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剪辮抗疫

字數:5872   加入書籤

A+A-


    在京城青樓遭受重大打擊之時,東北奉天傳來一則重磅消息,令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太和殿內,氣氛異常緊張。
    此前東北完成軍製整編後,弘曆順勢將東北三地改建為省,設置巡撫管理,組建的第五集團軍專司防衛,不涉政務。
    朝會剛開始,奉天省巡撫廖勝煃便神色慌張,腳步踉蹌地急忙出列,“撲通”一聲跪地,聲音顫抖著稟報。
    “陛下,大事不好了!朝鮮爆發天花瘟疫,來勢洶洶,如今盛京周邊縣鄉也已出現不少患者,且數量還在不斷攀升。
    當地郎中們麵對疫情束手無策,百姓們驚恐萬分,已然亂作一團,懇請陛下速速定奪,救救奉天百姓!”
    緊接著,吉林省巡撫孫鶴年快步出列跪地:“陛下,我省與奉天接壤處疫情有擴散之勢,百姓恐慌,集市冷清。
    臣雖封鎖要道,但防疫物資短缺,懇請支援。”
    張廷玉快步出列,神色凝重,雙手抱拳,身姿恭謹卻又透著幾分沉穩與篤定:“陛下,憶往昔聖祖仁皇帝時,天花肆虐,皇室宗親亦深受其擾,那時太醫院采用種痘之法,有效遏製了天花在宮廷內的蔓延。
    如今,東北疫情突發,當務之急,是派遣太醫院中熟諳種痘之術與疫病救治的精幹醫師奔赴奉天、吉林,通過種痘預防未染之民,對已染病患精心醫治,雙管齊下,或可緩解疫情。”
    鄂爾泰緊跟其後,上前一步,聲音洪亮且堅定:“張大人所言甚是,眼下朝鮮天花橫行,若不加以防範,後果不堪設想。
    應火速傳令關閉邊境口岸,截斷疫病傳入之路。”
    滿朝文武紛紛點頭附和,一時間,大殿內各抒己見,討論聲此起彼伏。
    弘曆若有所思,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最後定格在太醫院眾人身上,沉聲道:“太醫院對此有何見解?”
    太醫院院使錢鬥保急忙出列,跪地叩首,恭敬說道:“陛下,張大人與鄂大人所言極是,防控之策環環相扣,甚為周全,太醫院定當全力配合。”他微微頓了頓,穩了穩心神。
    “臣等會即刻挑選得力太醫奔赴奉天,為未染病百姓種痘,對病患精準用藥,研製、熬製湯藥。
    隻是民間對種痘接受度低,推廣艱難,懇請陛下恩準,由朝廷助力宣傳,共克時艱,遏製疫情。”
    弘曆微微頷首,神色凝重,語氣中帶著幾分憂慮:“民間排斥種痘,無非是因其致死率過高,稍有差池,便會害人性命,也難怪百姓恐慌、抵觸。”
    錢鬥保額頭滲出細密汗珠,思索片刻後回複:“陛下聖明,隻是當下疫情如火,若不種痘,後果不堪設想。"
    弘曆接著看向錢鬥保,意味深長地說:“朕聽聞民間有些病症,雖症狀與天花不盡相同,卻也有相似之處,比如牛羊豬身上偶爾出現的痘疹。
    太醫院可派人深入民間,看看能否從中尋得抵禦天花的線索,此事關乎大清萬千百姓性命,務必盡快去辦。”
    錢鬥保領命,心中雖疑惑,但也深知陛下必有深意。
    緊接著,弘曆又補充道:“還有一事,民間常用烈酒塗抹傷口,可使傷口不易感染惡化。
    太醫院可聯合工部研製出用於清潔消毒藥劑,也好在疫病防控時派上用場,無論是病患的傷口處理,還是醫者日常所用,都極為重要。”
    錢鬥保領命稱是,暗自驚歎陛下見識不凡,躊躇片刻,心中天人交戰,深知接下來的話可能觸犯忌諱,但為解疫情危局,隻能硬著頭皮。
    錢鬥保跪地叩首,額頭緊緊貼地,聲音因緊張微微發顫:“陛下聖裁,令臣茅塞頓開,臣尚有一想法,本不敢輕易啟齒,然疫情緊迫,不得不言。”
    弘曆說道“大可說來,朕免你無罪!”
    錢鬥保深吸一口氣,接著說道:“陛下有所不知,如今百姓所留辮子,在這疫病橫行之際,弊端盡顯,底層百姓忙於生計,數月難得清洗一次,久而久之,辮子成了藏汙納垢之所,成為疫病迅速傳播重要原因。”
    稍稍停頓,錢鬥保鼓起勇氣:“臣鬥膽建議,在疫區試行讓百姓剪除辮子,再配合以紗布、棉布製成簡易麵罩遮住口鼻,減少疫病吸入,平日裏無事不紮堆聚集,少與病患接觸。
    如此多管齊下,或能更有效地防控疫情。隻是此建議關乎祖製與傳統,臣惶恐至極,懇請陛下恕罪!”
    弘曆聽完,表麵上眉頭緊鎖,實則內心暗喜,自穿越以來,弘曆對腦後那根長長的辮子厭惡已久。
    每次看到鏡中自己拖辮的模樣,弘曆便想起近代中國不堪回首的屈辱曆史,要不是顧慮直接剪掉辮子會引發朝政震動,危及皇權統治根基,弘曆早就第一時間把這“豬尾巴”徹底去除。
    弘曆目光炯炯,掃視朝堂,高聲問道:“錢太醫提議剪辮抗疫,諸位意下如何?”
    弘曆話音剛落,殿下的滿族大臣們瞬間炸開了鍋。
    就連一向支持弘曆新政的鄂爾泰,此刻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撲通”一聲跪地,神色焦急,大聲疾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此乃大逆不道之舉!剃發留辮乃是祖宗定下的規矩,曆經數代傳承,關乎我朝根基與滿漢之統,絕不能輕易更改!
    錢鬥保一介院使,竟提出如此荒謬的建議,簡直是目無祖製,其心可誅!”
    工部尚書鄂爾奇也激動地出列,雙手揮舞,言辭懇切:“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變,這辮子一剪,怕是要亂了民心,動搖國本啊!
    錢鬥保此舉,實在是糊塗至極,罔顧祖宗傳承,當嚴懲不貸!”
    戶部侍郎於敏中滿臉激憤,義憤填膺地說道:“陛下,錢院使這等提議,完全是離經叛道。
    為了一時的疫病防控,就要破壞祖宗傳承百年的規製,分明是居心叵測,妄圖借此機會擾亂朝綱,動搖我大清根基!必須嚴懲,以儆效尤!”
    弘曆的恩師福敏滿臉怒容,眼眶泛紅,聲線顫抖:“錢鬥保此舉,完全不顧及滿人感受,更無視對天下人心的衝擊。
    他醫術或許尚可,可論及對國之根本的認知,簡直愚昧至極,竟妄圖以防疫之名,行顛覆祖製之實!其罪不容輕饒!”
    武英殿大學士馬爾賽一臉悲戚,重重地叩首在地,額頭與地麵撞擊發出沉悶聲響,痛心疾首地說。
    “陛下,這辮子承載著滿人的榮耀與身份,是萬萬不可廢除的象征。錢鬥保提出這等大逆不道的建議,恐怕是被邪祟迷了心智,懇請陛下切莫試行此策,定要嚴懲這個亂臣賊子! ”
    一時間,朝堂上滿是反對之聲,而軍機大臣張廷玉則微微低頭,目光落在自己的朝靴上,雙手交疊在身前,手指輕輕敲擊著朝笏,不發一言。
    禮部尚書楊名時眉頭擰成了個“川”字,嘴唇微張,卻又在猶豫間將話咽下。
    刑部尚書孫嘉淦靜靜地站在原地,神色平靜,可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眼神遊移不定。
    戶部尚書海望麵無表情,隻是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似乎在內心進行著激烈的掙紮,幾人都不想卷入這場紛爭。
    弘曆看著眼前跪地激憤陳詞的眾人,深吸一口氣,壓下心底的不悅。
    這推行剪辮之舉,在弘曆看來不僅是抗疫的有效手段,更是打破舊製、開啟新紀元的契機,他實在不想放棄這個機會。
    “諸位愛卿,都先起身吧。”弘曆的聲音沉穩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氣勢。
    待大臣們起身站定,弘曆繼續說道,“朕知曉剃發留辮是祖宗舊製,可如今時勢不同往昔。
    疫病橫行,這辮子清洗不便傳播疫病,危及萬千百姓的性命。”
    弘曆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最後落在鄂爾泰身上,“鄂爾泰,你跟隨朕多年,向來是忠君愛國、深明大義之人,應當明白朕此舉的苦心。”
    鄂爾泰聽聞,再次跪地,神色動容,“陛下,臣對您忠心耿耿,日月可鑒。隻是這祖宗規矩,關乎滿人尊嚴與大清的統治根本,一旦更改,恐會引發天下大亂,還望陛下三思啊!”其他滿人大臣紛紛附和,一時間朝堂內又是一陣喧囂。
    弘曆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神色凝重道:“朕並非一意孤行,輕易更改祖製,試行剪辮隻在疫區,且不強求,全憑百姓自願。
    如此既能防控疫情,又能盡量減少對舊製的衝擊。”
    鄂爾泰等滿人大臣聽聞,雖滿臉的不情願,嘴唇微微顫動,似還想辯駁,但見皇帝已然做出這般退讓,話到嘴邊又咽下。
    鄂爾泰微微躬身,雙手抱拳,悶聲道:“陛下既已聖斷,臣等自當遵從,隻盼一切順遂,莫生變故。”其他滿人大臣也紛紛附和,雖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卻也不再公然反對。
    弘曆頓了頓,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期許,“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從長計議,以天下蒼生為重,莫要被舊製束縛了手腳。”
    朝堂上頓時陷入沉默,無人再言。
    就在這沉默蔓延、氣氛略顯凝重之時,軍機大臣張廷玉率先出列,拱手彎腰,朗聲道:“陛下聖明!臣以為陛下此計甚妙,試行剪辮於疫區,自願推行,既順應防控疫病的緊迫需求,又彰顯陛下對祖宗規製的敬重與周全考量。
    疫情當前,百姓安危為重,此舉實乃利國利民的明智之舉,臣願全力輔佐陛下,確保試行順利。”
    禮部尚書楊名時見狀,快步上前補充道:“陛下,張大人所言極是。試行剪辮以抗疫為初衷,合情合理。
    在推行過程中,禮部定會全力配合,助力奉天、吉林疫情防控。”
    弘曆聽著幾位重臣表態,臉上綻出欣慰笑意,目光滿是讚賞:“諸位愛卿深明大義,朕心甚慰。”
    言罷,神色一凜,鄭重宣告:“朕任命張廷玉為欽差大臣,統籌東北疫情防控事務。
    東北乃龍興之地,此事關乎萬千百姓生死,係疫情防控全局,容不得絲毫差池,務必全力以赴!”
    張廷玉當即跪地,神色肅穆,語氣鏗鏘:“陛下放心,臣必殫精竭慮,不負聖恩。”
    弘曆微微頷首,看向楊名時:“楊名時為副手,禮部在宣傳、安民方麵舉足輕重,你要借禮部資源,普及防疫知識,消除百姓恐慌,引導積極配合。”
    楊名時跪地領命:“臣遵旨! ”
    弘曆接著又高聲下令:“傳朕旨意,令駐紮在東北的第五集團軍全力配合防疫工作,即刻調配人手,協助封鎖疫區、維護秩序,保障防疫物資運輸順暢,不得有誤!”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