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順化條約
字數:4670 加入書籤
                    得知阮福澍拒不配合的消息後,傅鼐迅速收集各方情報,與南海水師提督陳倫炯連續多日研討,反複權衡。
    經過細致分析,兩人將目光鎖定在安南國南圻的峴港——這裏不僅是阮氏政權重要的貿易樞紐,防禦相對薄弱,且地形開闊,便於清軍登陸作戰 。
    為確保成功,傅鼐傳令駐守廣東的第三集團軍第13師協助作戰,第13師師長張煌迅速組織清點裝備、籌備物資,並開展針對性訓練。
    次日破曉,尖銳的軍號聲驟然響起,劃破了清晨的寧靜,南海水師各營接到命令,迅速進入戰備狀態。
    港口內,三十餘艘戰船整齊排列,每艘戰船皆裝備了二十多門火炮,彈藥堆積如山。
    盡管大清火炮與西方相比存在差距,但相較於安南國而言,清軍火炮口徑大、威力足,數量也占據優勢,是清軍攻堅克敵的有力武器 。
    在激昂的戰鼓聲中,戰船如出海蛟龍,破浪前行,向著安南國峴港疾馳而去。與此同時,傅鼐派人通知北圻鄭杠,通報大清出兵計劃,要求其按約定從陸路南下,對阮氏形成合圍之勢。
    三日後,清軍戰船悄然抵達峴港外。陳倫炯身著厚重的鎏金鎧甲,威風凜凜地屹立於旗艦甲板之上,海風掀起他猩紅的披風。
    望著岸上隱約可見的防禦工事,陳倫炯眼神如鷹隼般銳利,果斷下令:“開炮!”
    刹那間,戰船上的火炮齊聲轟鳴,火光衝天。一枚枚炮彈如流星般劃破長空,帶著尖銳的呼嘯聲砸向阮氏的防禦陣地。
    瞬間,海岸線上硝煙滾滾,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
    不少防禦工事在第一輪炮擊下就被轟得七零八落,守軍被炸得暈頭轉向,陣腳大亂。
    在猛烈炮火的持續掩護下,大清第三集團軍第13師部分官兵分乘輕便小艇,向著會安港海岸迅猛衝去。
    士兵們腰間斜挎著長刀,手中緊握著火統,小艇尚未完全靠岸,士兵們便迫不及待地跳入海水中,趟著齊腰深的海水,呐喊著奮勇衝向沙灘。
    隨著一聲令下,前排士兵迅速半蹲,熟練地舉起火統,“砰砰”幾聲巨響,槍口噴湧出滾滾濃煙,鉛彈如雨點般射向阮氏守軍。
    後排士兵則彎弓搭箭,利箭帶著尖銳的呼嘯聲劃破長空,精準地射向敵人。一時間,阮氏守軍陣地上哀嚎聲不斷,不少士兵應聲倒地。
    幾乎同一時刻,北圻鄭氏軍隊按照約定,派遣十萬大軍兵分多路從陸路對阮氏領地發動進攻。他們如潮水般湧入阮氏控製區,所到之處勢如破竹。
    阮福澍得知清軍突襲峴港,驚得手足無措,匆忙調集軍隊抵抗。但阮氏守軍麵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清軍,以及配合默契的鄭氏軍隊,很快便陷入了被動,防線節節敗退。
    不到半日,清軍成功在峴港登陸,並建立起穩固的灘頭陣地。
    緊接著,一艘艘運兵船緩緩靠近海岸,隨著錨鏈落下,運兵船穩穩停住。船舷放下登陸舟,第三集團軍第13師官兵手持火統,精神抖擻地換乘登陸舟,向沙灘衝去。
    順利登陸後,第13師師長張煌與南海水師將領簡短交接,迅速按照既定作戰計劃排兵布陣。
    前排火銃兵五人一組,交替射擊,密集的鉛彈如雨點般射向阮氏守軍。後排長槍兵緊隨其後,穩步向前推進。
    在第13師的助力下,清軍攻勢更猛,與南海水師協同作戰,逐漸壓縮阮氏守軍防線。與此同時,北圻鄭氏軍隊從陸路快速推進,對阮氏形成合圍之勢。
    阮福澍得知前線局勢嚴峻,急忙調派預備隊,但在清軍與鄭氏軍隊的強大攻勢下,阮氏守軍的抵抗越來越微弱。
    阮氏陣地上硝煙彌漫,刺鼻的火藥味與血腥味交織,恐懼如陰霾,籠罩著每一個阮氏士兵。
    “撤!快往順化撤!”阮氏將領聲嘶力竭地嘶吼,嗓音都已沙啞。阮氏守軍如驚弓之鳥,不顧一切地朝著順化方向奔逃。
    傅鼐目光如炬,當機立斷,大手一揮:“乘勝追擊,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南海水師留下鞏固灘頭陣地,第13師馬不停蹄向順化進軍。與此同時,北圻鄭氏軍隊也加快了行軍節奏,從陸路疾馳而來,與清軍對順化形成合圍之勢。
    不多時,清軍抵達順化城下。但見城門緊閉,高大的城牆上,阮氏守軍密密麻麻,人人手持武器,眼神中滿是恐懼與慌亂。他們瑟縮著身子,試圖憑借這堅固的城牆做最後掙紮。
    阮福澍為保政權,急忙派使者求和,使者見到傅鼐後,恭恭敬敬地呈上求和文書,言辭謙卑,表明阮氏願意恢複與大清的貿易,並賠償白銀200萬兩。
    傅鼐接過文書,瀏覽一番後,目光如炬,並未被阮氏的求和姿態輕易打動。他清楚,此次軍事行動不僅要解決當下的貿易爭端,還要為大清在南洋的長遠利益奠定基礎。
    傅鼐迅速擬好奏折,派人送往京城,向弘曆詳述前線戰況以及阮氏求和的具體內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營帳內,謀士們紛紛建言,力主踏平阮氏。
    傅鼐卻想起弘曆的叮囑,麵色沉靜地反駁道:“聖上早有明示,滅阮氏易,但鄭氏會借機坐大,後患無窮。
    留阮氏製衡鄭氏,才是長久之策。”眾人聽後,恍然大悟。
    雖然鄭氏在此次軍事行動中,配合大清從陸路對阮氏發動進攻,但傅鼐心裏明白,鄭氏對大清與阮氏的態度,實則是出於自身利益考量。
    鄭氏表麵上對大清恭順有加,協助出兵,不過是想借大清之手削弱阮氏,擴張自己的勢力。一旦阮氏滅亡,鄭氏失去製衡,難保不會對大清邊境產生覬覦之心。
    半個多月後,弘曆的諭旨傳來,禦筆朱批明確指示,阮氏需賠償大清白銀2000萬兩,可分十年還清,每年按年息五分支付利息;開放峴港、會安、歸仁、芽莊為通商口岸;將峴港租借予大清使用;貿易關稅由雙方協定。
    傅鼐接到諭旨,第一時間命人將弘曆的要求傳達給阮氏使者。使者聽聞,瞬間麵如死灰,身軀搖晃,幾乎站立不穩。
    待回過神,他腳步踉蹌地返回順化城,將大清的要求一字不漏地回稟阮福澍。阮福澍聽完,雙眼圓睜,一口鮮血“噗”地噴出,濺滿了身前的桌案。
    此刻順化城被清軍圍得水泄不通,城內糧草斷絕,士兵們士氣低落,根本無力與大清繼續抗衡,阮福澍縱有萬般不甘,也隻能咽下這口氣。
    與此同時,北圻的鄭氏得知大清與阮氏即將和談的消息,鄭杠暴跳如雷,在議事廳內怒聲咆哮:“大清天兵都已兵臨順化城下,阮氏覆滅近在眼前,為何要和談?這不是放虎歸山嗎!”
    在鄭杠看來,這是徹底消滅阮氏的絕佳時機,一旦阮氏恢複元氣,必將後患無窮。為表達不滿,鄭杠即刻派出使者前往清軍營帳,質問傅鼐。
    傅鼐明白鄭杠的心思,為安撫鄭氏,維持安南的勢力均衡,他向阮氏施壓,要求阮氏割讓部分領土給鄭氏。阮福澍不敢違抗,隻能無奈接受。
    1738年三月初一。
    順化城外的營帳內布置得莊嚴肅穆,各方代表齊聚一堂,舉行《順化條約》簽約儀式。這份條約共計六條,具體內容如下:
    一、賠償條款:阮氏需向大清賠償白銀2000萬兩,分十年償付,每年另按年息五分支付利息,賠款用於彌補因阮氏拒絕對大清貿易,給大清帶來的經濟損失以及此次戰爭損失。
    二、租借條款:阮氏將峴港租借予大清,租期99年。租借期間,大清擁有對峴港周邊10裏的管轄權與駐軍權。
    三、貿易條款:阮氏需全麵開放與大清的貿易往來,不得設置任何不合理的貿易壁壘。雙方在指定口岸開展公平貿易,按雙方商定稅率征收關稅。
    四、口岸開放條款:阮氏開放峴港、會安、歸仁、芽莊為通商口岸,允許大清商民自由出入、開展貿易活動,並提供相應的貿易便利與安全保障。
    五、領土割讓條款:阮氏割讓緊鄰鄭氏領地的1500頃土地給鄭氏,以彌補鄭氏此次戰爭損失。
    六、和平保障條款:各方承諾維持和平,不得擅自挑起戰端。若一方違背條約,大清有權介入並采取相應措施 。
    在眾人的見證下,阮氏、鄭氏代表與大清官員依次在《順化條約》上簽字、蓋章。
    至此,這場因貿易而起的戰爭,以大清的全麵勝利落下帷幕。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