船操作的將領,以及對西洋海軍戰術有研究的人才。
這些人將成為海軍學校的基石,把實戰經驗與前沿知識傳授給學員。”
“臣定會仔細甄別,挑選出最優秀的師資力量。”傅鼐連忙應道。
弘曆繼續說道。
“至於學員,從全國水師中選拔年輕、身體素質良好且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士兵。
他們經過基層曆練,更能理解海軍作戰實際需求。同時,也可在沿海地區招募一些對海洋有了解、頭腦靈活的青年,為海軍注入新鮮血液。”
“陛下聖明,如此選拔,定能匯聚各方英才。”傅鼐稱讚道。
“籌備工作要抓緊推進,務必在半年內初見成效,一年後正式開學。”
弘曆神色堅定,“待海軍學校培養出一批批優秀人才,我大清海軍方能在海疆縱橫馳騁,保家衛國。”
“臣定全力以赴,不負陛下重托。”傅鼐跪地叩首,隨後退下。
弘曆望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默默期許,隨著海軍學校的建立與海軍司的完善,大清海軍必定能在未來的海疆舞台上大放異彩,守護國家安寧。
1735年11月初。
雖然叛亂將領被淩遲的風波逐漸平息,卻在京城百姓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行刑那日,刑場四周被圍得水泄不通。
當劊子手動刑,那些禍亂朝綱的叛將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價時,現場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叫好聲,久久回蕩在京城上空。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中華社於各個省府開設的分社熱鬧非凡,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大清國的每一寸土地。
浙江省杭州府的中華社分點,古色古香的建築內,工作人員們忙碌而有序。
過去一個月,杭州分社點售出報紙近20萬份。
一位穿著長衫的文人雅士,手捧著一份《中華日報》,邊讀邊不住點頭,讚歎道。
“這報紙實在是難得的好物!上頭刊載著皇帝聖言,讓我等能時刻聆聽聖意;取消丁銀的政策,更是實實在在地惠及萬民;還有張廣泗平定苗疆的喜訊,振奮人心;以及馬鈴薯等作物的種植信息,實用至極!”
周圍的百姓聽了,紛紛圍攏過來,眼神中滿是認同,對報紙讚不絕口。
廣州的中華社分社點則充滿了濃厚的商業氛圍。
此地臨近港口,往來的商人絡繹不絕。過去一個月,廣州分點報紙銷量高達30萬份。
一位經營絲綢生意的老板滿臉欣喜地說:“以前想要了解外界的消息,那可太難了!現在有了這報紙,皇帝的旨意、各地的大事,還有那些能讓咱填飽肚子的種植方法,全都能知道!”
隨著中華社分社點在各地落地生根,《中華日報》的影響力呈爆發式增長。
這一個月,《中華日報》總計售出150萬份,每份除去成本能賺20文,為報社帶來了3000萬文的盈利,折合白銀3萬兩。
然而,《中華日報》發行過程並不順利。
關外一些滿族貴族心懷不滿,他們勾結民間文人,炮製大量文章詆毀《中華日報》。
這些文章充斥著歪曲事實的言論,稱報紙內容離經叛道,是對祖宗規矩的踐踏,汙報紙內容是在誤導百姓,還質疑張廣泗平定苗疆的功績,對馬鈴薯種植信息嗤之以鼻,妄圖讓百姓對報紙心生反感。
這些詆毀文章在部分地區流傳開來,使得當地報紙銷量出現了短暫下滑。
弘曆得知此事後,立刻命令國安局密探搜集幕後黑手。
密探們很快摸清了詆毀者的情況,接著,特勤局將士迅速出擊,直搗守舊勢力據點,將參與詆毀的人員一舉抓獲。
經此一役,關外守舊勢力受到一定震懾,不敢再輕易搗亂。
京城一處集市。
琳琅滿目的貨物擺滿攤位,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交織回蕩。人潮如湧,摩肩接踵,每個人都沉浸在這喧囂繁華之中。
突然,一陣嘈雜的吵鬧聲打破了集市的和諧。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滿臉橫肉的大漢正對著一位賣糕點的老者頤指氣使。
大漢一把抓起盤中的糕點,邊往嘴裏塞邊惡狠狠地說。
“老頭,以後這地盤兒,你得給我交點保護費,不然就別想在這兒擺攤!”
老者滿臉無奈,苦苦哀求。
“我這小本生意,實在是賺不了幾個錢,您就高抬貴手吧!”
大漢卻不依不饒,抬手就要對老者動手。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人群中突然閃過兩道黑影。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兩個身著黑色製服的身影已經如疾風般衝到了大漢身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把抓住大漢的胳膊,用力一扭,大漢還沒來得及反抗,就被死死地按倒在地。
大漢掙紮著怒吼:“你們是什麽人?敢來壞老子的好事!”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周圍的百姓們目瞪口呆。
大家紛紛圍攏過來,好奇地打量著這兩個身著黑衣的人。
百姓們交頭接耳,眼神中滿是疑惑。一位提著菜籃子的大媽皺著眉頭說。
“這倆人誰啊?穿得怪模怪樣的,從來沒見過呀!”
旁邊一個年輕後生也附和道:“是啊,看他們身手倒是挺厲害的,可就是不知道是幹啥的。”
這時,其中一位黑衣人大聲說道:“鄉親們,我們是京師警察局警察!
專門負責維護京城的治安,像這種欺負老百姓的事兒,以後我們絕不會再讓它發生!”
百姓們這才恍然大悟,但眼神中依然帶著好奇與疑慮。
被按在地上的大漢還在不停地叫罵:“警察局?什麽警察局!我怎麽沒聽說過,你們別在這兒嚇唬人!”
剛才製伏大漢的警察嚴肅地說。
“從現在起,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歸我們警察局管。
不管是誰,隻要敢違法亂紀,我們都絕不輕饒!”
說著,兩人合力將大漢從地上拉起,準備帶回警察局。
老頭感動得涕淚橫流,顫顫巍巍地走到兩位警察麵前。
“撲通”一聲跪了下去,聲音帶著哭腔說道。
“謝謝兩位大人啊,要不是你們來,我這把老骨頭今天可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警察趕忙將老人扶起,安慰道。
“大爺,您別這樣,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周圍的百姓紛紛叫好,掌聲如雷。
“好樣的!這才是為咱老百姓撐腰的人!”
“對呀,以後有了警察局,這些壞蛋可就不敢再這麽囂張了!”
叫好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一句。
“這都多虧了當今聖上啊!要不是聖上設立了警察局,咱哪能有這樣的好日子!”
這話一出,眾人紛紛附和。“是啊,皇上聖明!這警察局一成立,咱京城的治安肯定能越來越好!”
“沒錯!,聖上心裏裝著咱老百姓,咱可得好好感恩!”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對皇帝的誇讚聲在集市上空久久回蕩。
這兩位剛從綠營改編的士兵聽著百姓們的話,心中滿是自豪。押著大漢往警察局走去的路上,感受到周圍百姓投來的信任目光,腳步也愈發堅定。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