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雜稅取消

字數:5863   加入書籤

A+A-


    隨著《企業法》在京城穩穩落地,稅務局的各項業務也在這股改革浪潮中逐步走上正軌。
    此次變革中,最為商戶們拍手稱快的便是多項不合理稅種的取消。
    曾經壓在商戶肩頭的落地稅,無論貨物在何處落地交易,都要額外征收,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
    門麵稅更是不論生意好壞,隻要有門麵經營,就得繳納,讓不少小本經營的商戶苦不堪言。
    還有那為跨區域流通設置的關稅,嚴重阻礙了商品的自由流通,限製了商業的發展空間。
    如今,這些稅種一朝取消,商戶們頓感身上的擔子輕了許多。
    按照企業稅務管理規定,企業主們每月需要填報稅務賬本,這一舉措看似繁瑣,實則在稅務局的精心規劃下,變得十分簡便易行。
    稅務賬本的設計極為貼心,其中專門有一頁是每月填報專用。
    這頁紙張厚實,抬頭清晰標注著各項必填類目,從經營收入、成本支出到各類應納稅款,一目了然。
    每欄之間間隔寬敞,方便企業主們詳細填寫。
    而且,稅務局還貼心地在每頁邊緣附上了簡明扼要的填寫說明,哪怕是初次接觸的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經營小型鐵器鋪的趙老板,初次麵對報稅任務時,心裏直發怵。
    當他翻開那本嶄新的稅務賬本,看到那頁每月填報頁時,不禁鬆了口氣。
    在辦稅大廳,書吏老錢主動上前幫忙。老錢指著賬本耐心說道:“趙老板,您瞧,這第一欄填這個月您賣出去的各類鐵器總收入,把您賬本裏的流水加一加就行,下麵這欄是進貨成本,您把采購鐵器原材料花的錢填這兒……”
    在老錢的細致指導下,趙老板順利完成了首次填報,他滿臉感激,興奮地說:“本以為這報稅得費老大勁,沒想到這賬本設計得這麽明白,多虧了您,也多虧了這貼心的賬本,以後報稅我心裏可有底了!”
    綢緞莊“瑞錦祥”的老板娘,在首次填報稅務賬本時,一開始也有些不知所措。
    但當她看到賬本上那頁每月填報頁旁詳細的填寫示例,以及稅務局發放的報稅指南時,心裏踏實了許多。
    指南裏不僅有各類綢緞生意常見收支項目的填報示範,還有應對特殊情況的處理方法。老板娘依照指南,仔細梳理店裏的賬本,一項一項對應著填寫,很快就完成了填報。
    她由衷感慨:“這賬本和指南可幫了大忙,就像有個專業的賬房先生在身邊指導,以後每個月填報都不用發愁了。”
    經營糧行的孫掌櫃,業務涉及糧食售賣、加工、批發等多個領域,情況較為複雜。
    稅務人員小王得知後,主動上門服務。
    小王與孫掌櫃一同坐在堆滿賬本的桌前,翻開稅務賬本,逐欄講解:“孫掌櫃,您這糧食售賣的收入填這欄,加工業務的收入單獨填下麵這欄,成本支出也按業務類別分開填……”
    小王還幫孫掌櫃製定了一套適合糧行業務的記賬方法,方便他日後記錄和申報。
    孫掌櫃感動不已,說道:“要不是你來,我真不知道這報稅得折騰成啥樣,這每月填報雖說得按時做,但有了這簡單好用的賬本和你的指導,我肯定能做好!”
    經營早點店的張大叔,雖做著小本生意,但也積極響應報稅政策,可他鬥大的字不識幾個,麵對稅務賬本時一臉茫然。
    代填人員小李主動迎上去,微笑著說:“大叔,您別著急,您就把這個月賣早點的收入、買食材花了多少錢,都跟我說,我幫您填。”
    張大叔如釋重負,一五一十地把收支情況告知小李,小李迅速又準確地幫他完成了填報。
    張大叔高興地說:“哎呀,太謝謝你們啦,我還發愁這字都不會寫可咋辦,有你們幫忙,這報稅也不難嘛!”
    稅務局還在辦稅大廳設置了專門的谘詢窗口,安排經驗豐富的書吏隨時為企業主答疑解惑。
    同時,定期組織稅務知識講座,進一步幫助企業主熟悉報稅流程和相關政策。
    隨著時間推移,絕大多數商戶積極響應新政,誠信經營、依法納稅,可偏偏有個叫王二的家夥,滿腦子歪點子。
    王二經營著一家熱鬧的“得意樓”酒樓,位置好、飯菜香,生意一直紅紅火火。
    各項雜稅取消後,酒樓利潤“蹭蹭”往上漲,可王二這人貪心不足,總覺得錢不夠多,居然動起了偷稅的歪腦筋。
    他把賬房先生叫到跟前,神神秘秘地說:“咱們想個辦法,把賬本‘打扮打扮’,少報點收入,那些稅就能少交不少,這白花花的銀子可就都進咱們腰包啦!”
    賬房先生聽了,嚇得臉都白了,可又不敢違抗,隻好硬著頭皮配合他弄虛作假,一會兒塗改數字,一會兒編造票據,忙得暈頭轉向。
    起初,王二的這些小動作還真沒被發現,他得意得不行,走路都開始飄了,逢人就吹噓自己聰明,
    還在同行麵前顯擺:“你們老實交稅,那是不懂變通,看我,輕輕鬆鬆就省下一大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稅務局的稽查隊可不是吃素的。
    一天,稽查隊員小李和老張在審核稅務數據時,發現“得意樓”的納稅情況十分可疑。
    小李皺著眉頭說:“這酒樓生意這麽火,納稅卻這麽少,肯定有問題!”於是,他們開啟了一場“偵探之旅”。
    他們先是扮成普通食客,在酒樓裏一邊吃飯,一邊不動聲色地觀察客流量,還悄悄和店小二、後廚師傅嘮嗑,套取一些內部消息。
    接著,又跑到供應商那兒,核查供貨記錄。供應商一開始還想替王二隱瞞,結果小李掏出證據,嚴肅地說:“您要是知情不報,也得擔責任。”供應商這才乖乖把王二低價進貨、虛報進價的事兒說了出來。
    沒幾天,稽查隊就掌握了王二偷稅的鐵證,直接上門。
    王二還在酒樓裏悠哉悠哉地喝茶,看到稽查隊員,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結結巴巴地說:“幾位,這是……這是幹啥呀?”
    小李把證據往桌上一放,冷冷地說:“王老板,您自己看吧。”王二一看,癱坐在椅子上,知道這下完了。
    稅務局對王二的處罰可不輕,不僅要補繳所有偷逃的稅款,還得交一筆高額罰款。
    這下,王二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酒樓的名聲也臭了,以前的老顧客都不來了,生意一落千丈。
    他懊悔不已,逢人就說:“我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以後再也不敢偷稅了!”
    稅務局抓住這個機會,把王二的事兒編成了段子,印成小冊子發給商戶,還在知識講座上繪聲繪色地講,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同時也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鍾。
    商戶取消各項雜稅的消息,如同一股春風,迅速傳遍京師,而後又順著四通八達的官道、商路,飄向了全國各地的省份。
    一時間,大江南北的商戶們無不為之振奮,各地都紛紛翹首以盼,期待著這一利好政策能早日在自己所在的地方落地實施。
    在江南魚米之鄉,蘇州的絲綢商戶們聚在茶館裏,興奮地談論著此事。“聽聞京城那邊取消了落地稅、門麵稅還有關稅,往後咱們的生意可就好做多啦!”
    一位商戶激動地說道。眾人紛紛點頭稱是,眼中滿是對未來生意的憧憬。
    他們期待著,等這政策到了蘇州,絲綢運往各地的成本將大幅降低,不僅能拓寬銷路,還能增加利潤。
    一些原本因雜稅繁重而猶豫不決的小商戶,此刻也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地處中原的開封,商業繁榮,各類商鋪林立。
    當消息傳來,糧行、布莊、瓷器店的老板們都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糧行老板李福說道:“這可真是盼來了好消息,以前運糧到周邊府縣,光是關稅就能去掉不少利潤。
    以後沒了這些雜稅,糧食價格能更實惠,咱也能多賣點,多賺點。”
    大家都開始盤算著如何擴大經營規模,如何優化貨物運輸路線,仿佛已經看到了生意蒸蒸日上的美好前景。
    在遙遠的嶺南,廣州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商戶們對這一消息更是充滿期待。
    這裏的外貿生意十分興旺,以往外商往來,雜稅層層,限製頗多。
    如今得知京城的變革,商人們紛紛表示:“要是咱們這兒也取消這些雜稅,那廣州的外貿肯定能更上一層樓,與海外的貿易往來會更加頻繁,咱們也能賺更多的銀子。”
    他們急切地等待著地方官府的通知,希望能盡快享受政策帶來的紅利。
    各地的商會也行動起來,紛紛向當地官府上書,表達商戶們對落實新政的迫切願望。
    商會代表們言辭懇切,闡述取消雜稅對促進商業發展、增加地方稅收、繁榮經濟的諸多益處,懇請官府盡快順應潮流,推行這一惠民利商的好政策。
    在民間和商會的共同期盼下,各地官府也加快了與京城溝通協調的步伐,積極籌備新政的落地事宜,一幅商業蓬勃發展的新畫卷,似乎正在中華大地徐徐展開 。
    然而,不少官員對稅務局取消雜稅一事頗為不滿。
    一些地方官員私下抱怨,雖說這些雜稅名目繁雜、遭人詬病,卻一直是地方財政的重要支柱。
    如今驟然取消,他們擔心地方上修橋鋪路、興修水利這類公共事務,會因資金匱乏陷入停滯。
    知縣劉貴就在同僚聚會上大倒苦水:“上頭政策變得太快,咱們底下太難做了!以前靠著落地稅、門麵稅,每年還能有點結餘修修補補。
    現在沒了這些稅,路塌了、橋斷了,拿什麽去修?到時候百姓還不得罵死咱們!”
    還有些官員心懷鬼胎,想著雜稅一取消,自己撈灰色收入的路子就斷了。
    曾經在關稅關卡任職的趙通判,過去常收商戶賄賂,對他們少交關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關稅沒了,他心裏鬱悶,總嘟囔:“新規一生效,咱們這些小官日子更不好過了!”
    保守派官員紛紛上奏,堅稱取消雜稅會動搖地方根基,建議恢複稅種。
    支持改革的官員則針鋒相對,列舉新政實施後京城商業興旺、商戶踴躍納稅的成果,強調取消雜稅對長遠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