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公共圖書館計劃
字數:4462 加入書籤
朝會散去,太和殿外爆竹聲此起彼伏,宮牆內外張燈結彩,大紅燈籠映著皚皚白雪,新年的喜慶氣息撲麵而來。
官員們或三兩低語,或麵帶喜色匆匆離去,將新春的熱鬧與朝會的振奮一同帶向京城的大街小巷。
養心殿內,暖意融融,一眾朝廷重臣垂手環立階前。
蘇琦捧著賬本躬身啟奏:"皇上,過去一年內務府收入頗豐。
皇家一號公司銷售皇家禦釀入賬1100萬銀元,中華香煙更達2000萬,中華銀行股東分紅500萬,抄沒鄂家叛逆,福家、於家、馬家等阻礙新政官員、各地貪腐官員以及軍隊貪腐將領家產共計3500萬之巨,雜項收入亦有500萬,總計進賬7600萬銀元。
支出方麵,特勤局與國安局俸祿350萬,新式火槍、火炮及彈藥采購500萬,南洋特別經費200萬,教育特別經費100萬,內務府日常支出100萬,其他雜項支出100萬,各項支出總計1450萬銀元。
去年內務府結餘1400萬,如今內務府共結餘7550萬銀元!"
弘曆指尖輕點案頭奏折,目光掃過賬本上的數字,笑道:"如今國庫充盈,連帶著朕的內務府也充實不少。"
蘇琦躬身道:"中華香煙、皇家禦釀在民間供不應求,市井坊間,人人以抽中華香煙、喝皇家禦釀為榮。
商賈富戶設宴待客,若無這兩樣,便覺失了體麵,便是尋常百姓,逢年過節也總要買上一包香煙、半壇禦釀,圖個吉利。"
蘇琦頓了頓,語氣中帶著幾分欣喜,"更有洋人聽聞後,也爭相求購,如今這兩樣物件,已然成了我大清遠銷海外的金字招牌!"
弘曆微微頷首,端起茶盞輕抿一口:"好!既要保證品質,也要擴產增收。"
弘曆忽然想起什麽,放下茶盞道,"此前聽聞市井裏有些商戶,竟冒用"皇家"之名售賣劣酒,此事可查清楚了?"
"回皇上,"蘇琦神色一凜,"警察局已查獲十餘家作坊,涉案商人全部斬首示眾。
此外,皇家一號公司在禦釀、香煙包裝上加印防偽紋章,日後再有仿冒,一眼便能識破。"
"做得好。"弘曆目光灼灼,指尖輕叩扶手。
"皇家的招牌,容不得半點蒙塵。"
弘曆靠回椅背,望著窗外燈籠在風雪中明明滅滅,忽然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蘇卿,你看這京城新修的水泥路,馬車駛過再不見泥濘,百姓都誇朕做了件實事。"
蘇琦立刻俯首:"全賴皇上遠見,如今京城車馬如織,再無雨天陷車之困。"
"可出了京城呢?"弘曆將茶盞擱在描金雲紋案上,發出輕響。
"朕前日收到河南巡撫密奏,說官道被雨雪衝得坑窪難行,驛站快馬都摔死了兩匹。"
弘曆指尖無意識劃過龍袍上的蟒紋,"大清官道數十萬裏,若全靠工部一板一眼地修,朕這把老骨頭進了裕陵,也看不到路網通達的那一日。"
工部尚書周明遠慌忙出列,蟒袍下擺掃過金磚:"啟稟皇上,工部傾盡全力,月均也僅能鋪設五十裏。人力、物料俱已到極限,實在..."
話音未落,弘曆指尖重重按在《皇輿全覽圖》直隸地界:"既知不足,為何不借民間之力?分段招標,讓商賈富戶承攬工程!"
周明遠猛地抬頭,眼中迸出精光:"皇上聖算!若以商戶人脈銀錢,不出二十載,必成南北通衢!"
"工部三日內拿出具體章程!無論工部還是民間修路,水泥路基厚度不得少於七寸,水泥沙石配比精確到兩。
每十裏立碑,刻監工、匠首姓名。"
弘曆指尖劃過地圖上蜿蜒的黃河。
"朕會派特勤局暗樁扮作行商,但凡發現偷工減料——"話音陡然森冷,"不論官商,抄家滅籍!”
周明遠伏地叩首,額頭幾乎貼住冰涼地磚:"臣遵旨!"
蘇琦忽然上前半步,象牙笏板叩地有聲:"皇上,同時開工需銀甚巨,國庫恐難..."
弘曆抬手打斷:"除九邊軍道與漕運幹線外,其餘官道一概外放!
民間商賈承攬路段,許其一定年限運營權,至於設卡收費細則由戶部擬定,不得因之阻礙民間商貿發展。"
弘曆冷笑道:"商賈無利不起早,新路運營之權,足夠他們賺得盆滿缽滿,自會有人搶著承攬工程,將官道修得平平整整。”
蘇琦旋即重重叩首:"皇上深謀遠慮!臣等殫精竭慮,不及陛下分毫!"
弘曆負手踱至雕花窗前,指尖劃過琉璃窗欞上凝結的霜花。
"再者,"弘曆忽然開口,"如今內務府與國庫所積銀錢數以億計,若隻鎖在庫房,無異於死水一潭,銀錢唯有流轉起來,方能產生價值。"
蘇琦心頭劇震,壯著膽子出列:"臣鬥膽建言,可擴大中華銀行股本,降低企業信貸利率,如此或能..."
"中華銀行已吸納民間百姓儲銀數億銀元,足以應對民間商貿信貸需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務之急,是修路。"弘曆目光掃過群臣,突然展眉而笑,"俗話說的好,要致富先修路!路不通,商難興!
朕決意再開設一家銀行,專司國內道路建設。"
蘇琦望著弘曆運籌帷幄的身影,喉間泛起滾燙的敬意,這等將銀錢、道路與國運融會貫通的奇思,當真前無古人!
弘曆頓了頓,朗聲道:"蘇愛卿,著戶部牽頭,仿中華銀行之例,籌建"中華交通銀行",專司國內道路建設貸款,為民間承攬商戶輸血。
中華建設銀行麵向交通道路工程,所需銀錢巨大,著內務府出銀四千萬,戶部再籌四千萬,餘下兩千萬,開放民間認購。"
"臣遵旨!即刻著戶部擬定章程,確保銀錢募集與銀行籌建萬無一失!”蘇琦跪地領旨。
弘曆指尖摩挲著禦案上的螭龍紋,忽然抬眼望向階下的禮部尚書楊名時:"科舉納入天文地理數理化等新科之後,民間向學之風日盛,可《幾何原本》《天工開物》乃至《永樂大典》這般瑰寶,卻束之高閣、無人得見。
此前為科舉編製的新教材,也不過是從這些著作中摘取零星片段,猶如捧著金山卻隻取一粟,豈不是暴殄天物?"
楊名時眼眶通紅,急步上前:"皇上聖明!寒門子弟為求半卷典籍,徒步百裏、輾轉數月者比比皆是,如今各省書院求書奏折,字字泣血!”
“朕計劃在九州大地遍立公共圖書館,供天下學子免費閱覽!館內每日提供兩餐飯食,雖不設住宿,卻要讓寒門子弟也能心無旁騖地飽讀中華文化瑰寶!"
“皇上聖明!”殿內群臣跪地高呼。
弘曆目光掃過群臣,沉聲道,“公共圖書館先於京城擇地試點,以觀成效。
所選館址需占地百畝,采用磚石結構,地基深挖三丈以固根本,牆體厚度不得低於三尺,防火防潮皆按內廷規製。
此館可容納萬人同時研習,內設天文、地理、自然哲學、政治法律、農科、軍事、水利、交通、詩歌、曆史等室,另辟摹印工坊,日夜趕製珍貴典籍副本。”
弘曆頓了頓,加重語氣:“待京城試點完善規製、理順流程後,再向各省府州推廣!”
禮部尚書楊名時連忙應和:“皇上聖明!先試後推,既可查漏補缺,更顯朝廷行事周全!
臣建議館內可設‘主事’,專人查驗副本質量、疏導人流,確保秩序井然。”
弘曆微微點頭:“圖書館主事須由地方官舉薦,品行端正者方可錄用。
內務府按月撥付銀糧,膽敢克扣者,抄家流放,待圖書館遍立九州,便是中華文明光耀四海之時!”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