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北王子

字數:4620   加入書籤

A+A-


    從太後娘娘處出來,公主和郡主還有清婉一齊往公主的暖香殿走,三人都沒有開口說話。都是聰明人,方才雖然因為旻曦懷孕就沒有再提安北王子的事兒,可是都明白太後的意思。原本因為公主去和親,皇帝舍不得,就可能是郡主。如今兩個孫女兒太後都舍不得,所以將主意放到了清婉身上。因而公主和郡主都覺得有些抱歉,雖然事情並沒有定下來。

    如今倒都是我的不是了,我原爽快答應了去和親,也不知皇祖母如何想的。婉姐姐你隻別多心,我找了機會,再跟皇伯父講下就是了。”郡主先開了口,她原本就同意了,和親雖然意味著遠嫁,可也不完全是壞事,她愛上了北安王,她的堂兄,但一早就知道,堂兄心底的人不是自己,那麽又何苦,不如遠嫁,不見了隻怕就想的少些。

    郡主言重了。太後看得上民女,是民女的福氣。”清婉不知為何,想到了方才北安王妃看著自己的眼神,又想到那日在北安王府,北安王說了那些話,又想到了太子,越發覺得渺茫起來。她想,若是自己真的嫁去了安北,那也是孽緣。父親因為安北戰事是死,而自己嫁過去,也有一樣好處,那就是做了安北的王妃,自然也能夠想方設法的查證父親的案子。他日案子明了了,皇帝就算不滿意自己這個遺孤,那也會為了邦交和睦,忍一忍的。她想了很多,又有些不甘心。

    迎頭碰上了北安王,而他身邊的,恰恰是安北的王子。

    喲,這是怎麽的了,表情如此?”北安王笑道,一邊介紹,“這位是安北的王子,獨孤荀。獨孤王子,這位呢就是我的小妹,安陽公主。這一位是我的堂妹,安寧郡主。這一位是我小妹的師父,林婉姑娘。”

    獨孤荀一邊抱拳見禮,他想著似乎自己要娶的是一位郡主,於是不由得多看了一眼趙嫻:跟想象中的中原姑娘的小家碧玉不太一樣,倒是一位落落大方、神采飛揚的姑娘,這倒是意外之喜了。

    趙嫻也是打量了一番這個安北來的王子:聽父王說他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任安北的王,那麽自己嫁過去,地位自然不低。原本以為蠻族之地的人,一定不怎麽樣,今兒看來卻不是這麽回事,他劍眉星目,一身硬氣。

    四哥這是要去哪兒?”公主隨意問道。

    太子哥哥在東宮設宴,我這是引著獨孤王子前去赴宴。”北安王說完,就跟她們告辭。這次接待安北王子的一切事宜,都是交給了太子,而太子又諸多事情都交給了自己,倒是撿了個便宜。

    看著他們的背影,公主偏頭若有所思。

    而這廂北安王帶著獨孤荀往東宮去,似若無心地:“我這個妹妹在宮裏很受寵愛呢,不過我這個堂妹就好很多,琴棋書畫,無一不精。”

    獨孤荀嗯了一聲,沒有說話。又走了一段距離,方才問北安王:“聽聞王爺一共隻有一個妹妹?”唯一的公主,受寵愛也是自然。

    是的。我們兄弟多,卻隻有一個妹妹,所以大家也都寵著她。”北安王笑笑。

    說話間,已經到了東宮。太子領著其他皇子們一起來迎接。

    獨孤王子,這邊請。”太子引著入內,“今兒偶有機會拜讀了獨孤王子的詩,咱們兄弟是自愧不如啊。”

    太子謬讚了。”獨孤王子到不知道原來自己的詩歌都傳到了宮裏,環視了一眼幾位皇子,他還未來時,他的父親叮囑他,中原皇帝的兒子,各個都是人精,千萬別落了別人的圈套。他也曾聽說過鴻門宴的典故,所以今日的酒宴,他自然要打起十二萬分精神。

    太子率先舉起了酒杯:“咱們首先為即將成為一家人慶賀,幹了。”碰杯之後太子也一仰脖子喝幹了杯子裏的酒,其他人自然照做。

    今兒就是一家人聚聚,大家也不必拘於禮節了。”太子吩咐大家坐。

    六皇子卻又再次舉杯:“那小弟提議,為咱們即將獲得幸福的妹妹舉杯。”

    眾人一愣。

    此話怎講?”東寧王笑著接了話。

    一來,安北曆來一夫一妻,夫妻之間彼此忠誠,二來,安北的女子享有跟男子同等的地位,第三,咱們的獨孤王子英俊不凡,文韜武略。所以咱們的妹妹既覓得好郎君,又能夠得到自由,不是應該慶賀慶賀?”六皇子笑著解釋。

    果然是皇帝的兒子們,這個小王爺已經再給自己下套了。獨孤荀分析到:明著是誇獎自己和安北,其實是告訴自己,要讓他的妹妹幸福。由此可見,就算是一個郡主,也是很得他們喜歡的一個。

    多謝悅王爺對在下和安北一族的信任。能夠跟中原結親,已是安北的莫大榮幸,故而請太子和各位王爺放心,我們一定會竭誠以待。”獨孤荀舉杯,跟六皇子碰了杯,一仰頭將酒喝光。

    獨孤王子果然是個爽快人,佩服佩服。”西平王也舉了舉杯,自己將自己杯子裏的酒個喝幹了,“安北這地方,雖然寒苦些,可是在自由和豪爽上頭還是一等一的。”他低著頭,似乎自說自話。

    他這麽說,獨孤荀倒不好接話了,於是沒有吭聲。倒是東寧王看了一眼西平王:“喲,二哥這回是怎麽回事兒?開始悲春傷秋了呀。”

    眾人正吃酒取樂,有北安王的貼身內侍來,湊到北安王耳邊低語了幾句。

    喲,這是怎麽回事兒?老四有事情?”東寧王挑了挑眉。

    北安王一笑:“也不是什麽大事兒。”也沒有動身。

    內侍見狀,就躬身朝著太子告了個罪:“請太子殿下和眾位王爺原諒,咱們王妃娘娘回府不慎落水,所以想請咱們王爺回去。”

    眾人雖然都有些懷疑,可是這個內侍如此說,又不好不同意北安王離開。

    那很該回去。”太子點了點頭,“老四你也不用陪著了,我們不過吃酒而已,弟妹是大。想來獨孤王子也不會介意的。”

    獨孤荀聽了也是忙表態不介意。

    北安王向大家告辭:“那臣弟就先走了。這三杯酒,算是懲罰。”一口氣喝了,急匆匆地出來,返回北安王府。

    其實並非是王妃落水,而是施仁傑正在府上等著他。

    罷了,不必請安問好的了,說吧,查到些什麽了?”他一到家就急忙問,也不管丫頭們端來的茶,一屁股坐了下去,示意施仁傑也坐。

    回王爺的話,如今查下來,可不得了了。安北戰事失利的直接導火線是太子殿下,這筆錢也是被太子殿下給挪用了的。那場戰役的主帥胡將軍雖然是西平王爺的舅父,但是副帥則是太子的勢力。從目前得到的線索來看,是副帥將軍餉給了太子。同時,這裏頭還有一個事情,那就是審理案件的朱大人,是王爺您的表兄。”說道這裏,施仁傑沒有說下去,而是看了看北安王,其中的意思不需要再說了:既然是王爺的表兄審理的,那麽,怎麽會沒有搞明白事情的真相就做出了判決?

    北安王一下子抓住了要害:自己的表兄?朱明旭?他難道也是太子的人?

    朱明旭那邊,本王會親自查證。但是你說是太子,那麽為何太子還要救下清婉姑娘?”這可就是很大的問題了,“而且,太子又為何要將罪名加到薛大人身上?”這就非常關鍵了,太子為何要陷害薛大人?戶部尚書?

    接替薛大人上任的戶部尚書是誰?”北安王想,很有可能是太子為了安插一個他的人在這個位置。

    杜審大人。”施仁傑明白北安王的意思,“但是杜大人似乎跟太子沒有什麽來往。而且杜大人為官一向正直,這一點是皇上也很看重的地方。”這一點,也是基本上滿朝文武都知道的。

    北安王點了點頭,他們兄弟各自為了爭奪皇位,想法設法安插自己的親信到各個要職。但是父皇又不是傻子。

    對了,你說太子挪用了那筆軍款,那問題是,這筆錢,太子用到了哪裏?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北安王說到這裏,更覺得不對勁了:當初朱明旭審理案件的時候,說是薛大人把錢貪汙了,那麽他們結案的時候,對那筆錢怎麽說?貪汙了的話,那用到了哪裏?“你可有仔細看過朱明旭審理案件的卷宗?上頭寫的那筆錢,薛大人用到了哪裏?”

    當時從薛府收到了一部分金條,折合白銀約八萬兩。雖然數目小於那筆軍餉,但是這部分錢財已是來曆不明。卷宗上寫著其餘部分不知薛大人用於何處了。依下官之見,太子爺將八萬兩藏到了薛府,從而栽贓陷害了薛大人,至於其餘部分,太子爺用於哪裏,下官就不知道了。”施仁傑如實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個分析也是目前認為最為合理的。

    北安王還未來得及說話,內侍匆匆從外頭進來:“東寧王爺和王妃來了。”

    北安王給施仁傑遞了一個眼色,施仁傑跟著內侍從小門走了。北安王自己則整理了整理,出門迎接他的二哥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