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王

字數:5228   加入書籤

A+A-


    臘八節一過,太子被刺殺的事情真相漸漸浮出了水麵。

    此刻的含元殿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皇帝冷冷地看著下麵跪著的群臣和自己的兒子們,衝著李公公點了點頭。

    帶禦林軍帶刀護衛田青。”

    田青進來,先是跪著給皇帝行禮。

    說說吧,如何能將射工毒蟲的毒置於箭頭的?”皇帝語氣也是冷冷的。

    回皇上,並不是將毒蟲的毒置於箭頭,而是直接將毒蟲放到了太子殿下的身上。”田青一麵叩首請罪,“微臣死罪,請皇上處罰。”

    哼!”皇帝掃了一眼殿內跪著的臣子們,他的股肱之臣,隻可惜怕是存了別樣心思,“你一個小小的帶刀護衛,如何要害太子呢?”

    田青隻叩首,不在說話,口內不斷稱自己有罪,請求皇上處死他。

    死?死你一個人,隻怕不能解朕心頭之恨。”皇帝端起一杯茶,仿佛忽然不在意了起來,“對了,何愛卿,聽聞前些日子病了,如今可是大安了?”

    忽然轉了話題,讓滿殿的人都是有些意外。

    被點到名字的何大人,便是東寧王妃的父親,也是兵部尚書。

    謝皇上關心,老臣不過偶然風寒。如今已經痊愈了。”何大人心知不妙,卻也隻能硬著頭皮跪下回話。

    皇帝也沒再叫他起身:“到底是父女連心呢,前幾日賢妃也是風寒。”

    話說到這個份上,久經官場的諸位大約都已經有所猜測了,不過也就內心活動,麵部是不會有任何表情的。

    何大人一直在兵部都兢兢業業,是朕的福氣啊。所以何大人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啊。”皇帝的關心意味深長。

    何大人隻得謝過皇帝的關心。

    不僅要照顧好身體,也要照顧好自己的心啊。”皇帝繼續,“這一個人呐,要是生出了一些心思,就容易出問題呢。”

    跪著的何大人繼續叩首,他其實在皇帝一開始叫自己的時候就已經知道皇帝大概是知道了這件事情的主謀是自己了。但他並不請罪,他必須賭一賭,他唯一的籌碼,就是皇帝的平衡之術。他的確安排了刺殺太子,但事情的發展跟他的安排有很多出入,所以他敢斷定,在這件事裏頭,還有別人在謀劃。既然他能夠知道,那麽想來皇帝也是知道的,一要看皇帝到底是否已經查處另外謀劃的人是誰,如果沒有查出來,那麽皇帝暫時不會動自己。但如果已經查出來了,皇帝自然需要去平衡,到底是兩邊同時處理,還是都警示。隻是他依舊背後冷汗直冒。他跟著皇帝有些年頭了,當然知道,如果皇帝認真起來,自己甚至自己的一族,都會下場很慘。

    朕最近也有些累,不如把太子遇襲這件案子,交給東寧王吧。”皇帝眯了眼看了看自己的二兒子,“朕相信你們兄友弟恭,東寧王自然要給你大哥報仇,好將主謀抓出來。”

    東寧王定了定神,然後跪下領了差事。

    今兒的早朝就到這裏吧,朕也乏了,都退下吧。”皇帝擺了擺手,又叫住了太子和北安王,“到朕的書房來。”

    兩兄弟自然跟著去了禦書房。

    卻不想皇帝在禦書房內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兩人都格外關心的薛家一案。

    當日戶部尚書薛禮仁一案,你們可都還記得?”皇帝拿起了當日的結案折子,卻並未打開,他看了看自己的兩個兒子。

    記得。”兩人異口同聲。

    朕總覺得裏頭有些蹊蹺。尤其是這兩日查太子遇襲的事情,朕發現有些細節,當日被疏忽掉了。”皇帝的眼光似乎在看屋頂,又似乎什麽也沒有看。

    朕想秘密重新查理此案。”頓了一頓,“但朕此刻卻沒有想到交給誰更好。”

    兩個皇子低著頭,卻都心底有很多計較很多想法。如今舊案重提,可見裏麵有大文章。

    你們可有什麽人選推薦?”

    太子想了想:“照兒臣看來,刑部侍郎施仁傑大人就比較合適。他從上任以來一直表現出色,刑部對他評價很好。”

    兒臣也覺得施大人不錯。施大人為人正直,查案又很有效率。”北安王附議。

    朕也想過他,隻是朕有些擔心,他是薛禮仁的門生,隻怕容易存了私心。”皇帝歎了口氣,當初處理案子還是太過草率,但因為涉及兵敗,朝廷必須有人出來承擔罪責,否則無法向士兵甚至百姓交代。

    據兒臣所知,施大人剛正不阿,兒臣料想,就算父皇不派遣這個差事給施大人,施大人作為薛大人的門生,還是會暗中查探。若父皇將差事給到施大人,他一定對父皇心存感激,也一定會竭盡所能,查出真相。”太子斟酌著回話。

    皇帝又想了想:“交給他也行。不過朕不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知道的人越多,隻怕阻礙也越多。另外方才朕讓老二負責的事情,太子你自己留個心眼,老四你則在施仁傑這件案子上頭留心一下。”

    兩人領了命令,皇帝就揮了揮手讓他們都下去了。

    從禦書房出來,兩兄弟都沒有說話。一路安靜。

    孤去給太後請安,四弟可要一道?”太子問北安王。

    好。”北安王走在太子身後,想著剛才皇帝的話,聽見太子如此問,未經思索回答了。回答之後,也就不好再說自己暫時不去太後宮裏了,隻得一起前往太後宮裏。

    半道上遇到了公主和清婉。

    太子哥哥,四哥。”公主見了兩人率先打了招呼,“倒是很難得見四哥跟太子哥哥一起呢,你們幹嘛去?”

    去給皇祖母請安。”太子笑道,“小妹這是幹嘛去呢?”

    我們才從皇祖母那裏回來呢,我們去看六哥。”這幾日六皇子都不怎麽開心,心心念念想要出宮,“皇祖母那裏這會兒忙著呢,連我都被趕出來了,所以你們要是沒啥事兒,還是別去了。”

    公主皺了皺眉,西平王妃這會子正在那裏哭呢。所以這兩個要是去了,太後臉色想來會更難看。

    太子和北安王交流了下目光,太子先笑道:“既然如此,那孤就先回東宮了。”他率先告辭離開。

    清婉看著太子的背影,忽然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她當然明白他不會在這種情形下跟自己說點什麽,可是,卻連眼神也沒有一個,拋開一切單因為自己救了他,他說點什麽也不為過吧。

    忽然想到三哥信裏的話,難道自己真的這麽不了解太子?

    有皇貴妃宮裏的宮女來請公主。

    看來去不成六哥那裏了。”自己母妃讓自己去,公主自然不能不去,“婉姐姐你先帶著丫頭們回我的宮裏,咱們下午再去看看六哥好了。”說著就走了。

    清婉目送公主的背影,方才在太後宮裏西平王妃鬧了一陣,最近的宮裏似乎不太平靜啊。

    姑娘在宮裏,一切可還都習慣?”北安王的話將發呆中的清婉拉了回來。

    清婉不由得想到了北安王妃跟自己說的那些話,一時有些無措。王妃說在玉蟾秋救了自己的,是北安王,那麽一直以來是自己錯了?可是為何太子從來不否認?

    謝謝王爺關心,習慣。”打起精神回話,清婉自己其實很不了解北安王爺。連自認為了解的太子,也都並不是自己當初認識的那個人。

    你且放心。”北安王看了看四周,除了清婉的丫頭和自己的小廝,並沒有別人,然後壓低了聲音,“父皇已經讓施仁傑大人查你父親的案子了,不就應該就會有結果。”

    清婉猛的一下抬起了頭,不可置信的看著北安王,她先是欣喜,繼而又是悲傷,還帶了幾分憤怒。這一切,都沒有逃開北安王的眼睛。

    我明白,你責怪當初結案太草率,但這就是朝堂。”北安王依舊低了聲音,“這件事,父皇不然外人知道。你就把它放到心底,安心等結果就好。”當初戰敗,皇上急於找人承擔戰敗的責任,結果恰巧被有心人利用,從而害了薛大人一家。

    說了這些話,北安王也不宜久留,於是轉身要走。

    謝過王爺了。”清婉所有的話,最終化成了這一句感謝。不管怎樣,事情有轉機,總是好的。何況,這一切本與這位王爺無關。

    北安王轉過頭,認認真真地看著清婉:“姑娘好好保重自己,那麽一切都好。”

    清婉想,如果當初在玉蟾秋救了自己的是北安王,那麽自己要謝他的地方,就多了。還有木蓮,也要謝謝他。

    可是王爺……”清婉欲言又止,她的確有很多話,想要問北安王,卻又不知道要怎麽開口,或者她應該問太子?忽然間覺得自己有些犯難了。北安王妃還說,他喜歡自己。可是,喜歡自己什麽呢?而且,就這樣開口,在這個地方,很是冒失。

    最終還是沒有說出想要說的話。

    北安王卻似乎很理解,他衝著清婉點了點頭,便頭也不回的走了。

    清婉歎了口氣,帶著丫頭們往公主的暖香殿走。才走了沒有幾步,卻見太後宮裏的白蘭蹲在那裏,似乎在找什麽。

    想了想,還是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