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留學生計劃
字數:4473 加入書籤
弘曆微微點頭,神色稍緩,說道
“諸位愛卿平身。朝會至此,尚有各省民間其他事項需商議。
近來,朕聽聞山東等地遭遇旱災,百姓生活困苦。浙江部分地區則因絲綢貿易糾紛,商戶間矛盾頻發。各地情況不一,這些問題關係民生,諸位可有應對之策?”
戶部尚書海望率先奏道:“陛下,山東旱災,當務之急是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可從鄰近省份調配糧食,盡快運往災區。同時,組織百姓興修水利,以防日後再有旱災侵襲。”
刑部尚書張照補充道:“浙江絲綢貿易糾紛,應派專員前往調解,依據律法公正裁決。還可借此機會宣布朝廷司法改革消息。”
眾大臣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熱烈,為解決各省民間問題出謀劃策。弘曆認真傾聽,不時給出指示,力求妥善處理各地事務。
朝會結束後,弘曆傳旨讓禮部尚書楊名時前往乾清宮。
楊名時匆匆趕來,跪地行禮:“陛下召見,臣惶恐至極,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弘曆神色平靜,目光溫和地示意他起身,緩緩說道。
“楊卿,如今我大清與西洋諸國往來漸多,朕聽聞他們在火器、造船、器械等方麵有諸多獨到之處。
朕想聽聽,你對這些事物有什麽看法?”
楊名時微微欠身,稍作思考後說道。
“陛下,依臣之見,這些不過是西洋人的奇技淫巧罷了。
火器雖有一定威力,但太過依賴此物,會讓我大清將士荒廢騎射這一立國之本。
況且,火器製造繁瑣,使用時也存在諸多不便,哪有我大清傳統兵器那般得心應手。”
“至於造船,我大清內陸廣闊,百姓以農耕為本,對海上之事需求有限。
西洋人雖擅長造船,但他們的船隻是為了滿足其四處掠奪、擴張的野心,與我大清以和為貴的理念相悖。
我大清的船隻,雖在樣式上或許不及西洋,但勝在實用,能滿足日常所需。”
“至於器械,那些看似精巧的機械,實則破壞了我大清百姓勤勞樸實的傳統。
百姓們祖祖輩輩靠雙手勞作,生活安穩。若引入這些機械,會使百姓心生浮躁,追求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擾亂社會風氣。”
弘曆原本平和的麵容瞬間陰沉如墨,眼中的怒火“噌”地一下燃起,他猛地拍響禦案,“砰”的一聲巨響在殿內回蕩,震得楊名時心頭一顫。
弘曆怒目圓睜,大聲嗬斥:“楊卿!你可知自己犯下何等大錯?”
“抱住祖宗舊製不放,對世界的風雲變幻視而不見!
如今西洋諸國靠著這些你眼中的‘奇技淫巧’,已然脫胎換骨。
先說火器,他們的火槍、火炮製作精良,射擊速度快、精準且威力巨大。戰場上,憑借這些火器,他們能遠距離殺傷敵人。
反觀我大清,在火器上遠遠落後,若有戰事,將士們要冒著極大風險衝鋒陷陣,傷亡慘重!”
“再看造船,西洋人的船隻堅固且航行速度快,航海技術更是先進。
靠著這些優勢,他們的商船穿梭於世界各地,掌控著海上貿易航線。
從我國采購絲綢、茶葉、瓷器,運往西方高價售賣。
又從西方運來香料、珠寶等奇珍異寶,大發橫財。
巨額的財富源源不斷流入他們國庫,國家日益富強。
而我大清的商船在遠洋航行上卻困難重重,在海外貿易中處處受限,錯失了多少發展機遇!”
“還有器械,西洋手表設計精妙、工藝細膩,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非凡的匠心,走時精準無誤,在市場上大受追捧,利潤極高。
可我們大清呢,這般精巧的西洋製表機械能造出來嗎?”
“長此以往,我大清與西洋的差距隻會越來越大!人家兵強馬壯、財大氣粗,必定會對我大清虎視眈眈。
一旦他們起兵來犯,我大清拿什麽抵擋?
你身為禮部尚書,本應輔助朕洞察天下局勢,為國家發展出謀劃策。
如今卻這般冥頑不靈,因循守舊,置國家安危於不顧!今日朕便要問你個貽誤國是之罪,你還有何話說?”
楊名時嚇得臉色慘白如紙,雙腿一軟,“撲通”一聲再度跪地,整個人瑟瑟發抖。
楊名時實在不明白,在自己認知裏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大清,怎麽就突然不如西洋諸國了,更無法理解弘曆為何對西方的技術如此推崇,畢竟在康熙、雍正兩朝,從未出現過這般情形。
楊名時哆哆嗦嗦地開口,聲音帶著哭腔。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臣……臣實在愚昧,一直以為我大清乃天朝上國,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才是最好的,從未想過西洋那些蠻夷之地竟有如此厲害之處,臣實在罪該萬死,罪該萬死啊!”
楊名時頓了頓,努力讓自己鎮定些,接著說道。
“陛下聖明,見識遠超臣下。
如今既已洞察西洋厲害,臣願聽候陛下差遣。
隻是這變革之事,牽扯甚廣,還望陛下明示,臣當竭盡全力,彌補之前的過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一邊說著,一邊不斷磕頭,額頭與地麵碰撞,發出沉悶的聲響 ,心中滿是懊悔與惶恐。
弘曆神色稍緩,目光中卻依舊透著不容置疑的堅毅,說道。
“楊名時,朕知你一片忠心,守舊不過是因循舊例。
如今既已知曉了不足,那便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朕決意派遣學子到西方諸國訪問學習。
朕命你主理此事,在全國範圍內選拔一批聰慧好學、品行端正的年輕才俊。
年齡限定在十四至十六歲之間,此年齡段的少年朝氣蓬勃、思維敏捷,可塑性極強,正適合遠渡重洋求學。
月底務必篩選出八百人。”弘曆目光如炬,緊緊盯著楊名時。
楊名時聽聞此言,忙不迭地叩首,應道:“陛下放心,臣定當殫精竭慮,辦好此事。”
楊名時問道:“陛下,學子們遠渡重洋之前,還需做諸多準備,尤其是語言與西方文化的學習,不知陛下有何指示?
弘曆沉聲道:“朕命你即刻招募那些精通西學的滿漢學者和富有學識的傳教士。
讓他們在短時間內編寫出一套係統的教材,涵蓋西洋語言、天文曆法、數理化知識以及西方風土人情等內容。
要確保教材通俗易懂、條理清晰,便於學子們快速掌握。”
“另外,在京城之內尋一片寬敞、靜謐且安保周全之地,作為學子們的集中培訓場所。
自十二月起,將挑選出的一千名學子匯聚於此,由傳教士開展為期一個多月的封閉式集中培訓。
培訓期間,務必使學子們掌握基礎的西方語言,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為遠渡重洋後的求學生涯築牢根基。”
“朕會派遣朝中得力大臣協同你監督培訓進度與成效,若有傳教士敷衍塞責、教學不力,或是學子們渾水摸魚、消極怠學,你必須第一時間如實上報,不得隱瞞袒護。”
“臣遵旨!”楊名時領命退下,心中雖覺任務艱巨如泰山壓頂,但皇命在身,不敢有絲毫懈怠。
楊名時回到府邸,便馬不停蹄地安排人手,發布招募傳教士的消息,同時著手在京城各處勘察選址,各項籌備工作在緊鑼密鼓中全麵展開。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