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新型水泥

字數:3838   加入書籤

A+A-


    開封府,城內最大的講學台上。
    清華大學優秀學子趙軒身著素雅長衫,身姿筆挺地立於台前。
    台下人頭攢動,密密麻麻地擠滿了來自地方學府的莘莘學子,眼神中卻閃爍著好奇與期待。
    “諸位同窗!”趙軒開口,聲音清朗有力,穿透喧鬧的人聲,清晰地傳向四方,“奉朝廷旨意,今日我肩負重任,帶大家叩開新學的大門!這新學,是朝廷為培育經世大才、振興社稷而大力推行的,關乎諸位的前程,更係著大清的未來!”
    言罷,趙軒拿起一塊琥珀與一小束絨毛,高聲說道:“先聊聊科學課本上的靜電現象,當我們用絲綢反複摩擦這塊琥珀後,奇妙的事情就會發生。”
    隻見趙軒手法嫻熟,快速地用絲綢在琥珀上摩擦起來,隨後將琥珀緩緩靠近絨毛,絨毛瞬間被吸附,緊緊貼在琥珀表麵。
    台下學子們見狀,驚呼聲此起彼伏,交頭接耳的聲音愈發嘈雜,“這是為何?”“難道是什麽法術?”
    緊接著,趙軒將一個木桶注滿水,放入一艘木質小船模型,水麵泛起一圈圈漣漪。
    “大家看,這小船能穩穩浮在水麵上,是因為水對它有一個向上托舉的力,這就是浮力。
    物體越重,要讓它浮起來,需要排開更多的水。”他邊說邊用手指向小船,又在空中比劃著排水的動作,努力讓知識更直觀。
    最後,趙軒拿出一根長竹筒和一個小鈴鐺,把鈴鐺小心翼翼地置於竹筒一端並堵住兩頭,隨後輕輕搖晃竹筒,清脆的鈴鐺聲悠悠傳出。
    “聲音可以在空氣、水和固體中傳播,我們搖晃竹筒,鈴鐺聲通過空氣傳入大家耳中,若將竹筒放入水中搖晃,水下同樣能聽到聲響,因為水也能傳聲,要是有人把耳朵貼在竹筒上,遠處敲擊竹筒,通過固體,聲音也能清晰傳遞。”
    這番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原本滿臉困惑的學子們恍然大悟,不少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人群中,來自偏遠縣學的林羽聽得格外入神,他的雙眼緊緊跟隨著趙軒的一舉一動,手中的筆在本子上飛速記錄。
    而他身旁的同窗王康,卻撇了撇嘴,小聲抱怨道:“這些知識雖新奇,可對科考用處不大。聽說隔壁府有個學子鑽研新學,結果童試成績一塌糊塗,連老本都丟了。
    再說了,眼下新學成績占比低,還是四書五經更為重要,何必費這勁。”
    林羽皺了皺眉,反駁道:“朝廷大力推行新學必有深意,說不定這是以後改變命運的契機。
    咱們不能隻盯著眼前,得把眼光放長遠些。”王康不屑地哼了一聲,“你就愛冒險,我可不想拿前程開玩笑。”
    講學進入下半場,趙軒提高音量:“下麵我簡要講講鄉試階段會涉及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知識。在物理裏,力能改變物體運動,像我們日常推車,受力麵積越小,壓力越大,比如鋒利的刀刃容易切斷東西。
    化學關注物質變化,鐵生鏽、白醋加堿產生氣泡都是化學反應,生物則研究世間萬物的生命奧秘,就拿植物來說,它們生長需要陽光、水和土壤,了解生命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和自己。”
    經過趙軒滔滔不絕兩個時辰講學,基本涵蓋了新學各個學科知識。
    講學結束,台下學子們蜂擁而上,將趙軒團團圍住,踴躍提問。
    林羽好不容易擠到前麵,問道:“趙老師,這些新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用呢?”
    趙軒耐心解答:“比如利用化學知識可以改良土壤,提高農作物產量,物理的力學原理能幫助工匠設計更堅固的建築。”
    這時,王康在一旁冷嘲熱諷:“說得好聽,這些東西在咱們這窮鄉僻壤根本用不上,不過是紙上談兵。
    學了新學,連四書五經都顧不上,科考能有好結果?”
    周圍的學子們一陣騷動,紛紛附和,認為當下還是以四書五經這類傳統學問為主,畢竟這才是科考拿分的關鍵。
    就在這時,開封府學的張教授匆匆趕來,他抬手壓了壓,示意大家安靜,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家靜一靜!新學知識確實是朝廷為了培養經世致用之才而推行的,已有不少先例證明其價值。
    有人覺得新學難、怕影響科考,可別忘了,時代在變,朝廷選拔人才的標準也在變,新學與四書五經並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隻守著舊知識,才真可能被時代落下。”
    眾人聽後,陷入沉思,現場氣氛逐漸緩和,不少學子眼中的疑慮開始消散,對新學有了新的思考。
    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學子們於全國各地講課,全力傳播新學知識之際,工部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此前,水泥受困於技術瓶頸,性能質量難以滿足工程使用要求,弘曆要求工部尚書鄂爾奇組建水泥攻關團隊,半年內研製出可用的水泥。
    隨著清華大學優秀學子莊有恭加入水泥研製團隊,以及在鄂爾奇日夜督辦下,水泥研製工作進展突飛猛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半年時間裏,通過不斷改進原材料選取,從各地尋來品質更優的石灰石與黏土,革新工藝,引入新的高溫煆燒設備與精細研磨技術,反複調試材料配比。
    終於,水泥性能取得重大突破,弘曆第一時間得知,龍顏大悅,當即擺駕前往工部水泥試驗場地。
    試驗場上,鄂爾奇早已率領一眾工匠候駕,見弘曆到來,眾人紛紛跪地行禮。
    弘曆快步上前,滿臉期待地說道:“平身!鄂愛卿,聽聞工程水泥研製成功,快與朕詳細講講。”
    鄂爾奇站起身,恭敬地回道:“陛下,新型水泥以精選的優質石灰石、黏土等為原料,通過全新的高溫煆燒工藝,精準控製溫度與時長,再經精細研磨工序製成,與沙石混合凝固後堅硬無比,防水性也遠超以往。”
    說著,鄂爾奇指向一旁用水泥建造的小型建築模型,以及與傳統磚石結構對比的展示區。
    弘曆饒有興致地走近查看,伸手觸摸水泥牆麵,點頭讚道:“果然堅實!好!非常好!此乃利國利民之大事。
    有了這水泥,往後修築城牆、宮殿、堤壩等,都能事半功倍。”
    鄂爾奇又道:“陛下,西洋知識在改良水泥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莊有恭等清華學子憑借所學化學知識,幫助工匠們精準把握原料配比。
    運用物理原理助力改進燒製與施工工藝,可見新學於國家建設意義非凡。”
    弘曆微微頷首:“朕推行新學,正是為了培育更多經世致用之才。如今看來,成效初顯。
    傳朕旨意,組建中華水泥公司,隸屬皇家一號公司,由莊有恭擔任公司總經理,負責水泥擴產與改良工作。
    此外,對參與研製的工匠與學子們論功行賞 。”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