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有人投稿科幻作品

字數:9228   加入書籤

A+A-


    在這場會議結束以後,林一峰對於這些事情也並不是很在意。
    基本大多數的事情,他都已經一一處理過了,隻要接下來交給他們穩步運營就行了。
    兩天後,林一峰坐在辦公室內翻看著手頭公司內的財務匯報,準備統計一下資金流。
    而在這時,桌子上的座機響起。
    林一峰拿起電話,就聽到另一邊的劉勝興緊張兮兮的聲音。
    “小林,在嘛?有點事兒想找你。”
    林一峰聽著劉勝興的語氣,微微皺起眉頭。
    “很麻煩的事情?”
    電話另一端的劉勝興明顯猶豫了一下。
    他片刻沉默過後,也是無奈地點了點頭。
    “嗯。”
    “這個事情,不太好處理。”
    “有關於咱們報社問題的。”
    這話卻讓林一峰有點摸不著頭腦。
    報社問題?
    如今的報社有劉勝興坐鎮,再加上林一峰在各個市內的人脈,可以說是根正苗紅,隻要穩步運營下去,成為省內報紙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還有什麽事情是能夠影響到報社的。
    而劉勝興的一句話,也讓林一峰有點坐不住了。
    “有人投稿。”
    “想用咱們報社投稿科幻。”
    “小林,你有空還是來一趟吧。”
    林一峰聽到這話也是不敢再繼續怠慢,連連囑咐著。
    “等我過去。”
    當天林一峰就開車趕往了山陽城,準備看看到底是怎麽一會兒。
    剛來報社的辦公室內,林一峰就看到劉勝興一根煙接著一根煙,桌上擺放的煙灰缸早就堆滿了煙屁股,桌子邊緣還放著一個空煙盒。
    不用多說,林一峰光是一眼就能夠看出現在的劉勝興倒底有多麽的發愁。
    這事兒別說是劉勝興了,就連林一峰也感覺到有些犯愁。
    科幻這事兒別看聽起來簡單,但這玩意兒對於劉勝興這個報社老人來說,那就沒那麽簡單的了。
    如果是後十年,搞一本科幻發布,可能不會發生什麽。
    但是如果放在90年代,那可就要牽扯到原則性的問題了。
    在十年前,也就是80年的時候,國內文學圈出現了一個劇烈的動蕩,科幻題材的被打上了“精神汙染”的標簽。
    那時候清除精神汙染運動,讓科幻行業遭遇了嚴重的打擊,以至於那一年代的許多作者都被迫封筆,最後紛紛淡出了圈子。
    而不少專門搞科幻的出版社也因此消失,國內進入了長達十年的冰封期。
    出版社的萎縮,再加上經曆過那個時代的出版社,基本沒有人敢收這種稿子。
    這份燙手山芋落到劉勝興的手中,他能不犯愁嗎?
    “寫得怎麽樣?”
    林一峰坐在旁邊,拿起一篇初稿翻看了起來。
    劉勝興看著林一峰手中的稿子,長歎一口氣。
    “很好。”
    “這人很厲害。”
    “我挺喜歡這個的,就是……”
    劉勝興話說一半也沒有繼續說得太明白,他跟林一峰心裏都很清楚,這玩意兒是個禁忌。
    這麽多年過去了,誰也不知道這個風頭過沒過去。
    萬一風頭沒有過去,有人借機用這個做文章,報社受創是一方麵,劉勝興還是更擔心他會給林一峰帶來不小的麻煩。
    就算劉勝興在喜歡這篇稿子,能不能發還是要看林一峰會不會點頭。
    林一峰翻看了一下前麵的內容。
    故事構建得很簡單,講述了一個宇航員返回地球,發現地球被新物種所統治。
    可以說這份稿子就是當時最主流的科幻題材。
    最主要立馬敘事的文筆,包括要交代的各種事情,還有哲學深度都很不錯。
    “這確實挺好的。”
    “這本是誰寫的?”
    “有給筆名嗎?”
    麵對林一峰的訊問,劉勝興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將手頭一個信封遞給了林一峰。
    林一峰翻看了一下信封,找到了地址。
    “咱們中州的?”
    “這家夥……”
    “誰?!”
    “王晉康?”
    在看到寄件人名字的時候,林一峰不由倒吸一口冷氣。
    提起這個名字,可能這個年代不少人都比較陌生,但是如果列舉出這人未來的各種名頭,那可就太嚇人了。
    最主要的兩個獎項,一個是97年的國際科幻銀河獎,另一個就是國內科幻最高殿堂,科幻星雲的終身成就獎。
    劉勝興看到林一峰有些震驚,也是疑惑地詢問著。
    “你聽說過他?”
    林一峰擦擦腦門上的冷汗。
    這何止是聽說過啊,在93年這個時期,科幻界就是用他名字命名的,就叫作王晉康元年。
    更不用說手中這本,在93年獲獎無數,97年參加國際比賽,直接斬獲銀河獎。
    你要說這人是90年代科幻的領軍人物都毫不為過。
    “這叫什麽?”
    “好像是叫……”
    劉勝興翻找著桌子,很快找到了加載這些稿子裏的一個單獨紙張。
    劉勝興戴著老花鏡,眯著眼睛緩緩念叨。
    “是叫《亞當回歸》。”
    林一峰深呼吸一口氣。
    果然是他。
    這一刻他無比確定,這人就是當時國內科幻龍頭的王晉康。
    隻不過讓林一峰有些詫異的是,國內頭等的科幻雜誌應該是《奇談》,為什麽王晉康會給他們一個報社投稿?
    “老劉,這事兒能成。”
    “我覺得這個稿子沒問題,可以發。”
    “你覺得怎麽樣?”
    林一峰先給了劉勝興一個答複。
    聽到林一峰要收這個稿子,劉勝興也是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你都說了,那我還能說什麽?”
    “我去見見?”
    “我跑一趟,跟他好好聊聊這事兒。”
    林一峰點了點頭。
    “我也一起去。”
    倆人將稿子收好,次日便按照地址趕往了武城。
    這也是倆人第一次離開報社的發布範圍內,來到區域外去收稿子。
    兩人中午剛剛到武城,先找了一個飯館吃了口飯,下午便按照信封上的詳細地址來到了武城的石油廠。
    根據當時的時代來算,這年頭45歲的王晉康還沒有涉足科幻的領域,隻是一個石油廠的高級工程師與副廠長,主要負責項目的開發跟研究。
    林一峰他們剛剛到石油廠,在門口簽名匯報,一說想要見王晉康的時候。
    門口的保安大爺立馬就不樂意了。
    “報社?報社你也想見我們王廠長?”
    “你們在這裏等著吧。”
    “我去找人幫你們問問。”
    剛來就吃閉門羹的倆人,也隻能開車在廠子外等待。
    車上劉勝興抽著煙,也是不由感歎著。
    “我還以為是個普通工人呐,結果是副廠長?”
    “這人也夠厲害的。”
    “能寫出這種東西來。”
    劉勝興翻看著手中的稿子,嘴裏連連稱讚。
    很顯然在來之前,他有點低估了王晉康的來頭。
    沒一會兒,廠子內一個穿著工作服的黑發男子就走了出來。
    門口老大爺還在一路上給男子解釋著來訪者的身份。
    男子摘下滿是油汙的手套,將其踹到口袋裏,隨後扶了扶眼鏡走出了廠子的大門。
    在看到林一峰跟劉勝興的時候,王晉康也是有點驚訝。
    他隻是想投稿試試,卻沒有想到人家直接找到他上班的地方來了。
    因為負責石油廠的事情,王晉康用的還是廠子內郵政係統,留下的地址也是工作的地址。
    本來他就是希望等等回執。
    在見到林一峰他們以後,王晉康也是止不住心中的喜悅。
    難道說要過了?
    劉勝興跟林一峰走下車,倆人也是熱情地跟王晉康握起了手。
    “您就是作者吧?”
    “您好,我是《山陽民聲報》的總編輯,劉勝興。”
    “這位是我們《山陽民聲報》的老板,林一峰。”
    劉勝興介紹過後,王晉康也是有些詫異。
    他看了看林一峰年輕的樣貌,也跟其他人第一次見林一峰一模一樣,都對林一峰的年輕感覺到不可思議。
    林一峰微笑著伸出手。
    “您好,王廠長。”
    “哦哦哦!好好好!”
    王晉康回過神來,也是熱情地招待著兩人。
    “走走走!我們進去說!”
    作為石油廠的副廠長,王晉康肯定是有屬於自己的獨立辦公室。
    隻不過相較於其他地方,石油廠這個地方寸土寸金,王晉康的辦公室並不大,屋內也就隻能擺放一張桌子跟一個書櫃。
    屋內角落裏還擺放著一張折疊床,看樣子平時他也會在辦公室內稍微休息了一下。
    進屋以後,林一峰也是打量著牆上的書籍,其中除了一些國外的之外,還有很多國內的。
    可以看得出來王晉康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了。
    不過這說來也正常。
    66年代高中畢業的人,78年讀完了大學,相較於現在的人而言,當年王晉康就已經算是全國範圍內鳳毛麟角的存在了。
    他的學識跟見識,是一般人無法比擬的。
    而進屋以後,45歲的王晉康麵對幾乎同齡的劉勝興也是十分拘謹,甚至麵對林一峰也是客客氣氣的。
    劉勝興也是沒有絲毫墨跡,直接開門見山。
    “是這樣的,王廠長,你的稿子我們已經看過了。”
    “我們準備幫你在我們山城民聲報下幫忙發布。”
    “至於稿費這邊,我們決定以周結的方式給您發放,您看這樣可以嗎?”
    王晉康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驚喜來得太過於突然,整個人愣了好久才反應過來,連連笑著跟劉勝興點頭。
    “那可太好了!”
    “謝謝劉編輯!謝謝林老板!”
    “我都沒有想到,我寫的這些還能發布的。”
    林一峰微微一笑。
    “王廠長您謙虛了,您這文章,可比其他人強太多了。”
    “主要是裏麵各種設定,再加上劇情設計,都是國內頂尖水平的。”
    “不如說能幫您發布稿子,是我們的榮幸。”
    這一頓誇,也讓王晉康老臉一紅,在旁邊尷尬地撓著頭。
    “你這就太抬舉我了。”
    “我這就是隨便寫著玩,真不如你們現在連載的那個強。”
    “我這些都是拿國外的名稱設計,人家那個才是完完全全設計出來的新世界觀。”
    “如果有機會,我希望二位能夠給我引薦一下,我也想見見作者本人。”
    這話一出,劉勝興跟林一峰兩人僵住了。
    林一峰也是頭一次聽到有人當著自己麵誇獎自己的。
    這麽一說,也讓林一峰感覺有點怪怪的。
    而劉勝興也沒有想到是因為林一峰的,才吸引來了這麽一個有才的作者。
    他心中也是暗自讚歎林一峰。
    他認為林一峰就是想到了這一步,才在報社發布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將報社逐漸轉換成為一本雜誌。
    或者說是讓報社作出一個雜誌係列的附屬產品。
    當然這都是劉勝興認為的。
    林一峰壓根沒有想到他那篇修仙還能夠吸引來王晉康這種大佬。
    在簡單閑聊了一下,劉勝興也是很好奇王晉康這種級別的工程師,不在這裏吃鐵飯碗安穩度過一生,怎麽會想到些。
    對於這個事情,王晉康也是給出了他的答案。
    說來這個事情也很有趣。
    王晉康十歲的小女兒,隨了父親的體質,年紀輕輕就染上了“讀癮”,各種瘋狂看書,最後發現科幻這一部分缺失。
    各種軟磨硬泡下,讓王晉康幫忙找一本。
    作為80年代經曆者,王晉康去哪給她找科幻,索性就直接給她女兒寫了一本。
    哪知道這本寫出來效果很好,家裏人意思讓他去投稿試試。
    剛好王晉康最近很癡迷民聲報連載的,就決定給劉勝興投稿稍微試一試。
    其實就連他也沒有想到,這個稿子竟然真的能夠過。
    劉勝興在得知了這個過程以後,人都是傻的。
    他沒有想到一個人想要寫作的原因,竟然隻是為了應付自己的女兒。
    林一峰看著王晉康說出緣由以後尷尬地撓頭,也是連連笑著安撫著。
    “王廠長說明你有這個天賦啊。”
    “實際上這次來找你,除了稿子發布的事情,還有另一個事情。”
    “我希望我們獲得你的版權,這份稿子由我們《民聲報》代發布。”
    “這方麵,我更希望跟您一起合作。”
    “未來我們還有可能要將您的稿子去參加國際性的比賽。”